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囊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一例报告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8845319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48岁,已婚.因腰骶痛、大便不畅3个月于2008年5月17日入院.无血精、血尿及尿路刺激症状.直肠指诊:前列腺增大、质硬,其上方可触及实质性肿物.B超检查前列腺5.0 cm×3.3 cm× 3.0 cm,包膜完整,回声均匀;其右上方见低回声肿物,周界清楚,形状不规则,6.9 cm× 5.6 cm×5.2 cm;双肾无积水.CT检查示膀胱后壁受压,直肠与前列腺之间实质性占位病变。

其他文献
患者,男,52岁.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0余年,伴尿频、尿急、尿痛、发热于2007年6月入院.膀胱镜检示:尿道内口与膀胱交界部位黏膜粗糙,呈息肉状隆起,直径0.8 cm。
期刊
B7-H1是近年新发现的免疫分子,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肾痛破坏宿主T细胞调节抗肿瘤免疫的机制之一.本文综述了该分子及其受体的结构、分布及功能,探讨其在肾癌免疫治疗中可能的重要作用。
期刊
患者,女,37岁.主诉恶心3个月余,左上腹隐痛2周于2007年12月入院.查体:腹软,未扪及肿块,左上腹轻压痛。
期刊
目的 探讨螺旋CT尿道三维重建技术在后尿道狭窄或闭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术前行螺旋CT薄层扫描和尿道三维重建、X线尿道造影,观察狭窄或闭锁部位、长度以及尿道周围组织解剖结构的改变,并与开放性手术中发现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X线尿道造影检测狭窄或闭锁段长度为1.0~7.0 cm,平均4.0 cm,狭窄或闭锁长度相关系数为0.92,定位准确率为70%(21/3
目的 建立模拟膀胱尿道单针连续吻合法训练的动物模型.方法 体质量30 kg左右的巴马小型猪20只,速眠新10 mg/kg诱导麻醉,3.5%戊巴比妥钠0.25 g/kg术中维持.取仰卧位经脐点穿刺导入CO2制备气腹,放置3个工作套管.游离出尿道蒂,取末端小肠作为代膀胱.按照腹腔镜下膀胱尿道单针连续吻合法步骤完成吻合.6名具有腹腔镜体外模拟训练经验的学员参加培训,根据手术时间评估学员的学习曲线.结果
作者分析了孤立肾肾肿瘤患者接受保留肾单位微创手术治疗的结果,并着重于治疗的选择标准、肿瘤学结果及肾功能评价。1997年9月至2006年10月,克利夫兰临床中心行保留肾单位微创治疗的1019例患者中,36、36和29例由于孤立肾肾肿瘤分别接受了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冷冻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
期刊
目的 探讨带蒂包皮双面皮瓣尿道成形术(PPDIF)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适用范围和疗效.方法 尿道下裂患儿99例.年龄4个月~12岁,平均5.1岁.按Barcat分型:阴茎体型56例、阴茎阴囊型24例、阴囊型13例、会阴型6例.在Duckett术基础上,保留部分包皮外板皮肤连同成形尿道转移至腹侧,覆盖新生尿道. 结果 99例随访2年.术后发生尿瘘8例(8.1%)、尿道狭窄1例(1.0%)、皮瓣坏死1例
目的 研究红色荧光蛋白(DsRed)标记小鼠膀胱癌生长转移的分子荧光影像学特征.方法 采用脂质体2000介导基因转染法将chickenβ-actin-DsRed-Neo载体转染到小鼠膀胱癌BTT739细胞株;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表达DsRed的单克隆细胞(BTT739-DsRed);615小鼠24只随机分3组,后肢皮下注射细胞悬液,第1、2组注射BTT739-DsRed细胞,第3组注射BTT73
腹股沟疝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本文比较了4组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发生率,患者分别因局限性前列腺癌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前列腺活检术,TURP以及单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4组分别为5478、6933、7697和532例。
期刊
患者,男,25岁.因血压升高1年,超声检查发现右肾静脉瘤样扩张1个月于2006年11月9日入院.查体未见阳性发现.血压100/60~160/100mm Hg(1 mm Hg=0.133 kP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