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探讨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结果反馈,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中的现场应用取得了巨大成效。现代社会的发展给交通出行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工程施工人员需在原基础上不断研发和创新,充分发挥预应力技术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具体应用中,整理各类问题,积极探寻发生根源,进而不断提升现场应用技术的灵活度。本文主要对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施工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U445.57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使用预应力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公路桥梁结构的优化与改良。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预应力技术的使用能够实现对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能的提高,并实现了公路桥梁稳定性的提升,解决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 预应力技术特征
  预应力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公路桥梁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张拉力在施工中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在外部压力的辅助下,实现对公路桥梁形变的调整,确保公路桥梁的整体承载力达到要求。具体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通过对公路桥梁结构内部调整,从而增加公路桥梁结构外部的压力,保证内部钢绞线增加一定程度的预应拉力,实现公路桥梁整体抗弯曲能力与刚度的提升,提高公路桥梁的使用性能。
  2 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要点
  2.1 预应力技术在受弯构件的应用
  常用的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从强度角度出现常用的结构是碳纤维结构,该技术使用的过程中施工工序比较简单,碳纤维结构的大规模使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公路桥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因此,碳纤维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由于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内部构件的内力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导致混凝土构件的整体质量达不到要求。例如,有些构件的整体承受能力比较差,公路桥梁一旦受到的压力超过最大值,就会导致构件结构出现不同的形变,从而影响其使用性能。碳纤维材料的应力值与混凝土的压变值存在非常必要的联系,因此,技术人员必须综合分析受弯构件以及应变值的数据核算。技术人员需要做好碳纤维材料原始拉应力的计算,保证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提高碳纤维材料的应力值,实现对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的保护,提高公路桥梁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2.2 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T”形梁中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可以科学规范的应用于“T”形梁中的施工中,有效提高了该结构整体的使用性能。技术人员在使用前需要对该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规划,从而保证“T”形梁结构的整体性能有所提高,实现对内部结构的反向拉力的合理计算。针对长度长跨度大的桥梁,技术人员可以使用先张法处理强度拉高和低松弛的钢绞线进行调整。
  2.3 预应力技术在多跨连续公路桥梁中的应用
  从工程力学的角度出发,多跨连续桥梁通常被分为正弯矩区和负弯矩区两个不同的区域。一般情况下根据桥梁的实际情况将梁的下部分受到一定的压力作用会产生正弯矩区,常用的配件包括正弯矩钢筋以及受拉钢筋等。并且负弯矩区主要是支座的部分,其使用的配件主要是负弯矩钢筋和受拉钢筋。公路桥梁的抗剪力和抗弯力如果达不到标准值,就会导致公路桥梁的整体性能受到影响,因此,必须采用预应力技术实现对公路桥梁的加固。技术人员需要对公路桥梁的正弯矩区和负弯矩区进行合理的计算,确保公路桥梁能够投入正常使用。该技术使用的过程中,其工艺应用比较简单,施工过程不需要更高的成本支出,并且使用的效果更加突出。
  2.4 选择合理力筋穿束
  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内容有很多,施工技术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综合选择使用力筋穿束。结合施工设计方案技术人员需要计算预应力力筋的长度,并结合国家相关标准,提高工程力筋长度的精确度。同时,力筋穿束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确认钢筋的数量,并保证穿束的整体质量。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多根力筋穿束的难度比较大,为了保证多根穿束施工能够顺利施工,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单根连续穿束的方式,从而提高力筋穿束的质量。此外,力筋穿束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缠绕问题的重视,合理规避缠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受力路径更加明确,提供公路桥梁整体的稳定性。
  2.5 选择合理力筋施工
  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加强对预应力力筋的固定施工工作,科学合理的选择钢绞线等材料,并通过规范的手段提高钢绞线的施工质量。施工前,施工人员应该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的干净整洁。同时,为了保障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必须全面清理钢绞线。然后,混凝土灌注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钢管中没有堵塞。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加强锚垫板之间的连接,保证预应力力筋的固定更加可靠。此外,工作人员应该采用延长黏结的方式,实现对预应力力筋稳定性的提高。
  2.6 选择合理张拉施工
  張拉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公路桥梁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张拉施工的方式。第一、预紧张拉和高应力张拉。高应力张拉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细节的控制,并做好施工工序的调整。技术人员需要做好牵引工作的合理开展,牵引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控制施工的角度,并合理的对两侧进行加工,提高钢绞线的整体稳定性。第二、提高钢绞线质量,做好钢绞线的缠绕和位移问题。第三、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全面提供施工细节的控制,保证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及规范。
  3 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问题及解决措施
  3.1 张拉时间问题
  现代路桥工程建设在具体开展环节,为有效提高混凝土架构稳定性,更多时候都涉及对早强剂的运用,通常都要待混凝土灌注环节结束后3 d就可进行张拉操作,然而,由于在早强剂的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凝固的速度明显提升,而混凝土劲力程度则难以保证切合相关要求。如此状态就容易导致预应力的大量消耗。所以,就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凝固过程,以切实保证在混凝土劲力系数能够满足相关要求的条件下,才能开展相关作业活动。   3.2 钢筋及钢筋管道问题
  在对预应力钢绞线予以张拉过程中,需要借助平衡张拉的措施。在具体措施落实前,应当先行将百分之十五的张拉力进行紧固。以在切实保证钢绞线质量切合相关标准的条件下,再将钢绞线予以使用。具体的相关操作环节,需要根据先前已做出稳定设置的区位进行安设,其中所涉长度就应当保证与既定张拉数据相统一。路桥预应力作业环节的具体进行时,往往都会伴随管线封堵的现象,这重点是由于相关状态维护工作未能体现合理性。
  3.3 空心板裂缝问题
  在对空心板开裂现象处理时,如果融入了先张法,就需要考虑到对预应力的延展,促进其可能更加平衡的发挥显著效用。基于这样的考虑,就可对千斤顶进行使用。如果是融入了后张法,则需要根据现实条件相应提升钢筋总量。以达到延展梁端混凝土规格的目的。在此期间,还应注意对主梁板作业予以掌控,保证混凝土灌注质量达标。
  4 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的质量控制
  4.1 优化施工工艺
  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应该结合工程设计方案的要求,实现施工工艺的优化。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与公路桥梁的整体质量有很大的关系,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控制,保证混凝土混合的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施工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早强剂等,从而保证混凝土整体的质量符合要求。混凝土浇筑必须伴随振捣和压实,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此外,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做好混凝土的养护,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开裂的问题。
  4.2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使用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施工人员都能够掌握扎实的预应力技术使用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实践到实际的施工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不断提高施工的规范性,保证预应力张拉质量符合实际。此外,严格控制张拉力的数值,最大限度减小实际张拉力与设计值的误差。
  4.3 合理安装钢筋管道
  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会涉及很多钢筋管道的安装,施工单位必须综合选择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实现对钢筋管道高质量的安装。施工人员需要认真审核施工设计方案,并科学合理的选择钢筋管道的施工技术,保证钢筋管道的施工满足后期使用的需要。此外,做好钢筋管道内部疏通,避免出现管道堵塞的问题。
  4.4 加强预应力技术应用控制
  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做好预应力技术使用的控制工作,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第一、做好锚固连接的选择,保证公路桥梁整体的稳定性有所保障。第二、严格控制公路桥梁结构的张力,提高公路桥梁的整体施工水平。做好施工人员施工的指导工作,降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要点较多,施工期间还需严格控制用水量。固结的水泥不具有使用价值,不可通过加水的方式处理。生产混合料时应严格控制各类原材料的用量,按照规范的配比使用材料,并充分搅拌,生产高性能的混合料。
  5 结束语
  通过对近期状况的分析了解到,尽管预应力技术作业过程仍存在一些影响因素,但根据同类型工程建设的情况总结出,预应力技术融入还是会体现显著的效用。所以在路桥工程建设中,就需要提高对预应力技术探讨和使用的重视,根据影响因素,工程现场客观条件等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质量掌控对策,从而保证达到强化公路橋梁预应力技术质量成效的目标,助力公路桥梁施工企业快速向更高层面升级。
  参考文献:
  [1]郑鹏.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9(36):120-121.
  [2]周启宏.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19+121.
  [3]白姗姗.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建设,2019(12):134-135.
  [4]黄昌伟.试析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2):23.
  [5]柯来君.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建筑,2016(19):22.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现阶段我国机动车的发展,本文提出了机动车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对未来的发展作出了预估和策略建议,希望为我国机动车检测提供一定的可行的借鉴建议,促进我国机动车检测方面技术和管理上的进步。  关键词:机动车检测;常见问题及发展;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U47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手中掌握的财富增多,机动车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出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社会各行业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铁路交通是人们比较常用的出行方式之一,而铁路信号设备与列车的运行安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所以需要加强对铁路信号设备安全问题的重视,应重点关注雷电对铁路信号设备造成的危害,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雷电问题。  关键词: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危害;防雷措施  中图分类号:U284.9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交通问题日趋严峻,地铁以其安全、快捷、环保的特性得到了蓬勃发展。为提高地铁隧道横向贯通的精度,本文以青岛轨道交通R3线工程为例,通过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间接精密平差方法相结合,保证地铁施工顺利贯通。实践证明,施工前横向贯通误差估算值与竣工后实际贯通值相差不大,具有较强的施工指导意义。  关键词:地铁隧道;横向贯通误差;间接平差  中图分类号:U452
期刊
摘 要:当悬臂浇筑连续梁桥0号段设计长度、结构重量很大时,支架堆载预压难度较大。现提出一种堆载预压与反支点预压相结合的方法,即正投影在承台范围内的支架采用反支点预压,正投影在承台范围外的支架采用堆载预压,该方法既可以节约预压材料,减少预压难度,又能缩短工期,保证预压效果。  关键词:0号段;支架;反支点预压;堆载预压;组合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堆载预压和反支点预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以AT-VCS0422语音交换系统中接入的无线频率使用故障排查为例,简单介绍了系统无线功能的工作原理、传输机制、典型无线收、发排故障分析等,总结生产运行维护经验,给以空管机务员借鉴。  关键词:内话;无线;传输  中圖分类号:V243.1;V351.36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飞行量不断增加,空管业务量也不断地增长。作为民航空管系统的内部通信系统,
期刊
摘 要:万象物流园预制T梁技术的成功应用,为预制桥梁工程混凝土质量的提升和设备的合理选型提供了成功经验,可以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社会效益。  关键词:预制T梁;原材料及配合比;施工工艺;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U445.47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老挝万象物流园项目位于老挝友谊桥附近,工程目的为建设老、中、泰在万象的物流中心和枢纽,占地面积390公顷,包含房建、道路
期刊
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桥梁项目开始涌现。公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技术、管理等问题,严重降低了其施工效率与质量。本文主要是探讨了当前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为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最终希望能够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建设顺利,促使其能够稳健地发展,为人们带来便利。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施工问题;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U445.1 文
期刊
摘 要:环氧树脂磨耗层可以解决路面抗滑性不足的问题,油石比直接影响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本文使用不同的油石比磨耗层,通过磨耗试验,比选各种油石比对磨耗层的TD值和BPN值的影响,从而得出油石比对磨耗层耐久性的影响。  关键词:环氧树脂;油石比;耐久性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我国公路行业的迅速发展,建成公路总里程不断创新高,道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环氧树脂
期刊
摘 要:文章結合了一座跨越电气化铁路桥梁的工程实例设计,介绍了涉铁桥梁的特点及设计要点,分析并总结了其设计时需注意的主要内容,以期为同类型桥梁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组合箱梁;分析设计  中图分类号:U448.213 文献标识码:A  0 概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社会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建设年代较早的铁路往往会成为城市交通的瓶颈,处理不当会成为城市发展的制
期刊
摘 要:近年來我国经济发现迅速,港口航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建设港口航道能够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贸易往来和联系,新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对港口施工工艺也有了全新的要求,需要施工人员提高意识,加强对先进施工工艺的应用,根据港口施工要求对技术进行创新。本文主要对港口航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提高港口施工工艺水平提供建议。  关键词:港口航道;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61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