探讨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e_ka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层免疫规划工作是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是我国免疫体统的基本防线。要做好基层免疫规划工作,就要抓住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要素,首先基层免疫规划工作重要表现在相互间协调上,要根据地理位置、经济因素、风俗习惯的特点进行因地制宜的规划,其次基层规划队伍的建设问题。文章试图从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入手,进行具体情况的分析和剖析,并讨论出了对应问题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我国免疫规划工作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基层免疫工作 免疫规划 管理
   【中图分类号】 R39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5)01-0350-01
  引言
  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我国免疫规划工作系统,是以基层免疫规划为基础,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基层规划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不足,对此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提高免疫规划工作的工作效率。现今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我国的国情已经不同于往昔,在这一过程中,基层免疫工资已然出现了明显问题,以下是文章的几项观点。
  1 基层免疫规划工作发展现状
  1.1 基层免疫工作初步形成三级网络覆盖
  我国基层免疫工作现发展情况主要发展形势是三级网的协调开展。三级网主要指以县、乡、村免疫工作形成,其工作的开展以县为主体,内设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且有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实施;其次是乡镇内设卫生服务中心,有相关专业人员落实开展,最后是村内设卫生所,由乡村医生协助完成乡村免疫工作[1]。
  1.2 基层免疫工作内容逐步丰富完善
  现今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我国的国情已经不同于往昔,在这一过程中,基层免疫工作县、乡、村的发展也是不同的,村例的卫生所多半以承包经营继续发展,县、乡的基层免疫部分发展已趋于盈利化。三级网作为基层免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形势虽已逐步完善,但其中部分的扭曲,严重影响了国家免疫系统的发展。
  2 基层免疫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组织机构不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三级网的构建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的需要。三级网的不健全,导致基层免疫工作的不能正常运行。比如某些地区现仍有部分儿童未能正常进行免疫。大量的接种需求和接种人员的紧缺严重影响了基层免疫工作的运行。
  2.2 疫苗的使用管理不得当
  基层免疫工作的运行中,产生了管理者将免费疫苗换成自费疫苗的现象。疫苗在使用中,由于自费疫苗样式多,价格不一为其带来了一定利益,利益的驱使使管理者对疫苗的质量难以保证,所以严重制约了基层免疫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免费疫苗的发放中,由于政府没有系统的管理方法,管理记录的不明确,使其中一部疫苗被浪费。部分人认为,免费发放的疫苗可以多份领取,加强预防效果,这种思想导致,疫苗的预约使用量大大的超过了实际使用量,造成了一部分的疫苗浪费。疫苗使用没有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相应人员的管理,造成了疫苗的不必要浪费。
  2.3 人员配置不科学
  根据基层需要配备专业人才,强化队伍才能使基层免疫工作有序进行。而我国现如今的基层免疫工作人员的配置,大部分的学历比较低,综合素质较差,对专业知识未进行专业培训,导致基层防疫队伍建设自身发展不足,难以供应当下需求,严重阻碍了基层免疫工作前进的步伐。
  2.4 流动群体免疫规划管理存在缺陷
  流动群体是基层免疫规划的相对薄弱环节。由于群体的流动性强,加上这部分人群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所以主动接受接种疫苗的意识比较淡薄。而政府部门对这部分人群的关注度也比较低,导致疫苗无法及时进行接种。这部分人群的疾病传染和流行、多发病的发病率极高。所以流动群体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是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一大难题,在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属于薄弱环节[2]。
  3 加强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对策
  3.1 科学设置组织机构
  我国基层免疫主要是三级网的运行,建议政府部门建立系统的管理方法,进行垂直管理。这样有效的加强了上级部门下发任务的执行性,而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整改,使三级网的发展得到有效调整。建立相对完善的医疗机构进行垂直管理制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垂直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促进了新医疗机构的建立,而且加固了我国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基础。
  3.2 加强防疫部门管理
  政府应加强对预防管理部门的系统性的重视。由于我国的基层免疫规划中大部分属于国家投入为主,可通过财政部门和其他机构对卫生资源进行系统分配,制定细致的规定条例,加强对卫生部门的管理。比如对疫苗、防疫物品的出入归档管理。为我国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管理有序进行提供便利同时也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3.3 强化队伍建设
  提高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管理管理水平,加强基层免疫组织建设。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卫生部门的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对相关领域免疫工作进行有组织的开展。队伍的建设越系统专业化,对基层免疫工作的开展越正规化,从而提高了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效率,扩大了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范围。
  3.4 加强流动群体免疫规划管理
  流动群体的免疫规划管理一直是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薄弱环节。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基层免疫管理机构的管理强度,特别是流动群体。加强政府资金投入,建立相关卫生管理部门,针对流动群体的特点进行有力开展,确保管理部门对流动群体的相关登记,并且进行疫苗的接种。同时加大宣传部门的宣传力度,比如开展免费的免疫规划工作宣传或者政府加大力度开展流动群体公益活动等。加强对流动群体的免疫规划管理,使基层的免疫系统薄弱部分得以补充,促进了基层免疫规划工作全面发展的进程[3]。
  结论
  基层免疫工作的发展带动着免疫系统的整体趋势。基层免疫工作的完善,不仅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还需要有专业的队伍组织和政府的推动和支持。基层免疫工作不是一项短时间能完成的任务,只有各方配合完成三级网的完善,才能最终促进基层免疫工作的发展,使国家免疫系统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崔清华,周长海,秦献普,等.基层免疫规划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07(177):792-794.
  [2]李筑.浅谈对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影响因素[J].当代医药论丛,2014,01(15):38-39.
  [3]解琴梅,张玉萍,秦玉芳,等.浅谈甘州区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9(6):22-23.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预测青石棉暴露区肺癌和胸膜间皮瘤的发病情况及其趋势,探索环境低浓度青石棉暴露与肺癌发病的关系,以便了解环境青石棉污染对人群的影响,研究其变化规律和趋势。方法:采用观察组(青石棉暴露人群)和对照组(无青石棉暴露人群)进行比较,两组均以城镇的各单位和郊区的队列为抽样基本单位,用整群抽样法抽样。收集1998-2013年期间所有患肺癌、间皮瘤的死亡病例,计算肺癌、间皮瘤的死亡率,并分析
关节骨折即涉及关节内结构的骨与软骨的骨折。随着损伤暴力的性质、大小、方向不同,骨折块发生一定的位移或脱位,即使仅仅存在脱位趋势,也可以对骨、软骨、韧带、关节囊、肌肉肌
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70多岁的苗族老大娘安美珍激动地说:“现在日子好啊!房子修好了,家里也有粮食了,还喂了过年猪!谢谢党和政府啊!”在贵州海雀村,安美珍老大娘是个代表人物,她的
对于血栓性疾病的认识和研究,国外骨科界已有了3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只有10年左右。2009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骨科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高峰论坛》以及同年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
【摘 要】 目的:26例妊高症子痫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10至2015.06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6例妇科妊高症子痫确诊病例,其中子痫前期10例,子痫16例,通过心理、子痫前期以及子痫期精心护理,通过合理方法护理;结果:1例因其他原因放弃治疗,死产,1例流产,其余按疗程治疗,无明显复发表现以及明显进展,后期顺利生产;结论:合理的护理,提高护理及管理质量,提高患者满
苏州市吴中区湖桥村,5年前还是一个人不敷出的经济薄弱村,何以一跃成为年收入4000万元的“明星村”?一个昔日交通闭塞、人人盼进城的乡村死角,如今为何出现“回迁潮”?一个曾经干
【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感染病例会诊的作用及经验体会。方法 对临床药师参与100例感染性病例会诊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会诊的原因、会诊前抗菌药的使用情况、会诊后的建议采纳情况以及患者的疾病转归情况。结果 由于对跨专业用药不熟悉、患者用药后治疗效果不佳、出现不良反应、药物过敏等是邀请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主要原因;临床药师给予131条意见,有91例患者全部或部分按照药师建议进行了治疗
保肢手术已成为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经典方法。保肢治疗的目的是不但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且要保存良好的肢体功能。保肢手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避免局部复发,第二个目的是尽可能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3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优质护理,记录分析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
【摘 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采取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腹胀的发生率以及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恢复下床活动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腹胀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9.17%,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