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主义的进与退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的地域性作为建筑最本真的属性,反映了建筑所处地的地理环境、人文传统、生活习惯等,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建筑的地域文化往往出现两种极端,一种就是地域主义的建筑被野蛮的移植,第二种就是现代主义对地域终于的侵蚀,这便是地域主义的进与退。
  关键词:地域主义,地域性,地域性建筑,现代建筑,批判的地域主义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对世界各种经济文化的冲击,世界大同的思想慢慢的深入人心。相应的,在建筑领域,国际式也渐渐成为了一种风靡全球的建筑风格。可是,慢慢的,人们察觉到地域性作为建筑的本質属性,不应该也不能被遗忘掉。在世纪之交,建筑的地域性、批判的地域主义等名词被广为流传和重视。时至今日,在包括文化、政治、社会、文学以及建筑等各个领域中,地域性的价值已经被人们所认同。
  地域性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在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的,这是造就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来讲,它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比如说南方炎热地区和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显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山区的建筑和滨河的建筑也是不雷同的。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及原始建筑形式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地域性决定了不同建筑文化的发展倾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适应某一地区的气候、地形、地貌、材料等人居自然环境的不同和社会环境因素、人文传统的不同,世界建筑文化呈现出的多姿多彩的地域性特征。而在当代建筑领域,地域主义思想也已深入人心,并成为一种得到广泛尊重的建筑创作准则。
  进:地域主义的扩展
  然而,就在地域主义被推崇备至,被作为未来建筑创作的一种道路的时候,有一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重视,那就是“地域性的扩大化现象”。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地方的地域性建筑被另一个地方所应用,所传播,或者说是蔓延到其他地方,而成为了发扬此地域性建筑的一种媒介和手段。
  正所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种地域性建筑扩大化的现象无非也是如此,追根究底,这种建筑层面的地域主义扩大化,其根源还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地域主义扩大化。众所周知,在任何一个地区,都应该是有多种多样的文化根源和传统,但是,其中一般都会有一个被作为主流的社会取向,它位于这个区域文化的主导地位,必然在上层建筑的价值观中处于主导地位。文化上的地域主义扩大化逐渐的导致了建筑上地域主义的扩大化,这主要有一下几点的缘由。
  一、政府文化传播策略的主导性导致区域文化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在中国,政府的行政区域一般来说,并不是按照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来划分的,而是综合各种因素划分的,这样,政府在宣传其行政区域的时候,必然要在各个社会文化中选出一个主导的、具有代表性的来进行宣传。例如,在中国,讲的最多的,地位最高的便是儒家文化,而在安徽,提的最多的,便是徽州文化。可是,孰不知,安徽在其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在安徽大地上形成了三个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是他们一起构成了安徽文化,可是,前两者又能被提及多少呢。同样,在建筑的地域性上,人们便普遍的把徽州建筑作为安徽建筑的地域性代表,因为它和徽州文化一样,最具历史性,最具代表性。
  二、建筑师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的不具体导致地域性建筑只是地域形式与符号的盲目复制,而非地域性的创新。在地域主义被广泛关注的今天,有些建筑师只是从表面着手,对一些具有地域性建筑特征的某些符号感兴趣,把建筑符号的复制传播误以为是建筑的地域文化的传播。就像徽州民居中的高高的马头墙和小窗的组合,马头墙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这种组合方式一是为了防止土匪侵扰,因为古徽州地处绵延的山区,多有匪患,这种建筑形式可以御敌和反攻,二是因为徽州旧时建筑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封火墙”,因形似马头,故称“马头墙”。而脱离了古徽州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马头墙和小窗便显得苍白而无力,充其量也只是一个象征徽派建筑的符号而已,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在安徽的很多地方,高高的马头墙,错位排列的小窗,那些所谓的新徽派建筑四处可见,特别是在城市中。这种这种现象便是建筑符号苍白无力的蔓延,而不是地域性建筑的弘扬。
  李百浩等学者认为,“建筑的地域性的首要内容是建筑场址的自然地理属性,它包括该地点或地区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地貌、资源等。强调地区环境的特殊性及客观性,是建筑地域性的显著标志,它使建筑因不同的环境而富有个性与特色。除自然地理因素外,地域特有的文化习俗,也是地域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即使在最严苛的物质条件下,人们仍建造出形态各异的建筑来,这只能归于人们信奉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因此,要使建筑设计真正做到因地制宜,除考虑地区的自然元素外,还须研究社会文化要素。”所以说,我们不能把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性文化和建筑盲目的复制,盲目的扩大化,这样既脱离了地域主义自身的意义和定位,也违背了建筑具体性的客观事实。
  退:地域主义的蜷缩
  但是,退一步说,在全球化语境下,或者说在“全球思考,地方行动”的时代,有必要对建筑的地域性内涵进行重新认识与拓展。现在较为主流的观点就是要改变对地域性内涵的狭隘理解,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并没有某种恒定不变的本质特征,没有抽象而脱离特定历史的“地域性”或“本土性”,“地域和民族文化在今天比往常更必须最终成为‘世界文化’的地方性折射”[8]。这就是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与对世界建筑文化的整体性、趋同性的某种认同与结合并不矛盾,拒绝敞开地域的文化边界,拒绝同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或者说在孤立、封闭的环境中强调地域性,有可能落入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粹主义的陷阱,那么,这样的地域性建筑肯定无法成为立足于全球化之中的地域建筑。因为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数的事实证明,地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隔绝,独立发展。
  结语
  正确认识和继承中国地域建筑文化,不应是对前人的形式、风格和原型的简单模仿、拼贴与借用,这样就把“民族性”、“地域性”简单化、庸俗化了,而应认知与体悟其内在的精神信仰、审美意境和对空间的特殊认知,应从哲学的视野中深刻把握地域建筑文化具有超越性的内涵,也即抽去了具体的、特殊的历史内容与形式之后保持下来的某种精神特质,而这些精神特质有可能恰是现代建筑最缺乏的因素。同时,对建筑地域性的“进”与“退”要把握一定的尺度。首先,建筑必定是具体的,在一定地理环境、人文背景中的,脱离的了特定的地域而盲目的扩张,也就不是地域性建筑了,也就脱离了地域主义了;其次,建筑的地域性也要接受融合,不能盲目自闭,要敞开胸怀,这样才有地域性的创新和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人类历史的发展往往是由一些很简单的事件所造成的,城市的发展也不例外。巴塞罗那的城市历经2200年的城市变迁,是什么原因让巴塞罗那成为世界知名的文化名城,是最适宜步行的城市?    [关键词]城市扩张;均等化;旧城更新;    [ Abstract ]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is often caused by some very simple e
期刊
摘要: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过渡消耗,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的威胁。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对城市建设而言,实施绿色建筑设计,显得突出重要,其目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期刊
摘要:本文概述了MapGIS系统及其与传统制图的区别,提出在地质上的应用,使地质制图能够更好地提高制图效率, 使所制成的地质图更加精确、美观、规范。详细论述了mapgis技术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流程,在地质上的应用将会愈加广泛。  关键词:MAPGIS;地质应用;操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地质制图是地质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地质工作者对地质研究
期刊
摘要: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设计技  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关键词:生态建筑 有机的结合体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
期刊
摘要:在结合暖通空调施工具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空调安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了解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提高暖通空调的安装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暖通空调;安装;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人们对室内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室内空调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传统使用的分体式独立空调由于功率、送风方式和面积等存在对应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然后论述了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主要评价内容以及了解地下水引起的工程危害,最后提出了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控制措施。关键词:工程勘察;水文地质;评价内容,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  工程勘察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水文地质问题最容易被施工人员所忽视,但是在实际的工程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建筑装饰技术的提高,建筑室内装饰数量和档次也越来越高。建筑室内装饰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美观环境,另一方面也对人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危害。文章就广西南宁电子科技广场装修工程室内环境环保型装饰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要求进行了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装饰材料;石材;玻化砖;壁布;涂料  中图分类号:F41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广西某电子科技广场
期刊
摘要:加强暖通空调系统的防排烟设计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暖通空调系统的防排烟设计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 暖通空调系统消防安全设计  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中必须全面地考虑消防措施。笔者根据相关实践经验总结了在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1系统应根据消防防火的要求,分层布置防火分区,同一空调系统不宜跨越两个分区。当需要同一系统跨越防火
期刊
摘要:80年代以来,同位素法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分别探讨了环境同位素、人工同位素法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及发展情况。  关键词:同位素;水文地质;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同位素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主要是以环境同位素(环境中自然存在而不是人工加入的核素)作为示踪剂,对水体、大气及土壤中特定对象的来源及迁移过程等进行判断和研究。作为示踪剂的同位素
期刊
[摘要]本文以湖北省安陆市为研究对象,从实证的角度来量化农业循环经济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影响。分析影响农村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性因素、以及如何去改善这些因素,助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农村两型社会建设的宏伟蓝图是本文的研究目标及意义所在。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安陆市两型社会农村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