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九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迎来70周年纪念日。
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这一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的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中国人民抱定“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抱定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时代。当前,我们正行进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面临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虽不再是血与火的生死之搏,但却是艰与险的兴衰之战,需要全民族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中国道路上激发起更加强大的中国精神、汇聚起更加磅礴的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和近日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深刻阐述了在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重大课题,指明了北京工作的方向。我们要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把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贯穿其中,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首都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要使服务保障能力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服务全国政治中心的功能,高水平履行国际交往中心职能,确保首都安全稳定,努力营造良好的交通、居住和生态环境。要使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要使城市布局与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优化空间布局,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十三五”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调整等工作,切实做到“先布棋盘再落子”。要使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战略定位,瞄准产业高端,紧抓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不放,集中力量做好“白菜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落实好城市战略定位,凡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工作都要主动去做、尽心尽力去做,奏好协同发展这部“协奏曲”,在协同联动中确保目标实现。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证明,中华民族是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推动首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这一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的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中国人民抱定“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抱定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时代。当前,我们正行进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面临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虽不再是血与火的生死之搏,但却是艰与险的兴衰之战,需要全民族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中国道路上激发起更加强大的中国精神、汇聚起更加磅礴的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和近日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深刻阐述了在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重大课题,指明了北京工作的方向。我们要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把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贯穿其中,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首都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要使服务保障能力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服务全国政治中心的功能,高水平履行国际交往中心职能,确保首都安全稳定,努力营造良好的交通、居住和生态环境。要使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要使城市布局与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优化空间布局,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十三五”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调整等工作,切实做到“先布棋盘再落子”。要使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战略定位,瞄准产业高端,紧抓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不放,集中力量做好“白菜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落实好城市战略定位,凡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工作都要主动去做、尽心尽力去做,奏好协同发展这部“协奏曲”,在协同联动中确保目标实现。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证明,中华民族是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推动首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