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之父”徐光宪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qm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人公(中)

  近日,愈演愈烈的贸易战,为全球经济注入不确定因素的同时,也让中国的稀土资源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提起中国稀土,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
  徐光宪是我国化学界德高望重的泰斗级人物,他和他的团队一路披荆斩棘,带领中国稀土工业昂然跨进世界前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传奇”,成为我国串级萃取理论的建立者,并获得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称为中国“稀土之父”。
  徐光宪常说:“如果把科学家分为几类,有举重若轻的,有举轻若重的,那么我都不是,我属于‘举重若重’的一类人。”

毅然归国


  从小,父亲教徐光宪计算“鸡兔同笼”,母亲告诫他“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之下,小学时的徐光宪,就以勤奋刻苦著称乡里。
  “小时候,我好奇成癖,爱提问题。” 徐光宪笑着回忆道,“我常问大人: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头上有多少根头发?大人不回答我,说我提傻问题。为了找到答案,除了查书,我还在哥哥的帮助下,用两块透镜和纸筒做了一个望远镜。”
  16岁时,为了早日工作养家,徐光宪考入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后因战乱,转学至宁波高工,在乡下一所破庙里继续学业。
  靠着白天听课、晚上借路灯“秉烛夜读”的劲头,徐光宪啃完了几厚本大学英文教材;高工毕业后,他在上海一户人家做家庭教师,利用闲暇时间去附近大学“蹭课”,终于考取上海交通大学,进入化学系学习。
  整整4年,徐光宪成绩始终是班级第一名。在这里,徐光宪还遇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大学时期班级中唯一坚持到毕业并获得学位的女孩——高小霞。“那时上大课时,几个班级的同学都在同一个教室,女同学坐在第一排,男同学按进校时的成绩高低,分坐二、三、四排。我坐在第二排,正好在高小霞的后面——几年下来,我们相互之间有了比较多的交流和了解。”
  1944年7月,徐光宪从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46年1月起,他被交通大学化学系聘为助教。留校任助教的徐光宪,比学生更用功,将亚瑟·诺伊斯《化学原理》中的498道习题和鲍林《量子力学导论》中的习题全部做了一遍……历经家道中落、战火四起、流落异乡等种种周折,他始終保持了“苦读书”的执着与热情。期间,徐光宪与大自己1岁的高小霞在上海国际饭店结为伉俪。
  不久,徐光宪获得了公派自费留学美国的资格,考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一学期后转至哥伦比亚大学,并获得哥大的助教奖学金。很快,同样攻读化学的妻子高小霞,也来到美国半工半读。
  不到三年,徐光宪不但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而且当选为美国Phi Lamda Upsilon化学会会员和Sigma Xi科学会荣誉会员,接连荣获两枚“开启科学大门”的金钥匙。毕业后,导师竭力留他在哥大任讲师,并推荐他去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
  就在这时,消息传来:大洋彼岸,抗美援朝开始了,美国即将通过法案,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徐光宪苦恼了,他想到了令他牵念不已的父老乡亲,想到了新中国成立时他在异国的欣喜,想到了自己立下的宏愿:学成归国,有所奉献。不过,妻子高小霞还有一年,就可拿到博士学位了,放弃,她会同意吗?
  真正的伴侣,心是相通的。
  高小霞果断地背上了行囊:“留学为什么?为了学成后报效祖国!”就这样,两人以“回国探亲”为借口取得签证,克服重重阻力,毅然归国。

3次改变研究方向


  回到祖国,徐光宪很快找到了舞台,夫妻俩双双到北大任教。当时的科研条件,跟国外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徐光宪却工作得充满激情。
  1951年,徐光宪为学生们开设了物理化学课,培养了第一批放射化学人才。“那时,人心很团结,能在工作中体会到共同的乐趣。”最让徐光宪记忆犹新的是,学校新开‘物质结构’课,没教材,教育部指定了四个人编写。四个好朋友暑假“隐居”青岛,从山东大学图书馆借来了一大堆书,夜以继日,每人每天写一万余字。结果最后一碰头,总字数超过了100万,才写完原计划的一半!“教育部说,你们人多智慧多,教材装不下,这本只能作为参考书了。那时我讲物质结构已经有5年了,有讲义,所以后来就把我的讲义整理修订,作为教材出版了。”
  这本“讲义”,就是至今在学界仍享有盛誉的《物质结构》,它于1988年获“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是半个世纪以来,在化学一级学科领域获此殊荣的唯一教材,发行20余万册,影响十分深远。
  最让大家意外的是,把金钱看得很淡的徐光宪,竟然把《物质结构》一书的稿费5000多元,全部捐给了北大技术物理系工会,用来补助困难教职工。当时,5000多元是很大一笔钱,听到徐光宪“不要声张”的请求,工会的同志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1955年1月,中央决定要研制原子弹,由于回国科学家中,研究原子核物理和放射化学的只有钱三强、何泽惠等人数不多的专家,于是国家提出“全民办原子能”的号召,要求北大、清华等许多高校,建立原子能系,动员邻近领域的学者,转行搞原子能。时任核工业部副部长的钱三强到北大来查阅档案,建议徐光宪担任北大原子能系副主任,于是徐光宪根据国家需要,从事原子核物理的教学和核燃料萃取化学的研究,并成立了核燃料化学教研室。
  一次,徐光宪参加了二机部在青岛召开的绝密会议。在会上,徐光宪和清华大学的教授等提出,摈弃由苏联专家提供的落后的沉淀法,以我国仿照美国先进的Purex流程,自行研究的萃取法筹建核燃料后处理厂,制造原子弹原料一钚。徐光宪等人的这一提议,在决策上起了作用,使我国在苏联专家撤走后,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用较低的成本,快速改建了还没有完成的厂房,使我国的核工业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1972年,北大化学系接受了一项紧急的军工任务——分离镨钕,纯度要求很高。徐光宪成了这一研究的领军人物。从量子化学到配位化学,再到核燃料化学,直到最后的稀土化学,这已是徐光宪第3次改变研究方向了。

稀土之父


  众所周知,徐光宪事业的巅峰,是跟稀土工业联系在一起的。虽然几次改变研究方向,但对他来说,“国家需要”始终是第一位的理由。
  “这两种元素比孪生兄弟还像,分离难度极大。但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稀土所有国,却长期只能出口稀土精矿和混合稀土等初级产品,我们心里不舒服。所以,再难也要上。”徐光宪和他的团队查阅了大量资料,最终决定放弃国际通用的离子交换法,采用萃取法完成分离。
  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尝试。
  徐光宪顶住了各界的质疑,打出了一个接一个“漂亮仗”——他建立自主创新的串级萃取理论,推导出100多个公式,并成功设计出了整套工艺流程,实现了稀土的回流串级萃取;他率先办起“全国串级萃取讲习班”,使新的理论和方法广泛用于实際生产,大大提高了中国稀土工业的竞争力;他还和同行们创建了“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的一步放大”技术,使原本繁难的稀土生产工艺“傻瓜化”,可以免除费时费力的“摇漏斗”小试、中试等步骤,直接放大到实际生产……
  世界惊叹了!
  那些曾经无视中国“稀土大国”的人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由于中国高纯度稀土大量出口,使国际单一稀土价格下降了30%左右!此后,中国生产的单一高纯度稀土,已占世界产量的80%以上,一些长期霸占世界市场的稀土“垄断国”,不得不减产、转产甚至停产。一股中国旋风,在世界稀土市场上,雄劲地刮了起来。
  有人说,徐光宪和他的同事们创造了“中国传奇”。
  其实,所有传奇的背后,都是百倍的辛劳与磨砺。漫长的日子里,徐光宪住实验室、啃干面包,在北京、包头等城市间来回奔波。十余年甘苦尝尽,他回忆起这段日子自豪依旧:“中国稀土强国的地位,终于不被怀疑了,他们把这叫做‘China Impact’。”
  串级萃取理论的成功,为徐光宪赢得了许多荣誉,直到今天,他的这项成果,依然是我国稀土工业的理论基础,在世界上保持着领先地位。
  在北京大学的国家稀土重点实验室里,徐光宪和他的学生们,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果。不过,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项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在推动中国稀土产业的同时,也间接引发了巨大危机。
  面对稀土廉价出口、资源大量流失的严峻形势,徐光宪心急如焚。2005年和2006年,徐光宪联合师昌绪等14位院士,两次上书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呼吁保护我国宝贵的稀土资源,温家宝总理很快作出了批复。
  此后,徐光宪仍密切关注着国内稀土工业的发展。他呼吁保护我国白云鄂博矿稀土资源,呼吁增强我国稀土生产的宏观控制,呼吁组织“稀土行业协会”……用他的话说,“我有稀土情结,永远解不开。”
  2009年1月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里灯光璀璨,鲜花竞艳,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正在这里隆重召开。
  当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亲手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颁给徐光宪时,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领奖归来,徐光宪想到了感情笃深的夫人高小霞。想到新中国成立后,夫人放弃了在美继续深造攻博的机会,冲破种种艰难险阻,毅然决然地和自己一起回国效力的往事,徐光宪有些不能自已。几十年如一日,共同辛勤耕耘在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上,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中,他们都是一对有口皆碑的模范院士夫妻。
  令人痛惜的是,高小霞于1998年因腮腺癌住院治疗。当时,已78岁高龄的徐光宪,每天搭乘公交车,花1个多小时的时间前往友谊医院和肿瘤医院,照顾爱妻。这年教师节的前一天,高小霞因医治无效离世。
  高小霞离世后,徐光宪身心交瘁。每逢清明节和夫人的忌日,步履蹒跚的他,都要拄着拐杖,在亲人或学生的搀扶下,到香山脚下和万安公墓,送上花篮,寄托思念,诉说衷肠。
  徐光宪一生简朴,衣柜里没有几件好衣服,袖口、领口常有磨损。他一直住着75平方米的房子,不搬进分给他的145平方米的新居,说要让给更需要住房的中青年学者。
  然而,生活中的徐光宪,自称是个不折不扣的“金庸迷”,还爱看《三国演义》与《红楼梦》。工作之余,徐光宪喜欢练练八段锦、太极拳。在谈到长寿的秘诀时,他说:“我相信,人可以掌握自己的生命。快乐是一种相对的情绪,要有一个参考坐标系。快乐不快乐,就看你的坐标原点怎么定。
  (完)
其他文献
“汉 末数十年间,几代蜀汉君臣,以社稷兴亡为任,以苍生安危为系,无论面临何种困难,从未改变过‘匡扶汉室’的理想信念。他们约己奉公,清正廉明,使蜀汉出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的太平景象。”春寒料峭,武侯祠内,草木葳蕤、鲜花绽放,已然有了初春的气息。走在“廉洁文化教育专线”上,讲解员从金戈铁马讲到“忠肝义担”,历史的回音中,浓浓的“廉意”是时代的召唤。  从大门、唐碑、
期刊
峨眉山  (外一首)  文 / 秦刚  一峰飞来降人间,壁立西川出云端。  金顶红日跃然起,云海佛光隐约现。  秋夜唧唧圣灯浮,冬雪皑皑山僧闲。  峨眉晴云景更佳,满目秀色天下赞。  相如故里  江山秀丽鄉贤众,驷马高车拥安蓬。  卖酒涤器佳话传,慕蔺犬子桑梓颂。  人逢楊意干青云,文合汉武开辞宗。  嘉陵江湾龙头望,有凤求凰到临邛。
期刊
《人类的明天》  作者:(法)席里尔·迪翁  译者:蒋枋栖  版本:新经典|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8年8月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故事书”。因为里面的故事不是常见的虚构故事,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切身相关的故事。在讲述这些故事之前,席里尔·迪翁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面对交通拥堵和雾霾等生活危机,我们如此不快乐,但为什么没有行动起来?  因为我们正遭遇着现实的虚拟化,无法将自己的行为与其
期刊
记者2019年在甘孜州纪委监委挂职时,采访了成都市龙泉驿区委第三巡察组组长、帮扶式巡察第一巡察组组长刘志勇。见到他时,没能握手,因为他手背上插着输液用的留置针。48岁的他在来到平均海拔3188米的德格的第一周就出现了严重高反,经过下撤、治疗、恢复后又坚持带病工作,他每天一早一晚要输液两次。  当时我拍了张他这只手的照片,发到同事交流群,一名老同事回了句,“务实,敬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
期刊
鸿茅药业获“社会责任奖”,引发了民众很大的情緒波动。讽刺的是,这奖拿到手里还没捂热,就被中药协收回。  2019年12月26日,在颁奖5天之后,中国中药协会在官网发布了致歉函,宣布撤销对内蒙古鸿茅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表彰,并把工作出现偏差归责于“疏于审查和管理,尤其对于‘鸿茅药酒事件’,在社会公众舆论中的影响认识不足,引起广泛质疑”。  此次“颁奖”风波,最终以迅速撤奖,致歉回应公众告终,表面上看是
期刊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信息公开是推进反腐最有效的工具。纪检监察机关身处反腐败第一线,必须始终做到监督严之又严、标准高之又高,主动去神秘化,增加透明度,用信息公开推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和国家授予的纪检监察权力运行清晰透明、可追溯。  2013年以来,中央纪委带头主动公开纪检监察工作信息,积极采取措施“开门反腐”,提升透明度,不仅公开了组织机构、工作程序、党内规章制度,还高频
期刊
反对酗酒的“斗士”甘地摇身一变,成了啤酒瓶上的“吉祥物”?據报道,因使用甘地的漫画肖像推销啤酒,以色列啤酒制造商近日被“告状”告到了印度总理和以色列总理那里。  甘地国家基金会主席乔斯向印度总理莫迪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提交了书面投诉,称希望看到针对啤酒商的法律行动。他表示,除了反对英国在印度的统治,甘地还反对酗酒,提倡禁欲。因此他认为,啤酒瓶上的甘地形象是对这位印度独立领袖的“嘲弄”,也让甘地主
期刊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城市之间的政策学习:网络、结构与特征》指出:“中国城市之间考察学习的次数正逐年递增。”报告通过2014—2018年的数据,构建出中国近30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党政领导干部考察学习网络。   学习与被学习之间,城市逐渐呈现出四种主要类型:学习型城市、明星城市、海绵城市以及孤立城市。报告显示,双向学习的“学习型城市”占比近半数,如肇庆、宁波、广州、南京、东
期刊
我特别感谢生命中的三位老师。一位是我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横泽利昌,教经营管理学。读硕士时,我是他唯一一名中国弟子。这位老师只要见到我就会问一个问题:你未来想做什么?上另外一节课他会换种问法:你最拿手的是什么?第三天又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其实,他是在问我同一个问题:将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无论怎么问,我当时的答案只有一个:成为国际交流的一座桥梁。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标准答案。但其实,我当时并没有想成为
期刊
2017年6月3日,广州青年志愿者谢弈,与队友经过长时间徒步跋涉,完成一次公益活动后,在返回途中,由于严重的中暑休克,生命定格在31岁。  谢弈是独子,母亲张彰已经退休,父亲谢召明在广州机场工作。这世上最惨痛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悲剧发生后,笔者看望慰问了谢弈的父母及家人,听他母亲讲述了与儿子的深情往事。  从小到大,你的懂事让人心疼  儿啊,你真的走了吗?妈妈怎么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