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校系统的教学质量一直是个大家长期关注的问题,由于技校系统学生没有太大学习压力,以及对技能的高要求等等,对于教学质量的的研究一直是个很受关注的话题,本人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校的保证举措三个方面展开一般性的探讨,认为教师可以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职业前景等方面去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选择遵循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校应出台教师的基本要求、学生评教“日常化”、教考分开等保证举措,从而促使课堂教学取得较高的质量。对此,本文尝试作一个深入和全面的理性探讨。
丰富教学手法和教学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过程,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所在。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上,教师必须义无反顾地坚持有所为、有所突破。以下三个方面值得重视和实践。
一、丰富教学手法
丰富的教学手法,能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引起学生的注意,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形神兼備的教态。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泛指教师在授课时的服饰、神态、语气、语调、动作、情感等各个方面。我们知道,一位教师和蔼可亲的神态、生动活泼的语言、饱满焕发的精神面貌,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并感染学生。相反,一位教师以疲惫不堪的神态、有气无力的语调、无精打采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势必影响师生间亲近交融的距离。那么,期待教师去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纯然就是“天方夜谭”了。
第二,形象直观的教学多媒体教学是 现代 科技在教学领域应用中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它使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和声音等多种方式显示教学信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等优势,逼真地表现事物(故障)的存在和动态变化,无疑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欲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形态各异的教具。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教具是指教学的辅助:工具,供教师使用以完成既定的教学日的。诸如五花八门的模型模具、演示仪、教学实验装置等等,它的存在,除能牵制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讲课效率之外,也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兴趣。当然,现代意义上的教具的内涵就更丰富了,它们可以同时供教师和学生互动使用,如:一体化教室、电多媒体机房等,它们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大有裨益。
第四,丰富教学内容。可能没有哪一类学校,像技校使用的教材(主要针对专业课而言)那样版本之复杂、更换之频繁,而且这种情况已存在近十年了。总而言之,在技校,对教学内容绝不可照本宣科,而必须进行整合,不断补充有关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的教学,方能迎合学生的学习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升华学生的内在学习愿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培养树立学生乐观的职业前景。事实上,那种由职业前景衍生出有用无用论进而左右着学习情绪的状况在技校教学活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文化课普遍表示厌恶;对基础课表现出略为关注但仍无兴趣;对专业课(尤其是实习课)则聚精会神,提问活跃,兴趣盎然。显然,作为技校教师,必须是一名乐观的职业前景的鼓吹手,并能时时结合所教课程,运用鲜活的实例,历数课程内容的有用之处、奇妙之处,学生一旦产生对课程的认识倾向,相当于在天平的一端筹码加重,那么,在天平的另一端,即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就自然地提高上来了。
二、实行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启发式教学这一名词众所周知,甚至烂熟于心。提倡启发式教学,也就是提倡不同的教学方法都应遵循启发式教学这一指导思想。实行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基于课堂结构,它应具有一些过程和特点,不妨简单说明。
第一,准备。为学习做好思想上、知识上的准备,使学生从上课开始,就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如:通过预习、自学或复习已学过的知识达到端正态度,引发动机的目的;通过列举典型,说明意义,明确目的,使学生产生学习和探求的需要,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
第二,诱导。在准备的基础上,通过诱导,让学生提出问题;或由教师根据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提出问题。
第三,释疑。针对诱导阶段提出主要问题,举~反三,逐一点拨,逐个解决。可采取由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相互研究或通过谈话师生共同进行概括,形成结论等多种形式。要注意充分让学生去观察、去讨论、去思考或操作。
第四,转化。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并不等于学生已牢固掌握了知识,还必须有一个知识的内化过程,即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等让学生有一个独立实践的机会。它应该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教师要接受启发式教学思想不是件难事,实践起来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问题的焦点在于,技校生素质普遍偏差,能否实行启发式教学呢?回答是十分肯定的。
三、引入对教学活动的监督、约束等保证机制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而这种作用可大可小、正确或不正确,决定着我们能否达到既定的目的,取得理想的教学质量,于是,势必上此引入对教学活动的监督、约束等保证机制。下面略谈一些不应缺位的举措:
第一,建立题库,实行教考分开。实行教考分开,对教师、对学生都有具有促进作用。但实行教考分开,很容易造成教考脱节,即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出现偏差,引起教学不良情绪,激发“教”、“学”、“管”三方矛盾,反而得不偿失。因此,题库的编制必须严格按教学要求,同时考虑各校自身实际,认真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使教考分开真正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严抓考试。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对于考试都是关注的,作为技校更应该抓好考试,严格的考试制度能给学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无形中督促他们学习,宽松的考试制度则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压力,自然没有什么动力,教学质量就不容易提高。
丰富教学手法和教学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过程,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所在。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上,教师必须义无反顾地坚持有所为、有所突破。以下三个方面值得重视和实践。
一、丰富教学手法
丰富的教学手法,能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引起学生的注意,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形神兼備的教态。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泛指教师在授课时的服饰、神态、语气、语调、动作、情感等各个方面。我们知道,一位教师和蔼可亲的神态、生动活泼的语言、饱满焕发的精神面貌,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并感染学生。相反,一位教师以疲惫不堪的神态、有气无力的语调、无精打采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势必影响师生间亲近交融的距离。那么,期待教师去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纯然就是“天方夜谭”了。
第二,形象直观的教学多媒体教学是 现代 科技在教学领域应用中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它使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和声音等多种方式显示教学信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等优势,逼真地表现事物(故障)的存在和动态变化,无疑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欲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形态各异的教具。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教具是指教学的辅助:工具,供教师使用以完成既定的教学日的。诸如五花八门的模型模具、演示仪、教学实验装置等等,它的存在,除能牵制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讲课效率之外,也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兴趣。当然,现代意义上的教具的内涵就更丰富了,它们可以同时供教师和学生互动使用,如:一体化教室、电多媒体机房等,它们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大有裨益。
第四,丰富教学内容。可能没有哪一类学校,像技校使用的教材(主要针对专业课而言)那样版本之复杂、更换之频繁,而且这种情况已存在近十年了。总而言之,在技校,对教学内容绝不可照本宣科,而必须进行整合,不断补充有关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的教学,方能迎合学生的学习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升华学生的内在学习愿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培养树立学生乐观的职业前景。事实上,那种由职业前景衍生出有用无用论进而左右着学习情绪的状况在技校教学活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文化课普遍表示厌恶;对基础课表现出略为关注但仍无兴趣;对专业课(尤其是实习课)则聚精会神,提问活跃,兴趣盎然。显然,作为技校教师,必须是一名乐观的职业前景的鼓吹手,并能时时结合所教课程,运用鲜活的实例,历数课程内容的有用之处、奇妙之处,学生一旦产生对课程的认识倾向,相当于在天平的一端筹码加重,那么,在天平的另一端,即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就自然地提高上来了。
二、实行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启发式教学这一名词众所周知,甚至烂熟于心。提倡启发式教学,也就是提倡不同的教学方法都应遵循启发式教学这一指导思想。实行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基于课堂结构,它应具有一些过程和特点,不妨简单说明。
第一,准备。为学习做好思想上、知识上的准备,使学生从上课开始,就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如:通过预习、自学或复习已学过的知识达到端正态度,引发动机的目的;通过列举典型,说明意义,明确目的,使学生产生学习和探求的需要,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
第二,诱导。在准备的基础上,通过诱导,让学生提出问题;或由教师根据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提出问题。
第三,释疑。针对诱导阶段提出主要问题,举~反三,逐一点拨,逐个解决。可采取由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相互研究或通过谈话师生共同进行概括,形成结论等多种形式。要注意充分让学生去观察、去讨论、去思考或操作。
第四,转化。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并不等于学生已牢固掌握了知识,还必须有一个知识的内化过程,即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等让学生有一个独立实践的机会。它应该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教师要接受启发式教学思想不是件难事,实践起来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问题的焦点在于,技校生素质普遍偏差,能否实行启发式教学呢?回答是十分肯定的。
三、引入对教学活动的监督、约束等保证机制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而这种作用可大可小、正确或不正确,决定着我们能否达到既定的目的,取得理想的教学质量,于是,势必上此引入对教学活动的监督、约束等保证机制。下面略谈一些不应缺位的举措:
第一,建立题库,实行教考分开。实行教考分开,对教师、对学生都有具有促进作用。但实行教考分开,很容易造成教考脱节,即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出现偏差,引起教学不良情绪,激发“教”、“学”、“管”三方矛盾,反而得不偿失。因此,题库的编制必须严格按教学要求,同时考虑各校自身实际,认真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使教考分开真正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严抓考试。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对于考试都是关注的,作为技校更应该抓好考试,严格的考试制度能给学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无形中督促他们学习,宽松的考试制度则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压力,自然没有什么动力,教学质量就不容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