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走品牌出版之路的几点体会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ss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国内外期刊间的竞争日趋剧烈。农业高校学报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由于学科分类繁多,作者和读者定位不准确,在与专业学术期刊及SCI、EI源的期刊的竞争中,出现了诸多弊端,甚至被逐渐边缘化。因此,只有走品牌出版之路,不断整合资源优势,才是农业高校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发展趋势。《东北农业大学学报》在打造期刊品牌的道路上不断进行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有如下几点经验:体现本校特色,服务“三农”,提高期刊影响力;合理优化期刊和编委结构,加强期刊定位;精心策划每期栏目,走特色办刊之路。
  关键词:高校学报;综合性期刊;品牌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250-02
  学报工作在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出版业日益发展的今天,行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成为教师科研成果评定的一部分,而核心期刊和作為SCI、EI收录的刊源期刊,成为众多科研工作者发表论文的首选,致使高校很多优秀的稿件“外流”。再加上综合性期刊的专业信息量少、发表周期长,使高校学报不再是本校教师投稿的首选。因此,高校学报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本文结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打造期刊品牌上的实践经验,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体现本校特色,服务“三农”,提高期刊影响力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科技)期刊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且为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三农”问题更加重视,农业期刊在新时期作为宣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个重要阵地,不仅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农业期刊不仅是科技工作者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农民朋友学习先进科学知识、指导生产实践的有力工具。《学报》在充分发挥高校学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和学科建设水平的窗口作用同时,紧盯本校重点学科、前沿学科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资助的课题组的研究进展。对实用性、应用性强,并且对指导“三农”生产实践有重要作用的科研成果及时在《学报》上发表,同时,搭建起农民朋友和本校科技工作者沟通的桥梁,积极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此更好地服务“三农”,提高期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二、合理优化期刊和编委结构,加强期刊定位
  (一)优化编委结构,聘请特约编委,组织特用稿源
  编委是期刊发展的关键。编委对期刊内容质量的把关具有重要的作用[6]。目前,《学报》的编委会主要由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组成,编委来源单一,其结构组成不利于《学报》的发展。所以,我们通过一系列措施,调整编委结构。2010年,《学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和重点,对相关的编委组成进行合理优化,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按照学科组建专家队伍。这样,不但可以强化期刊栏目建设,而且可以吸引重点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期刊发表。
  其次,调动编委和审稿专家的积极性,请编委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内协助编辑进行组稿工作,并向《学报》推荐优秀的稿件。同时,每位编委和专家每年在学报上发表至少1篇实验性质的文章,或者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使热门领域专家的稿件成为本刊的特用稿源。通过这样的改革,学报的办刊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影响因子从2008年的0.69上升为目前的1.033,同时知名度也进一步提高。
  (二)改变办刊形式,加强读者定位
  据统计,我国大多数的农业高等院校均办有综合性农业大学学报,这就势必形成一批刊名相似、栏目相近、学科专业性不够突出、针对性匮乏的期刊,而这样的办刊方式同时还会导致刊物之间的不良竞争,以及读者定位不强。期刊的专业性越强,其定位就越容易;而综合性期刊,则经常会顾此失彼,无法兼顾。
  高等学校学报由于学科多样,难以照顾齐全,因此非常不好定位,《学报》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学科与专业的整合,以此来加强读者定位。《学报》是月刊,之前栏目设置为作物科学、园艺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命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农业工程与技术、综述及科技进展等栏目。栏目分类多,针对性不强。《学报》自2011年起对原有栏目内容进行调整,以专业、学科领域进行内容整合与划分,并以专辑的形式分期出刊。具体刊期及内容调整详见表1。
  通过对内容的整合,不但使《学报》各学科、栏目的文章数量规模、质量水平都能与相关学科的专业性期刊相媲美!同时更好地加强了读者定位,提高了期刊在作者和读者中的影响力。
  三、精心策划每期栏目,走特色办刊之路
  “策划”是近些年来流行起来的时髦词汇,在图书、报纸、时尚类期刊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在科技期刊领域由于部分高校政策导向影响,科技人员论文需要发到国外SCI期刊,而国内不是SCI收录的期刊就面临稿源匮乏问题。其实归根结底,是期刊没有掌握办刊的主动权!掌握了策划这一方法就等于掌握了办刊的主动权!因此要想成为品牌,就应立即启动策划!
  《学报》自2011年起,不仅策划每一个栏目,而且策划每一期文章;不仅策划大的框架,也策划具体细节,使每一期专辑都有不同的社会反响。以“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命科学专辑”为例,每期专辑都以特约的国内知名专家的在热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开篇。而对读者感兴趣的领域及国内热点领域进行系列出版。并在栏目上,适当调整热门与非热门领域的稿件数量和比例。同时,《学报》与“中国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建立合作关系,定期举办会议,使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在《学报》刊出。通过对栏目及每期文章细节的策划,不但办出了《学报》的特色,同时对品牌的形成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结语
  高校学报是高校科技积累的库房、成果展示的场所,在高校对外宣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内外竞争的加剧,也给高校学报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在新形势下,我们只有不断创新,突出自己的特色,大胆借鉴别人优秀的办刊经验,打造期刊品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美莺.从作者结构变化谈高校学报改革[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6):647-649.
  [2] 文涛.从专业期刊评价指标看大学学报改革的必由之路[J].编辑学报,2004,16(1):51.
  [3] 田志红,等.走出瓶颈区,开放办学报——关于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3,15(4):283-285.
  [4] 于振东.学报未来的市场化走向[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1):86-88.
  [5] 熊家国.开放办刊视野下的高校学报改革之路[J].编辑学报,2004,16(5):356-357.
  [6] 沈波,等.《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的办刊经验与体会[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5):788-790.
其他文献
新疆兵团民族人口是联系兵团与地方的重要纽带。当前,在兵地经济融合发展背景下,兵团民族聚居单位也面临了新的发展环境。立足兵团民族聚居单位发展现状问题,对其发展对策进
最小二乘法是经济分析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我们应用最小二乘法分析第三产业发展对国民总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民总收入是第三产业的线性函数关系。我们选取1978--2010年中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调查发现,沈阳市现代特色农业存在龙头企业带动力弱、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欠缺、品牌
摘要:伴随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中国高校呈跨越式发展。由于财政资源不足,高校频频向银行大规模借款。但近几年来,随着高校还贷高峰的到来,中国高校负债危机凸显,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正常运行。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依据制度变迁和制度失范理论,探求高校出现巨额贷款债务问题的成因:高等教育制度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带来了高校融资方式的多样化,而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制度失范是造成高校负债危机的根本原因。最后从制度层面对化解
近期,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我省今年继续取得佳绩,共有34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其中,5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为历年来最多;5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2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抗病毒治疗后肝功能异常的修复效果。方法:以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考察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
随着新《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颁布及在各地的广泛实施,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个性化、自主式教学模式将取代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网络英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
教师教学价值观念是教师对教学的属性和对学生、家长、其他社会组织的以及教师本身的教学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看法和态度。教师教学价值观念是教师个性、职业特性与社会性的
如何通过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是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重要课题。具体到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就是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技能;重视案例教学;利用先进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