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集体林权制度基础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夯实基层力量等、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总结了固原市黄铎堡镇集体林权制度基础改革的措施,并根据当前情况提出建议,以供借鉴。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基础改革;措施;建议;宁夏固原;黄铎堡镇
中图分类号 F31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84-01
原州区黄铎堡镇森林资源二类清查共有林地面积6 933.33 hm2,其中:退耕还林面积为3 200 hm2,荒山林地为3 733.33 hm2,森林覆盖率16.3%。此次纳入林改的集体林地面积3 733.33 hm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7个行政村,500户,1.2万人。按照区、市、原州区林改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完成7个行政村的林改确权工作。
1 改革措施
1.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保障
一是组织机构健全。及时成立了原州区黄铎堡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组织协调、方案制定、检查验收等工作。村组也成立相应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从上到下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镇干部、林业技术人员直接抓的工作机制。及时组织编制了《原州区黄铎堡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二是及时召开黄铎堡镇及各行政村林改動员大会,对林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布署,为林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好了头。三是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严格按照林改工作操作规程进行实施。坚持“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调研,准确掌握工作进度,及时对林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把林改工作列入2012年度目标考核范畴,采取镇领导包村组、林业站包技术的方法,分片包干,推动了林改工作。
1.2 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改革氛围
为了使林改工作深入人心,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林改工作开展以来, 原州区黄铎堡镇坚持舆论宣传先行,通过广播、公开栏、标语等宣传渠道和发放林改材料、入户动员讲解等宣传方式,把林改政策法规、目的意义、改革内容等宣传到位,讲解到位,积极营造良好的改革舆论氛围。一是共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林改问答手册》等宣传资料1 500余份(册);张贴林改宣传标语15余条,召开各种会议逾10场次;召开专题讨论会3次,研究解决了林改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撰写林改信息和调研报告10期;制作大型宣传牌2个;实行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干部包片指导培训工作制度;制定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设立镇、村级林权档案室,配备档案柜。二是组织相关单位及专业人员组成工作组,并邀请宣传、新闻媒体单位参与,对原州区黄铎堡镇林下经济做了较全面的调查。原州区黄铎堡镇现有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2家,涉及农户150户以上。通过宣传发动,进一步统一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真正做到让各级干部知道,让广大农民群众知道,使广大农民真正关心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林改工作。
1.3 夯实基层力量,严格规范操作
为了更好地摸索出一条符合原州区黄铎堡镇实际、加快林改的路子,通过夯实力量、加强技术、强化培训,使林改工作依法依规,规范操作。一是结合原州区黄铎堡镇镇情,明确林改范围。原州区黄铎堡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对生态移民迁出区、近年来实施的各项林业重点工程不列入此次林改范围,按就近原则纳入国有林场管理。二是充实基层工作力量。黄铎堡镇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林改工作组,派驻到各行政村指导林改工作。三是举办多层次、系统化的技术培训班,共举办各类林改培训班7期,培训人员逾1 000人次。四是严格规范操作。在林改工作中,严格做到“四公开”、“四统一”、“三相符”、“一标准”。即做到林改程序、方法、内容、结果“四公开”;做到记载的地块、地类、面积、四至界线“四统一”;做到实际面积、承包合同、林权证面积“三相符”。
1.4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紧紧围绕“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这一核心,坚持“有利于资源保护、有利于林业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生态改善”的原则,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了原州区黄铎堡镇林下经济发展规划。一是原州区黄铎堡镇党委、政府通过项目扶贫,加强集体林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农民发展林业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发展林草间作,间作苜蓿,发展林下养鸡等养殖业,带动附近村民林下养殖业发展的发展。三是鼓励林业技术人员进行科技承包和选派林业科技特派员下乡开展技术指导,通过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有力带动农民发展林业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原州区黄铎堡镇已建立红梅杏科技示范园区2个,促进原州区黄铎堡镇经济林健康有序发展。四是种苗培育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原州区黄铎堡镇育苗面积达33.33 hm2以上。
2 建议
一是完善林改惠民政策,提高农民造林的积极性。通过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建立种苗补贴制度等惠民政策,建立林权抵押贷款,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巩固林改成果,确保生态良性发展[1-2]。二是建立配套改革机制,积极推进深化改革工作。建议协调编制部门,成立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培训一批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专业人才队伍,以便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林权流转,发展林下经济经营许可等政策咨询及相关工作[3]。此外,还应当再进一步完善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和惠农政策,实现生态改善与增加农民收入双赢[4-5]。
3 参考文献
[1] 宋向铜,陈志刚.固原市原州区黄铎堡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在及解决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231.
[2] 周学军,何鹏力,周珲.宁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2011(3):25-27.
[3] 回良玉.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J].林业经济,2009(10):5-8.
[4] 张吉丽,凌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金融服务措施之我见[J].农业经济,2009(11):73-74.
[5] 杨洁.彭阳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201.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基础改革;措施;建议;宁夏固原;黄铎堡镇
中图分类号 F31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84-01
原州区黄铎堡镇森林资源二类清查共有林地面积6 933.33 hm2,其中:退耕还林面积为3 200 hm2,荒山林地为3 733.33 hm2,森林覆盖率16.3%。此次纳入林改的集体林地面积3 733.33 hm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7个行政村,500户,1.2万人。按照区、市、原州区林改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完成7个行政村的林改确权工作。
1 改革措施
1.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保障
一是组织机构健全。及时成立了原州区黄铎堡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组织协调、方案制定、检查验收等工作。村组也成立相应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从上到下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镇干部、林业技术人员直接抓的工作机制。及时组织编制了《原州区黄铎堡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二是及时召开黄铎堡镇及各行政村林改動员大会,对林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布署,为林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好了头。三是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严格按照林改工作操作规程进行实施。坚持“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调研,准确掌握工作进度,及时对林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把林改工作列入2012年度目标考核范畴,采取镇领导包村组、林业站包技术的方法,分片包干,推动了林改工作。
1.2 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改革氛围
为了使林改工作深入人心,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林改工作开展以来, 原州区黄铎堡镇坚持舆论宣传先行,通过广播、公开栏、标语等宣传渠道和发放林改材料、入户动员讲解等宣传方式,把林改政策法规、目的意义、改革内容等宣传到位,讲解到位,积极营造良好的改革舆论氛围。一是共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林改问答手册》等宣传资料1 500余份(册);张贴林改宣传标语15余条,召开各种会议逾10场次;召开专题讨论会3次,研究解决了林改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撰写林改信息和调研报告10期;制作大型宣传牌2个;实行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干部包片指导培训工作制度;制定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设立镇、村级林权档案室,配备档案柜。二是组织相关单位及专业人员组成工作组,并邀请宣传、新闻媒体单位参与,对原州区黄铎堡镇林下经济做了较全面的调查。原州区黄铎堡镇现有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2家,涉及农户150户以上。通过宣传发动,进一步统一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真正做到让各级干部知道,让广大农民群众知道,使广大农民真正关心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林改工作。
1.3 夯实基层力量,严格规范操作
为了更好地摸索出一条符合原州区黄铎堡镇实际、加快林改的路子,通过夯实力量、加强技术、强化培训,使林改工作依法依规,规范操作。一是结合原州区黄铎堡镇镇情,明确林改范围。原州区黄铎堡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对生态移民迁出区、近年来实施的各项林业重点工程不列入此次林改范围,按就近原则纳入国有林场管理。二是充实基层工作力量。黄铎堡镇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林改工作组,派驻到各行政村指导林改工作。三是举办多层次、系统化的技术培训班,共举办各类林改培训班7期,培训人员逾1 000人次。四是严格规范操作。在林改工作中,严格做到“四公开”、“四统一”、“三相符”、“一标准”。即做到林改程序、方法、内容、结果“四公开”;做到记载的地块、地类、面积、四至界线“四统一”;做到实际面积、承包合同、林权证面积“三相符”。
1.4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紧紧围绕“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这一核心,坚持“有利于资源保护、有利于林业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生态改善”的原则,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了原州区黄铎堡镇林下经济发展规划。一是原州区黄铎堡镇党委、政府通过项目扶贫,加强集体林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农民发展林业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发展林草间作,间作苜蓿,发展林下养鸡等养殖业,带动附近村民林下养殖业发展的发展。三是鼓励林业技术人员进行科技承包和选派林业科技特派员下乡开展技术指导,通过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有力带动农民发展林业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原州区黄铎堡镇已建立红梅杏科技示范园区2个,促进原州区黄铎堡镇经济林健康有序发展。四是种苗培育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原州区黄铎堡镇育苗面积达33.33 hm2以上。
2 建议
一是完善林改惠民政策,提高农民造林的积极性。通过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建立种苗补贴制度等惠民政策,建立林权抵押贷款,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巩固林改成果,确保生态良性发展[1-2]。二是建立配套改革机制,积极推进深化改革工作。建议协调编制部门,成立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培训一批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专业人才队伍,以便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林权流转,发展林下经济经营许可等政策咨询及相关工作[3]。此外,还应当再进一步完善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和惠农政策,实现生态改善与增加农民收入双赢[4-5]。
3 参考文献
[1] 宋向铜,陈志刚.固原市原州区黄铎堡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在及解决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231.
[2] 周学军,何鹏力,周珲.宁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2011(3):25-27.
[3] 回良玉.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J].林业经济,2009(10):5-8.
[4] 张吉丽,凌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金融服务措施之我见[J].农业经济,2009(11):73-74.
[5] 杨洁.彭阳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