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抗凝治疗AMI36例观察

来源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院自95年1月至98年1月,3年间选择病例36例,进行溶栓治疗。溶栓后以普恩复抗凝与同期非溶栓病例100例进行临床、心电学对比分析,有显著差异。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①缺血性胸痛≥30分钟,应用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者。②ECG至少2个胸导联S—T段抬高≥0.2mv,Ⅱ、Ⅲ、avF导联中至少有两个导联S—
其他文献
"学会从哪里来,属于谁,为了谁?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这是吴伟文教授提出的一个尖锐问题.吴伟文是中国科协原办公厅副主任、调研室主任,现任北京市学会研究会副理事长.不久前,
心律失常是肺炎心衰并发症之一,掌握肺炎心衰失常的特点,合理治疗,对降低肺炎心衰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文氏周期中由长的P—R间期逐搏缩短的现象被称为房室传导的倒文氏现象,又称反向文氏周期。而第一次P—R间期突然延长的原因经常是由早搏引起,且这种延迟会部分地持续到后面
不稳定性心绞痛(UA)过去亦称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先兆,以减少或予防AMI的发生率和死亡。本文选择1989年2月至1995年6月间,诊治UA患者78例,并均经数次发作时心电图(EKG)监测,
患者女性,72岁。临床诊断:克山病,完全性房室阻滞。VVI起搏。附图A:未夹有QRS波群的P-P周期比夹有QRS波群的P-P周期长0.11s,平均心房率71次/min。R-R周期基本匀齐,心室率38次
研究证明房室交接处、束支及分支内可发生Ⅰ°—Ⅱ°传导阻滞。但房室交接处和束支内传导阻滞同时表
在新的形势下,学会如何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在学术、科普及相关工作中的优势,需要在社团理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工作人员素质、法
为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建设,促进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逐步树立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
例1 患者男性,17岁。体检:扁桃体Ⅰ°肿大,充血,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图1)示:P、QRS、ST、T无明显变化,心率均为81次/min。P-R间期有2种,长者为0.40 s,短者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