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当前甘肃地区的珍稀雉类多样性调查与保护

来源 :农业灾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雉类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的方法对该区域珍稀雉类种群进行系统地调查,分析该区域珍稀雉类多样性及分布情况,获得该区域珍稀雉类多样性的第一手详实资料,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保护珍稀雉类的方法,旨在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保护监管,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其他文献
对2021年春季影响西太副高的3种春季环境因子(热带印度洋与西北太平洋海域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的差值、赤道中太平洋5月与3月SSTA的差值、北大西洋涛动指数)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21年春季热带印度洋与西北太平洋海域SSTA的差值表现为负异常(-0.32℃)、赤道中太平洋5月与3月的SSTA差值表现为弱的正异常(0.02℃)、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则出现负异常(-0.79).利用3个春季环境因子构建的预报方程对2021年夏季西太副高指数的预报值为-0.44,这与2021年夏季西太副高指数的实测值
农业生产离不开气候条件,有利的气候条件可以促进农作物优质高产,灾害性天气则会导致作物歉收,因此加强农业气象观测十分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地区新型自动气象站建设越来越广泛,在农业气象观测中应用也较多.首先介绍了新型自动气象站发展概况以及农业气象观测主要内容,随后阐述了新型自动气象站在农业气象观测中应用的意义,最后给出了具体的应用方式,以供同行探讨.
利用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对2021年6月13日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强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作业效益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21世纪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保护森林资源尤为迫切.目前,我国在防护上仍存在管理不到位和观念落后的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基于此,阐述了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的现状,然后分析了林业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管理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管理的有效对策.
温度、水分和光照是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3个主要气象因子,水稻也不例外.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良好,反之则会阻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造成水稻减产甚至绝收.结合水稻的种植气候条件,针对屯昌县水稻种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台风、干旱、低温冷害、高温热害、暴雨洪涝5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的影响,给出相关的气象服务措施,降低气象灾害对水稻的危害,实现水稻优质、高产.
茉莉花是福建省福州市的特产.福州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茉莉花种植历史悠久,栽培技术优良,具独特的品质.但茉莉花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些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使茉莉花获得优质高产,相关部门需详细分析气象条件对茉莉花种植的影响,促进茉莉花良好生长,推动茉莉花种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当地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乡村振兴.
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及大气环流的改变,各个地区不断出现极端天气,而综合气象观测依靠综合观测系统观测气象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气象变化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基于此,立足于实际工作经验,分析综合气象观察业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在提升观测质量方面提出了对应的改革对策,以期可以推进相关工作的创新和提升气象预测的准确性.
林业资源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林业也是我国五大产业之一,承载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生产的重要功能.在各种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利用新科技提升林业发展质量,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特别是近十年间,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林的新要求,更是进一步指明了以新技术驱动林业发展的方向.结合我国林业发展实际情况,阐述了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林业技术创新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策略.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农业领域应用气象服务可以使农作物免受恶劣和极端天气的影响,还能够及时发现农业生产中的问题,进而减少经济损失.通过分析目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了新时代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其在农业防灾减灾中应用的有效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小型农田水利渠道利工程以渠道为主,若渗水严重,将对整个灌溉渠道及农田供水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小型农田水利渠道的建设过程中,采取科学的防渗技术十分重要,可确保水、保通道的正常使用,充分满足农业用水需求,合理配置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