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分析及对鉴赏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b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高考时,古诗词鉴赏模块较与其它内容所处地位相对,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鉴赏学习任务较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要结合考纲与考点要求,加强对高考试题中古诗词鉴赏内容的分析;另一方面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创新古诗词鉴赏教学方法,以此促进高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全面提升。本文立足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在有效分析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的基础上,就古诗词鉴赏教学路径与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分析;教学策略
  高考体制改革伴随着新课改中对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提升,而出现重大转变,即更加重
  视对学生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考核,而语文高考中,古诗词所承载的分值地位十分突出。这就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鉴赏教学时,需以高中学生高考语文测试能力提高为教学出发点,以新时期高考试题测试标准为教学指导,以优化与创新教学方法为有效载体,通过营造良好的鉴赏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思维,促其古诗词鉴赏能力全面提高。本文结合多年高中语文教学经验,在分析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的基础上,就古诗词鉴赏教学路径与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一、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分析
  从近年来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来看,其试题设计通常以诗词类型为依据,具体分析如下,即[1]:一是高考试题内容设计方面,多以咏物怀古、边塞征战以及山水田园等诗词题材为主。如围绕《残春旅舍》设计高考试题,其出题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作者对往日温馨的眷顾及静待复兴大唐”情感的理解。二是高考试题从作者、文章出处及题材等方面设计,以考查学生的知识面等方面情况。三是从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来看,古诗词鉴赏模块所占分值多在10-17分左右,相对比较稳定。四是从综合分析情况来看,古诗词鉴赏试题在高考语文测试中占比较重,且也是测试难点,大多数学生对于这部分考核压力相对较大,因此,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鉴赏思维及鉴赏能力的强化训练,为确保学生顺利完成高考中古诗词鉴赏答题。
  二、古诗词鉴赏教学路径与方法探究
  (一)以古诗词鉴赏情境创设,促学生发散思维意识养成与提升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创新教学环境,营造出古诗词中所蕴含意境的氛围,因此,立足学生兴趣需求,以古诗词鉴赏情境为创设载体,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想象力,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意境,正确感知古诗词的文化内涵,从而自主地参与古诗词鉴赏教学[2]。如《赤壁赋》鉴赏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现出赤壁赋中所描绘的景象,这种动感画面的呈现,促使学生展开充分的直观想象,同时为其更深一步的联想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启发与引导学生鉴赏与分析《赤壁赋》,从而让学生与文章之间产生情感共鸣,由此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古诗词鉴赏学习,仅靠课上是不够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即注重日常发掘与整合古诗词素材,以增加知识储备,这也是近年来高考试题中,鉴赏试题设计向综合性发展的方向,可见,学生语文知识的衔接能力也是高考语文测试的重中之重。所以,教师需要在日常语文鉴赏教学时,需注重建立课内外古诗词的有效联系,通过课堂内外综合鉴赏,对比分析,增强学生学习的体验感,由此,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促其综合鉴赏素养提升。
  (二)以合作学习小组为教学载体,促学生鉴赏能力提高
  以何种方式训练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学生高考测试中良好发挥的根本保障。因此,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教师需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吸引学团购车的与课堂教学,强化对其的训练。合作学习小组即是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有效教学载体,因此,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立足学生学习状况,合理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在诗词鉴赏学习中,充分交流、分享与讨论[3]。如《涉江采芙蓉》鉴赏教学时,教师即可借助小组合作形式,让小组成员对合作鉴赏文中“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情感内涵,这样的教学,互助性鉴赏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优生带动弱生,使得学生诗词鉴赏思路得到有效整合,且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三)强化揣摩出题者意图训练,促进学生鉴赏答案准确率提高
  强化揣摩出题意图训练,对于确保学生高考古诗词鉴赏测试中,取得较好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即[4]:一是教师需以鉴赏教学目标,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纳入到教学目标体系,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二是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面对鉴赏试题时,明确综合新课标内涵要求—分析出题者出题意图——确定鉴赏方向—明确鉴赏结果。如鉴賞《离骚》时,教师需首先引导学生明确鉴赏目标和方向,然后让学生分析《离骚》的题材及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再去读“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从中理解出“爱国情怀”,围绕此中心进行鉴赏。
  综上所论,学生在高考古诗词鉴赏测试中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高中语文教师日常的教学积累,因此,教师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与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促进高中生高考古诗词鉴赏测试成绩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朴.新课标下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与教学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20.
  [2]潘莉.近五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3]林兆秀.新课标背景下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9.
  [4]鄂欣.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分析及对鉴赏教学策略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其他文献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根据文本的内容,结合学情分析,将本课从说教材,说教学流程,说课后拓展这几方面去说课。  一、说教材  (一)文本的解读  《孔乙己》是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孔乙己》塑造的是在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束缚中苦苦挣扎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一方面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一方面通过咸亨酒店的酒客们对孔乙己的戏弄,表现了当时社会残酷的现实,贯穿了鲁迅小说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一
期刊
摘要:陶行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它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落实开展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进程的同时,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并分析清晰,幼儿园教育改革实践 进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本文将结合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阐明课程游戏化开展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影响,通过反思,从而更好地为今后的教育所服务。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课程游戏;教师;幼儿  通过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现状的
期刊
摘要:翻转课堂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这一载体,将其应用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对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提升学生写作自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基于此,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精心设计翻转课堂微课,借助翻转课堂这一现代化教学模式,激活英語写作教学质量。本论文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组我诶研究切入点,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
期刊
摘要: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还有干涉以及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以及光的衍射和偏振,色散等知识,对于光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应用有所了解。但是因为激光在 1960 年才在实验室中被研制出来,发展历程短,对于激光在发展历程中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几乎没有涉及,但是激光这节可以看做是前边光的特性和应用的一个综合,激光的三个特性在前边光的学习当中都有所体现,而这其中蕴含的教育功能却是
期刊
摘要:武术作为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非常具有中国特色,而散打是中国武术的一个分支。当下高校积极的开设武术课程,因为这项运动不仅有利于心理和生理的健全,对健全大学生们的性格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此外,武术散打还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正将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  关键字:武术散打教学;高校大学生;性格塑造;探讨  武术散打是一项搏击类型的竞技运动,它是采用快摔、踢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逐渐成熟,具备了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应提升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让学生在这一重要的成长阶段中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做出及时的改进,靈活调整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该门课程教学
期刊
摘要:新时代下课程改革赋予体育教学新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成为体育教师设计教学方案,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体育核心素养的几大核心能力,体育教师在思考和探索培养中职学生体育核心能力时,要立足这几大核心能力,并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情况和中职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充实的体育教学活动。  关键词:中职体育;核心素养;培
期刊
摘要:问题导学法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利用问题开展后续一系列的教学工作,不但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课堂思维灵活性,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情,促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而初中数学又作为此阶段整体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教学阶段中,初中历史学科是一门重点且基础性的科目,学生要学好历史学科,并通过学习不断提升历史思维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但是现阶段,我们发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不够积极,没有兴趣,老师的教学方法传统且单一等,所以,应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将历史故事教学方法用于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取得了
期刊
创设教学情境具有很重要的教学意义。它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老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从而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为探究式教学做好铺垫,因此,创设教学情境一直是广大老师十分重视的问题。  新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会学习,具备终身再学习的能力,这与传统的应试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应试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