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范能力培养的综合英语认知与教学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_go_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合英语这门专业必修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将英语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能力,还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想要成功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加深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综合”一词认识的深度,这样才有可能全面推动英语教学的进步,从而更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英语素养。应就如何将“综合英语”这一概念成功引入英语教学领域的问题展开探讨,总结并归纳出将这个思想贯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从《现代大学英语》一书中选择出一些典型的例子,对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课程概念 师范生能力的内容 语言基本功训练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4-0008-03
  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必修课程,这门课程对培养英语方面的人才有很大帮助,因此多年以来一直受到英语相关专业师生的普遍重视及好评。各个英语高校都为这门课设置了比较长的学习课时,并精心为这门课设计了教学计划,也尽可能选择一些有经验且专业水平过硬的教师来担任这门课的讲师,尽最大可能为这门课的教学提供最好的设备。除此之外,诸多高校还很重视这门课的学生评价工作,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尽快为他们解决,以确保他们可以学好这门课程。综合英语对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并且伴随着英语相关学科和英语教学的稳步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可是,这门课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以及怎样才能让这门课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最大作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困扰着各大高校外语专业管理人员以及本学科教学研究人员的难题。
  笔者根据师范专业学生的能力以及现实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师范专业从业者所提出的需求两个方面,归纳出对于综合英语这门课程层次化的认识。将此作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怎样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有效提升师范专业从业者在进行这门课程教学的过程之中学生的满意度。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设想的同时,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要怎样进行语言课堂的基本功训练,和对诸多教育工作者共同就应该怎样通过教授学生这门课程来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能力,以及怎样可以帮助学生将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转化成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基础这两个问题展开了探讨。
  一、对综合英语的认识及其发展
  综合英语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被诸多高校定义为最需要“精读”的一门课程来进行教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指引学生进行多次文章的阅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逐个层次理解课文中所包含的内容以及思想,教学手段主要是将课文中出现的语法、引用方法等进行列举并帮助学生理解,为学生指出文章中出现的一些英语母语国家的习惯性表达方式、风俗以及一些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和短语,并帮助学生记住它们。这样的教学方式其实延续了传统教学之中的语法教学以及翻译教学,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阅读来让学生理解课文,进而让学生可以做到英汉互译。
  使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一般意义上取决于任课教师英汉互译的水平。伴随着功能语言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以及语篇理论逐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推广,语篇分析这种教学方法以及其几种体现形式都被带入综合英语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对于作者写作方式以及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的分析上。“精读”这一概念并不单单是一种对于阅读速度的规定,对语言形式的揣摩,对作者所使用的各种描写手段的分析,对文章文体形式的探索,还应将注意力转换到对作者内心思想的揣测以及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把控上面去,深入挖掘作者在文章深处所潜藏的思想,与文章写作的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借此来体会当时的社会人文形态。
  设立综合英语这门学科在对师范生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目标时,应当将以下3层认识作为基础:一是综合英语和诸多涉及英语专业的学科都有很大的联系,比如,英语这一最为基础的学科绝对无法避免和语音学这门学科产生联系,也还会涉及音系学、音位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文化学、语篇语言学、文体学和叙事学等学科的理论支撑,教师应当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将上述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向学生进行渗透。在本专业进行综合英语授课的过程之中,一定要适当融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这两门学科,因为这两门学科可以帮助师范生在毕业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讲授知识;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理论课程的加入可以帮助师范生更好地学会怎样才可以在课堂上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其他的人,而且教师还可以在多媒体教学环节中适当使用这些理论知识来便于师范生更好地理解。二是综合英语这门课程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增强学生跨域文化进行交流的能力,因此,在进行本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因素,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使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从文章中发掘出作者潜藏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三是要注重综合英语教学的综合性,教师还要通过英语教学来加深学生对于近代社会以及近代科学发展情况的认知程度。英语这门学科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帮助我国公民可以更好地生存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上,并且可以在多元化的世界上更好地发展,帮助他们快速阅读一些英语文件,可以理解一些并不太难的英语文献,帮助他们使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综合英语对师范生能力培养的内容
  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人绝大多数都会学习《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因为这门课程针对英语教学最终的目的、原理、手段、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因素进行全面的介绍。本领域的专家提出本学科的主要目的就是“教育”与“语言”这两个,除此之外还提到“英语教育学”这门学科的核心思想,提出“教育”是英语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之一,更加重要的则是要明确英语教学这门学科的核心精神,并且了解到培养英语人才才是本专业的重中之重。
  英语教学工作者的专业水平(英语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相应教学手段的能力以及将实践融入教学过程之中的能力等)的培养是一个多元化的培养过程,这并不是仅仅依靠《英语教学法》这一指向性学科就可以完成的,而且切忌通过某些过于硬性或者是过于应试的学习方法来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应该尽可能做到在专业之内针对这门课程设立一个课程群,而后进行联合教学,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来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尽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将这门课程学习透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师范职能的概念融入其中,在诸多课程之中,综合英语这门课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还可以在增强学生语篇分析能力的同时加强他们的文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所扮演的也是其他课程引领者的角色,可是,如果想要将这门课发挥的功效提升到最大,就一定要搞清楚这门课程可以使用什么方式来有效提升学生的哪种能力。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之中所设定的英语专业学习目标是:确保学生拥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并且熟练掌握比较基础的语言应用技巧,可以熟练地在各种语境之下运用英语来进行交流,可以在各个类型的中等学校从事英语方面的教学或者从事英语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而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英语专业教学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如下4个方面上:(一)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形成英语语言能力,这其中包括可以正确进行单词的拼读、可以在朗读过程中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了解构词规则并可以以此为基础拼写出单词、可以理解语句的字面意思并且可以通过语境判断出语句的深层次含义、可以理解句子的语言逻辑和可以使用拥有深层次含义语句的能力等)。(二)具备跨文化与人交流的能力和意识(可以熟练地使用准确恰当的英语来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三)可以跨学科地使用自身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可以灵活地将自身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各个专业之中并且可以达成自身的最终目的)。(四)对语言文化或者是他国语言文化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其表面特征应该表现为语言研究和文学研究两者相互交织且互相干涉,而在研究他国文化的过程中则需要借助母语来进行参照,以此理解他国文化中的精神内涵)。
  三、综合英语认知下的语言训练及教学
  拥有过硬的语言功底是拥有过硬师范素质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师范生能力发展的根基。《现代大学英语》是目前为止英语专业的学生都在使用的基础性学习材料,其职能就是对大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并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真学习教材中每篇课文之后的单词表以及每篇课文中出现的词汇和短语,可以帮助学生在刚刚入学的时候就打下一个良好的英语基础(比较准确的英文发音、和语境相符合的发音语气、和词句含义同步的情景、较为熟练地使用已经掌握的词句来创建所需要的语言环境等)。
  词汇是由发音、拼写、含义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准确的发音可以帮助学生记下词汇的拼写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想到词义,进而更好地理解某一句或者是某一段话的意义。学生对于单词发音的准确程度以及熟悉程度取决于是否具备良好的师范语言,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水平必须要在他们刚入学的时候就测试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在进行每篇课文单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依照语音类别的项目和学生本身的语言基础两个方面来选择授课的侧重点。从每一篇课文后的词汇表之中选择属于某一类发音的词汇,在每次课程中依照实际情况解决一个或者几个词汇的读音问题。比如,我们可以从《现代大学英语》第一本教材第一课课后的词汇表中选择across,alongside,beneficial,convince,exer?鄄tion,misgiving,observant,revolve这些单词来对重音在第二音节的单词进行朗读训练,这样可以有效强化学生朗读过程中的重音意识。再比如,从同一册书第二篇课文课后的词汇表中选择fortify,guy,tide,tighten这几个单词,来进一步对[ai]处于重读位置和非重读位置的语速变化进行研究。还有,我们可以从同一册书第三篇课文课后的单词表之中选取crab,craft,exhausted,frog,scarci?鄄ty,textile这几个单词,帮助学生进一步练习当出现辅音连缀情况的时候该怎样朗读。
  只要学生已经正式步入他们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就一定要加强他们在特定语境下语音语调方面的训练,一方面让他们自己理解并注意不同的语音语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派生出来的其他含义,另一方面引导他们根据自身对于语境的理解来在对话过程中使用自己独特的语音语调。而对话中语音语调的使用则是由语句在语境中所要表达的含义而定的,比如,That can’t be true.如果发音的时候使用的是“高升调”,那么就表示这句话的含义是“经证明此决非事实”,在这个过程中语音语调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以“陈述”表示“反驳”。而在发音过程中如果使用的是“降升调”,那么所想要表达的含义就是发言者“因碍于某种原因而接受事实但对事实心存怀疑”,在这个过程中语音语调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以“陈述”声明“保留己见”。《现代大学英语》第一本教材第一课Half a day这篇文章是作者回想自己小时候第一天去上学的情景,在他的父亲将他送到校门口之后,是这样对他说的:Go in by yourself and join them.Put a smile on your face and be a good example to others.这两句话在这里应该使用的是“升降调”,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思考父亲的心情和目的(要引导并鼓励孩子勇敢地去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因此他父亲的语气应当是“陈述”,而且所要表达的含义是“断言”,也就是孩子必须要遵从父亲的话去勇敢地面对未来的学校生活。
  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之中,教师可以灵活使用课文中出现的各种词汇来构建一个完整的语言环境,使用这个方法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在特殊语言环境之中的词汇运用能力。在经过多次的语境创造练习之后,学生不仅仅可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记住单词的特殊含义,还会自然而然地拥有使用词汇来进行进一步沟通的能力。比如,使用be fed up with,还需要注意的是:“用词创境”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地让所创出来的“境”贴近生活,所创建的情景也最好是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联系的,而且要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使得学生从生活上的认知上升至富有哲理性的认知。比如,eat to live是我们人类所要生存最为基本的形式,它更加深层的含义则是可以用来表达生命存在的价值;二是尽可能地让创造的情景有一定的文学气息,尽可能使用一些可以让人们联想到诗情画意的词句。比如,It is the tears of the earth that keeps her smile in bloom.这一句的重点在于“露珠”、“繁花”、“晨雾”、“润土”这几种事物所组成的一幅美好图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去进一步体会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并更进一步思考和体会生命的意义。
  四、结束语
  对综合英语这门课程之中“综合”一词所表达的应该是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好地认知英语的语言组成结构以及各个结构的具体功能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来提升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改变学生固有的认知过程和认知习惯,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教育的科学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就可以熟练地使用英语,从而方便他们更进一步地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综合英语这门课程的发展有助于帮助人们掌握认知新鲜事物的方式方法,并且可以使人们换一个角度去看待世界的根本原理。英语教育专业是英语这个大专业诸多分支中的一个,其培养计划不仅包含了英语专业的学生所需要学习的课程,还涵盖了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因此,在本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决不能只顾语言的学习而忽视师范部分的学习,而是要学生在自己掌握了语言以及如何学习好语言之后,进一步提升要如何将自己学习的方法传授给他人的技能,并在这个过程之中不断地强化自身的师范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宇光,刘占荣,张峦峤等.网上形成性考核改革促使开放教育实践水平的提升——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综合英语”系列课程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1(6):82-88.
  [2] 巩湘红.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范式的探索——基于对语言输入、学习投入和可理解性输出过程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95-99.
  [3] 陈丕.国际化医学人才综合英语素质培养模式初探[J].医学教育探索,2010(12):1672-1675.
  [4] 张冬玉.英语演讲与语言能力的培养——一项综合英语课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J].外语教学,2007(3):56-59.
  [5] 杨建国,宋红英,陈宏霞等.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4):135-136.
  [责任编辑:黄 晓]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大学生教学信息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热情不高等问题成为今后教学信息员队伍建设和发展的一大瓶颈。加强大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建设是践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更广泛的参与教学管理,提升各大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举。加强教学信息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探索。  [关键词]教学信息员 队伍 医学院校 建设 研究  [中图
期刊
[摘 要]在课堂观察和访谈的基础上,对密西根州立大学的教师教育项目的教法课进行了实地考察。这一课程具有灵活的课堂组织、互惠式的微格教学、广泛的文献阅读、严格监控的教学实践以及高科技的硬件支撑等特点。教师或教育者不仅可以借鉴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更可以反思自身的团队合作、教学科研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论 师范生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
期刊
[摘 要]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属于学校的学术资源的核心机构,是服务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点部门。图书馆应具备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等的功能,并肩负着为学校的师生提供学术资源保障的重任。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增强自身修养,提升业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为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建设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队伍。图书馆应增强投入力度,增加与外界的合作,
期刊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除要求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在强调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今天,结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特点,如何设置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水利水电工程专门人才,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值得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去认真思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工程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必然之路,已得到工程教育界和工业企业界的充分认同。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是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近几年,常州大学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指引下,围绕实习基地建设、指导教师队伍培养、成果考核等几方面对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实践证明:这些措施的实施,丰富了学生工程实践的内容,
期刊
[摘 要]目的:根据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编制一个适合医学生的人体解剖学学习自主性量表。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编制医学生自主学习量表,运用项目分析、因子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方法进行量表的项目和结构验证。结果:对昆明医科大学医学专业的医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建构了一个包含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两个方面的12个因子、64个题目的医学生人体解剖学学习自主性量表,分析结果表明:(
期刊
[摘 要]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认定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决定了我国的高校教育应该加大对高校阶段的学生人格养成教育力度。加大对高校阶段的学生人格养成教育力度是学生所处环境发生变化后的客观需要,是学生在高校阶段心理发生变化后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培养优质人才、共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大对高校阶段的学生人格养成教育力度应该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引起全国各个高校的足够重视。  [关键词]人格养
期刊
[摘 要]目的:构建一套全面客观反映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估体系,对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方法: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对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制定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下,通过理论分析法、文献综述法、德尔菲法结合李克特量表、层次分析法等,研究制定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的各项指标。结果:构建了包含招生管理、综合素质、培养管理、社会认
期刊
[摘 要]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动着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发展。教学国际化是实现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基础和重要途径。在学习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基础上,论证“四化”模式是不断完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课程设置、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强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研究生 国际化培养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
期刊
[摘 要]常州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作为常州一张靓丽名片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的同时,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必须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根据人才需求特点,建立起主动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更新的体制机制,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不断改革创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目标定位,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和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