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倒伏影响因素调查及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u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玉米是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经常遭受风灾,造成玉米倒伏减产。该文通过调查明确了玉米植株穗位高低对倒伏影响很大。针对风灾造成的玉米倒伏,提出相应的预防应对措施,以期为减少产量损失、确保该区域玉米生产能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风灾;倒伏;影响因素;预防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S369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8-0074-01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属半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5 ℃,5—9月≥10 ℃积温2 600~2 800 ℃,日照时数2 379 h左右,无霜期120~130 d。耕地多以白浆土、灰棕壤、冲积土和草甸土为主。2012年8月30日,该区域受台风布拉万的影响,玉米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在平地、岗地、洼地皆发生了局部倒伏的现象。现就玉米倒伏影响因素(如株高、穗位、茎粗)进行调查,明确影响玉米倒伏的主要原因,提出倒伏的预防应对措施,以期为减少倒伏造成的产量损失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 玉米倒伏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玉米株高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年降水量800~1 000 mm,种植玉米品种植株皆表现高大。风灾之后,对40块玉米生产田上种植的17个品种进行株高调查,结果发现倒伏植株株高、未倒伏植株株高平均值分别为361.8、363.3 cm,比较接近。其中倒伏、未倒伏最高株高分别为398、399 cm,比较接近。倒伏、未倒伏最低株高分别285、289 cm,比较接近。表明玉米植株的高低对倒伏没有影响。
  1.2 玉米茎粗
  风灾过后,对40块玉米生产田种植的17个品种进行茎秆粗度调查,结果发现倒伏茎粗、未倒伏茎粗平均值分别为2.8、2.8 cm,它们的茎粗相同。倒伏、未倒伏最粗茎粗分别为3.2、3.2 cm,表现相同。倒伏、未倒伏最细茎粗分别2.2、2.2 cm,表现相同。表明玉米植株的茎秆粗细对倒伏没有影响。
  1.3 玉米穗位
  风灾过后,对40块玉米生产田种植的17个品种进行穗位高度调查,结果发现倒伏穗位、未倒伏穗位高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65.8、139.5 cm,其高度相差26.3 cm。相同品种倒伏、未倒伏的穗位高度相差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51.0、7.0 cm。表明玉米植株穗位的高低对倒伏影响很大,是玉米倒伏最大的影响因素。
  2 玉米倒伏预防与应对措施
  2.1 预防措施
  在玉米生产中,通过优良品种的选用、栽培技术以及化控技术措施,降低植株穗位高度,确保穗位整齐一致,可避免由于风灾造成倒伏发生,为玉米增产增收提供根本的技术保障。
  2.2 应对措施
  一是风灾过后及早排出玉米倒伏田的积水,降低田间的土壤含水量,提早田间作业时间[1-3]。二是风灾后,容易造成玉米心叶卷曲,多层叶片互相缠绕,发生叶片折断等现象,为了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应该及时用手将粘连、卷曲的心叶放开展平。遭受风灾严重者,可采取摘心剪叶,但注意不能损伤生长点和心叶。三是风灾过后,尽早对倒伏的玉米进行扶正,然后用脚踩紧根系周围的土壤,使植株稳固。对倒伏严重的玉米扶正后,可5~8株玉米用玉米叶或稻草梱绑在一起。四是玉米植株遭受风灾后,植株多处发生创伤,伤口容易感染病菌,发生病害,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因此,应该及时喷施杀菌药剂防治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也可在殺菌药剂中混入叶面肥同时喷施[3]。五是如果倒伏的玉米新根系已形成,尽量把倒伏玉米秸秆扶到离地面最高后(不能造成新根系再次伤害为好),5~8株秸秆梱绑在一起,可增大秸秆通风空间,提高透光率,有利于促熟生长,同时可减少果穗腐烂。六是倒伏秸秆产生黄叶时,在梱绑的同时可把黄叶片去除,减少果穗腐烂,增加通风、透光率,有利于促熟生长[4-6]。七是倒伏后形成新水根,很难绑扶时,去除叶片,保证果穗露出表面,增大阳光照射,减少发生果穗腐烂变质。八是果穗下部折断倒折的秸秆,可收获作牲畜饲料。果穗上部倒折的秸秆可作为支撑架梱绑附近倒伏的植株[7-10]。
  3 参考文献
  [1] 郭庆法,王庆成,汪黎明,等.中国玉米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00-517.
  [2] 付稀厚,方向前.吉林省东部玉米雹灾恢复生长的技术措施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6,26(5):101-102.
  [3] 方向前,边少锋,柴寿江,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2007,27(4):296-297.
  [4] 方向前,付稀厚.浅谈吉林省东部半山区苗期生长达到苗全、苗齐、苗壮技术措施的管见[J].农业与技术,2006,26(3):78-79.
  [5] 方向前,杨粉团,边少锋,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不同播种方法对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07,32(6):12-14.
  [6] 方向前,邱萍,刘淑琴,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播种方法调查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2(9):128-130.
  [7] 方向前,曹文明,于世伟,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9-120.
  [8] 方向前,包君善,于世伟,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化控防倒伏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1(3):151-152.
  [9] 张玉英,刘东林,刘福庆,等.谈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控措施[J].新农村,2013(24):121.
  [10] 杨晶,刘中杰.辽宁地区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预防[J].新农业,2014(7):121.
其他文献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以甲醇、乙醇为原料研究制取季戊四醇合成原料的反应。确定适宜反应条件是:甲醇与乙醇摩尔比为6:1,反应温度为500℃,空气流量为0.2m~3/h,得到的反应产物中甲醛与乙醛摩尔比是8.126:1,
本文对醋酸生产装置的回收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了流程方案工艺条件、能量消耗问题,提出并分析了两种生产的高浓度醋酸甲酯的回收流程方案。
通过品种与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丰地区小麦的适宜播期在10月20日至11月10日;适期及迟播种的品种以春性的扬麦系列、宁麦13及郑麦9023较为适宜;适
摘要 按照淮北地区小麦春季生育的特点和高产栽培的指标,针对不同地块小麦苗情,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以促使苗情向预定的方向转化,为午季获得较好的收成打下基础。  关键词 小麦;春季管理;生育进程;春季分蘖;淮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062-01  淮北地区2月中旬日平均气温回升到3 ℃以上时,经过越冬期的麦苗逐渐恢复生长。随着
目的:研究高糖刺激对心肌细胞中尾加压素Ⅱ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并观察高糖刺激下尾加压素Ⅱ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通路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将原代培
针对304不锈钢扫描激光焊接过程中的熔池流动行为及焊缝成形进行了实验和模拟研究。在研究中,通过考虑了小孔效应的三维瞬态模型和高速摄像平台研究熔池的流动行为,结果表明:
由于美国吉尔福德沿海社区正面临着海平面上升、洪涝、热带风暴等多方面的挑战,该地提出了沿海社区韧性规划,为沿海城市韧性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文章从提高岸线防护能力、
1.背景永定河是贯穿京津冀的天然生态河道,具有高原、山区、平原和滨海等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但是受永定河长期断流影响,水体污染加重,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同时永定河也是一条
运用数学模型对天然嘌呤生物碱^13C-NMR化学位移数据进行系统研究表明化学位移相对于未取代母体的增量具有良好的加合性和降解性,并对某些未知物的^13C-NMR化学位移进行了预测。
介绍了酒泉市移民区的棉花高产创建情况,总结了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区棉花高产栽培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