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段康复治疗21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yygs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人工肱骨头置换患者术后的康复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相关资料表明,只有结合精湛的手术技术及科学、系统的术后康复治疗,才能获得最佳疗效[1].通过学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临床经验,我院从1998年5月至2004年4月间对21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三阶段康复治疗,结果优良率达85.7%,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相当部分患者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会进展为继发性骨关节炎.临床上一般认为:当患者股骨头出现塌陷,Ficat股骨头坏死放射线分期为Ⅲ~Ⅳ期,髋关节疼痛明显,功能障碍严重时,需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因此对患者进行早期治疗,以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坏死,改善股骨头血供,使部分坏死骨细胞周围的成骨细胞活化,加强成骨活动,修复坏死骨细胞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髋关节进行功能训练,减少患肢负重
期刊
期刊
经过20余年的开拓与奋斗,我国的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事业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种种迹象表明,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昌盛的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的春天就要来临。
期刊
期刊
根据患者颈部X线片(部分患者参考CT或MRI)的变化情况,对11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选择最佳牵引角度进行牵引,并对比观察其治疗效果。
期刊
腱鞘囊肿为韧带关节部位多发病,在血管神经周围可产生明显的疼痛,甚至引起较严重的功能障碍.微波热凝治疗腱鞘囊肿,未见报导.自2000至2003年用微波热凝治疗腱鞘囊肿54例,并以鱼肝油酸钠注射液治疗54例为对照,观察3个月,报道如下。
期刊
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的颈椎病患者在病程的早期,其X线片大多显示伴有颈椎生理曲度(简称颈曲)的变小、变直或反屈,且颈椎曲度的改变发生在骨刺形成之前[1].治疗的方法应有助于恢复颈曲的正常生理曲度,恢复颈椎及其骨连结的生理位置和状态.本研究通过两种不同的牵引方法矫正颈曲,以观察其对颈椎病转归的影响。
期刊
腹腔镜手术作为目前外科领域公认的微创手术,其创伤程度远小于开放性手术,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已有文献报道,腹腔镜手术引起的免疫抑制反应明显低于常规开放性手术[1-3].临床上也有人对腹腔镜术后患者采用超短波联合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超短波联合药物治疗腹腔镜术后患者,检测手术前、后患者外周血免疫功能,并与单纯药物治疗患者相比较,旨在探讨超短波治疗对腹腔镜手术患者
期刊
期刊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人类致残率最高的疾患之一.脊髓损伤后断裂的轴突不能有效再生是导致残障的关键.有不少因素被认为导致了轴突不能有效再生,如胶质疤痕、髓鞘抑制物、生长因子支持不足和缺乏轴突再生的容许基质等.而外周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e system, PNS)之所以能完全再生,主要是由于神经轴突的髓鞘细胞--雪旺细胞(Schwann ce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