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校每一阶段的学习要求都是在为下一阶段做准备,教师们经常把成绩作为对学生的唯一要求,即使是体育课堂教师也常常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没有采取措施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现阶段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课的地位已经提升到和理论课同等的地位。但是调查发现,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兴趣不高。学生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的主体部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采取措施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今后初中体育教学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性,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具体如下。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主动参与;策略;探讨
一、前言
對于初中生来说,日常生活就是整日在教室中学习,只有在体育课上,他们才能适当的释放自我,轻松愉快的活动身体。初中体育课不光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因此体育课是初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同时对体育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初中体育课不能只为教学目标而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起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加强学生体育知识和运动技巧的同时,使学生喜欢学,愿意学,喜欢上体育课。现阶段很多学校体育课教师教学观点落后,仅为教学而教学,未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对体育课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终生运动的意识
初中阶段仍处于学生心智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的兴趣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运动,若是能将学生的活泼性与体育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教学中来,就会很快的培养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体育课,爱上运动,从而培养起学生终生运动的意识,对学生体质的提升,意志力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效果。
2.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校每一阶段的学习要求都是在为下一阶段做准备,教师们经常把成绩作为对学生的唯一要求,学生整日埋头于教师中学习,即使得到宝贵的活动时间,教师也常常为既定教学目标而教学,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致,久而久之,学生不光厌倦学习,而且厌倦体育课,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现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光是其学习能力要强,综合能力也十分重要,这也是现代教育体制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只有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才能达到为国家建设输送人才的教育目标。同样之后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性,才能使学生热爱体育,提高其身体素质以及意志力,从而在步入社会后有更好的优势。
三、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
1.对学生个性表示尊重
初中生所生活的时代不同于教师初中时代的生活环境,现代初中学生由于处于信息时代,接受到的信息较为丰富,思维极为活跃,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虽说有些想法是天马行空,很多想法也是有建设意义的。初中的体育教师应该在了解这个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运用营造意境的方法,让学生进入到这种情景下,让学生在其中展现自己个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满足学生特异性发展。
而学生其思维较为活跃的同时,也容易产生很多自己的想法,对教师之命不再唯命是从。这时教师对学生不可急躁,要与学生多多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深入发掘学生的个性和特征,对学生的喜好表示尊重,与学生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深入了解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师,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愿意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更好的参与体育课的各项内容。
2.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也经常是功利性的传授学生一些技能套路等,如太极拳、初级长拳等,并且在最后要进行考试,降低了学生的兴趣性。因此兴趣培养成为了初中体育的一个新的发展目标,学生可以在能够尽情发挥自我的舞台上尽情挥洒汗水,喜欢足球的学生选择踢足球,喜欢篮球的学生打篮球,并有教师进行专业教导,学生便会沉浸其中,感受其中的乐趣和放松感,更加深入的理解到体育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兴趣爱好,可以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兴趣,还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针对于此协调各个学生之间的差异,确定教学计划。
四、总结
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主动参与性的培养要注意先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兴趣爱好,跟学生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并暂时忘却自己教师的身份而是以朋友的身份跟学生走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所知所想,尊重学生的想法,针对不同爱好的学生开展不同项目的体育运动,实现个性化教学,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让学生满足自己的喜好,释放自我,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李彬.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03):144-145.
[2]丁科胜.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策略探讨[J].名师在线,2018(29):85-86.
[3]龚建新.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之我见[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7):112+114.
[4]郝腾飞.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8(17):62-63.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主动参与;策略;探讨
一、前言
對于初中生来说,日常生活就是整日在教室中学习,只有在体育课上,他们才能适当的释放自我,轻松愉快的活动身体。初中体育课不光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因此体育课是初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同时对体育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初中体育课不能只为教学目标而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起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加强学生体育知识和运动技巧的同时,使学生喜欢学,愿意学,喜欢上体育课。现阶段很多学校体育课教师教学观点落后,仅为教学而教学,未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对体育课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终生运动的意识
初中阶段仍处于学生心智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的兴趣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运动,若是能将学生的活泼性与体育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教学中来,就会很快的培养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体育课,爱上运动,从而培养起学生终生运动的意识,对学生体质的提升,意志力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效果。
2.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校每一阶段的学习要求都是在为下一阶段做准备,教师们经常把成绩作为对学生的唯一要求,学生整日埋头于教师中学习,即使得到宝贵的活动时间,教师也常常为既定教学目标而教学,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致,久而久之,学生不光厌倦学习,而且厌倦体育课,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现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光是其学习能力要强,综合能力也十分重要,这也是现代教育体制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只有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才能达到为国家建设输送人才的教育目标。同样之后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性,才能使学生热爱体育,提高其身体素质以及意志力,从而在步入社会后有更好的优势。
三、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
1.对学生个性表示尊重
初中生所生活的时代不同于教师初中时代的生活环境,现代初中学生由于处于信息时代,接受到的信息较为丰富,思维极为活跃,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虽说有些想法是天马行空,很多想法也是有建设意义的。初中的体育教师应该在了解这个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运用营造意境的方法,让学生进入到这种情景下,让学生在其中展现自己个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满足学生特异性发展。
而学生其思维较为活跃的同时,也容易产生很多自己的想法,对教师之命不再唯命是从。这时教师对学生不可急躁,要与学生多多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深入发掘学生的个性和特征,对学生的喜好表示尊重,与学生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深入了解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师,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愿意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更好的参与体育课的各项内容。
2.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也经常是功利性的传授学生一些技能套路等,如太极拳、初级长拳等,并且在最后要进行考试,降低了学生的兴趣性。因此兴趣培养成为了初中体育的一个新的发展目标,学生可以在能够尽情发挥自我的舞台上尽情挥洒汗水,喜欢足球的学生选择踢足球,喜欢篮球的学生打篮球,并有教师进行专业教导,学生便会沉浸其中,感受其中的乐趣和放松感,更加深入的理解到体育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兴趣爱好,可以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兴趣,还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针对于此协调各个学生之间的差异,确定教学计划。
四、总结
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主动参与性的培养要注意先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兴趣爱好,跟学生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并暂时忘却自己教师的身份而是以朋友的身份跟学生走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所知所想,尊重学生的想法,针对不同爱好的学生开展不同项目的体育运动,实现个性化教学,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让学生满足自己的喜好,释放自我,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李彬.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03):144-145.
[2]丁科胜.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策略探讨[J].名师在线,2018(29):85-86.
[3]龚建新.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之我见[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7):112+114.
[4]郝腾飞.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8(17):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