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方》最古本、最善本的发现与流传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代名医张仲景的名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不仅在中国,而且在邻国日本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金匮要略方>的最古本元邓珍本、最善本明吴迁抄本的发现,均与现代日本学者相关.为了使文献流传史实得以延续,本文将介绍其中缘由。

其他文献
随着帝王及宫廷的产生,开始出现宫廷御医,宫廷医学随之萌芽并逐渐形成.隋开皇元年(581),隋文帝设立太医署.自此,宫廷医学开始进入发展与繁荣时期.到了元代,太医院职责范围缩小,宫廷医学发展缺少创新生长点.到了明清两代,宫廷医学开始衰落,最终随着清朝的灭亡而终结。
世界卫生组织(WHO)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从事卫生工作的专门机构,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07年成立于巴黎的国际公共卫生局和1920年成立于日内瓦的国际联盟卫生组织.  中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创始国之一.1945年4月25日-6月26日,联合国在旧金山召开关于国际组织问题的大会,会上中国和巴西代表提交了"建立一个国际性卫生组织的宣言"并获得通过,为创建世界卫生组织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华医史杂志》2010年5月第3期发表了赵鸿君、郑洪新合著《“五经”和(黄帝内经)中“癃”、“蛊”训义探析》(以下简称《探析》)一文,读后深感有两点有商榷的必要。
期刊
中国共产党员、国医大师、西藏自治区藏医学院名誉院长、西藏自治区科协名誉主席强巴赤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21日在西藏拉萨逝世,享年83岁。
期刊
人自出生至死亡,健康状态与寿命长短因人而异.<灵枢·天年>对人体生命形成的起始条件、寿夭不同的原因、百岁人生各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都提出了简明的论述,强调"母基"、"父楯"、"得神"、"营身之事,各各无失,守常不已"等,对现代的优生与养生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深入探讨本篇经文的精神,可以加强对中医生理学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旅英中国医学史家马伯英教授新版《中国医学文化史》上下卷174万字,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10年11月印行出版。上卷为“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的中医学”,共22章,系统阐述中医学从远古至今文而化之并走向科学化的过程、成就和问题;下卷为“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与医学跨文化传通”,共16章,主要叙述中国医学传海外、海外医学传中国的历史,跨文化传通过程和结果的特点、困难和前景。
期刊
2010年9月10日-12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中国医师协会的通力合作下,第十四届亚洲心身医学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蒙古、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国外参会人员79人。本次大会共收录论文248篇,国内投稿211篇(77.0%),国外投稿57篇(23.0%),国外投稿论文来自日本的29篇(50.9%)。
期刊
期刊
稿本《汇集分类临症方案》48卷,大约编写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者为上海南汇世医傅思恭.傅氏以数十年心血,抄录近世各医家临证医案及家传秘本诸方,按病症分门别类而成是书.书中分52门,每一门类以医案为首,其后附有古方汤头、备用经验良方、各症论说、病机发明、拟用诸法等,参以每门药性串解.此书似尚未完成,有待进一步整理。
日本京都大学附图书馆富士川文库藏有1749年刊印的樋口道与所著<韩客治验>一书.此书详细记载了1748年夏樋口道与受官府之命为朝鲜通信使治病的经过,对14名患者的姓名、年龄、症状、诊断以及用药等都有详细汇述.由其记载可知,朝鲜通信使患病种类多样,而日本汉医樋口氏诊断明确,理论知识扎实,用药经验丰富,且治疗方法灵活.<韩客治验>比较翔实地反映了日本与朝鲜之间的医学交流活动,是日朝医学交流史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