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城”的感恩与自信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安全的武汉开始对全国游客开放所有A级旅游景区,并免费预约。为此,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出倡议:呼吁广大市民朋友错峰出游,尽量将热门景区双休日、节假日的预约机会,优先留给外地游客。倡议发出后,武汉市民留言表示支持,并欢迎外地游客前来,给出热门旅游攻略,感恩好客之情溢于言表。武汉免门票开门迎天下客,黄鹤楼、大美东湖等热门旅游景点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的喧嚣。
  “待到山河无恙时,我们武汉再相聚”,是武汉人民与全国人民的约定。如今山河无恙,武汉已是一座健康和安全的城市,邀請广大游客来汉尽享“诗与远方”的美好。武汉正在兑现自己的约定,感恩党的厚爱,感谢全国人民对这座英雄城市的支持和帮助。此举,不仅仅是展现了武汉市民的感恩之心、好客之情,还能够更好地展现武汉这座城市的自信,让外地游客重新认识武汉,也能够推动旅游市场加快复苏,同时增强民众对于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向好发展的信心。
  (选自“人民网”2020年8月17日)
  素材解读
  1.感恩之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人民鼎力支援武汉,唱响了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颂歌。武汉向市民发出的礼让倡议,是一种感恩之举,深得人心,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忱拥护。俗话说:“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良心,做人做事都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才能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2.恪守承诺。“待到山河无恙时,我们武汉再相聚”,这是武汉人民对全国人民的承诺。武汉平安后,武汉及时兑现当初的承诺,免费开放所有A级旅游景区,把最美的风景分享给全国人民。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到武汉,感受到了这座英雄之城的友善与至诚的礼遇。
  林肯说:“你能够欺骗所有的人于一时,也能够永远欺骗一些人,但是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的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永不过时。
  适用话题
  感恩之心 恪守承诺 弘扬自信 团结协作
其他文献
美文引路  四贵兄弟  杜卫东  四贵是我兄弟,是出租车司机,北京叫“的哥”。饭后四贵领杏儿闲逛,常有人捏捏杏儿粉红的脸蛋,问他,呦,这小丫头俊,孙女还是外孙女?四贵便气不打一处来,瞪一双小眼吼:什么眼神儿呀?我闺女!也不能怪人家眼拙,四十不到,四贵的头顶就没了头发,再加上如沟壑纵横般的一脸皱纹,说他是五旬老翁也不为过。  我这个人就是不在意“颜值”,好好捯饬捯饬,也是一个型男。四贵如是说。  …
期刊
当今社会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方兴未艾,网络安全环境日趋复杂。从社交网络“脸书”过亿用户数据被恶意泄露而人心惶惶、草木皆兵,到个人信息被商品化、民众因骚扰短信而不胜其烦最后习以为常,再到国家信息安全的尊严被技术垄断大国随意践踏,无不令人扼腕。这不仅侵犯了公民使用网络的权益,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要想立于世界强族之林,保障民生福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对饮食文化的认知。人们开始“刀刃向内”,反思饮食习惯。围桌共食、相互夹菜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饮食习惯,它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这给各种细菌大量传播提供了机会,也是家庭中“一人得病,全家感染”的重要原因。为有效防止细菌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要积极倡导“公筷”行动,坚决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共建文明生活。  (选自“中公教育”2021年2月3日) 
期刊
羡慕是生长在人的心中的一条虫子,会伴随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时不时就跑出来,用它细密尖利的牙齿咬着你心底最柔嫩的地方,让你热乎乎、痒嗖嗖、麻嗦嗦、苦涩涩、酸溜溜,欲止又起,欲罢不能。【开篇出彩——巧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和一系列叠词,细致入微地摹写了“羡慕”这一心理感受的微妙特点,读来颇具画面感。】  羡慕,其实是一种情结,在自己不熟悉但与之相关的领域不太自信,便产生羡慕。【归因为“不太自信”,可以说是
期刊
编者按  议论文是一种论说类文体,其主要目的是使对方信服并且采取某种行动。一般来说,规范的議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应该是合乎要求的,论证的思路要清晰,并且注重语言情境(比如演讲稿、发言稿等具有较强论说性的文体要求)。下面以一篇议论文为例,重点从语言情境、行文逻辑两方面探讨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1914年圣诞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战场上出现了奇异
期刊
为了让老人们享受到网络的便捷与乐趣,各地下了许多功夫:有的打造极简版政务服务平台,网格员上门指导,客服人员耐心引导,帮助老人在线申办证件;有的在社区开办智能手机培训班,鼓励老人骨干带动周边老人一起学习;有的安装智能终端、开发信息系统,老人刷脸可吃饭,东西丢了也不怕……一系列适老化改造,让老人办事更智能便利,生活更丰富多彩。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2月2日)  素材解读  1.打造极简版平台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请出示您的健康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中国,这是亿万民众进出公共场所最熟悉的一句话。在这场防疫抗疫行动中,健康码构筑了一道有效防线,也成为中国人民一段刻骨铭心的生活历程、家国记忆。  以“请出示您的健康码”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800字。  题意简析  材
期刊
聚焦热点  为保护学生的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校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该通知被家长们称为“手机禁令”。“手机禁令”一经推出,就引起广大网民热议,多数学校、家长叫好。但也有人表示担忧:“一刀切”的办法是否能够解决青少年
期刊
一个人,坚持十几年,在大山深处办起一座免费女子高中,1600多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改变了人生。这件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云南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做到了。  为了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很重要的工作。办校10多年来,她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中。山区偏远,山路艰辛,很多学生的家只能靠步行达到,连爬山过去都得好几个小时,张桂梅还曾在家访途中摔断过肋骨。  十几
期刊
近年来,社会老龄化加剧,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老旧小区老年人比例明显高于新小区,老旧小区高层住户上下楼成了“痛点”,许多老旧小区上了年纪的老人为了少爬楼梯,生活中尽量减少出门次数,部分身体不便的老人甚至常年无法出门,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和身心健康。  为解决老旧小区群众生活问题,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政府积极作为,加大力度支持老旧小区改造,积极为老旧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