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也流行

来源 :首席ELIT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地利钢琴家马蒂亚斯·弗雷茨伯格(Matthias Fletzberger)和小提琴家莉迪亚·拜希(Lidia Baich)的中国行与淮海路上都市白领的步伐几乎一样密不透风。他们先在国家大剧院完成开幕演出,又赶赴中央音乐学院大师班献演;5月7日两位音乐家移师淮海路大上海时代广场,参加“从莫扎特到流行乐——大上海时代广场纪念中奥建交40周年经典钢琴小提琴音乐会”,完成1个小时的露天音乐会表演;这是两人此次上海之行中,除东方艺术中心外唯一的一场演出。
   
  2011年5月7日晚18:30分,上海淮海路上的大上海时代广场像往常一样人来人往。许多下了班的白领从广场里的时尚店铺诸如美美百货公司,Gucci和Espirit购物完毕,拿着大小包开始站在路边打车,偶尔有人会回望钟楼和电子广告屏上变换的性感面孔,更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经是周星驰电影《少林足球》的取景地。
  奥地利钢琴家马蒂亚斯·弗雷茨伯格(Matthias Fletzberger)和小提琴家莉迪亚·拜希(Lidia Baich)的中国行和这些都市白领的步伐一样密不透风。他们先在国家大剧院完成开幕演出,又赶赴中央音乐学院大师班献演;5月7日两位音乐家移师淮海路大上海时代广场,参加“从莫扎特到流行乐—— 大上海时代广场纪念中奥建交40周年经典钢琴小提琴音乐会”,完成1个小时的露天音乐会表演;这是两人此次上海之行中,除东方艺术中心外唯一的一场演出。
  莉迪亚·拜希有着西方女人丰满的身材和天使的面容,她穿着一件墨绿色的无袖紧身裙,亚麻色的头发扎成一束。她随时不离手的小提琴是1727年著名小提琴家约瑟夫·马萨使用过的小提琴,由奥地利国家银行慷慨资助。Lidia 出生于彼得斯堡,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八岁赢得了她首个国际比赛奖章,1998年就获得了欧洲大赛大奖和“年度欧洲音乐家”的殊荣。才华被肯定的莉迪亚常年奔波在各个洲洋间的演出。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2002年她携手著名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与著名男高音安德鲁·波切利广受好评的世界巡演;以及2006年她和爱乐乐团以及重摇滚乐队“深紫”进行跨界合作现场飙灵感的场景。
  “我来中国已经4次了,但这是我第一次来上海”。莉迪亚言语中透露出对这个大都市的新奇感。
  和她一起演奏的马蒂亚斯·弗雷茨伯格出生于维也纳,是维也纳著名的钢琴家和指挥家。他外表高大英俊,有一头醒目的银白色短发。演出当天他穿上一身淡灰色的西装,仪表翩翩,面对观众的好奇驻足,时时露出优雅的微笑。
  马蒂亚斯从没有来过上海,他在25年前去香港演出,感叹香港的变化之大。
  “我觉得这变化很神奇,很叫人兴奋。”
  除了钢琴演奏以外,马蒂亚斯的涉猎广泛,在音乐的多个领域均有作为:从古典钢琴家、指挥、歌剧制作人,到运营维也纳最大的的舞厅。由于涉足不同的领域和音乐风格,他更善于理解、诠释音乐。
  马蒂亚斯和莉迪亚演奏的曲目有贝多芬F大调第五号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春天》、李斯特《华丽二重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组曲》和弗朗克《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这些曲目在世界级的音乐会上已经是“家常菜”,但对于淮海路的潮男潮女们还是一个新奇的体验。
  “我很喜欢在露天演奏,特别是当我看到原本要进商店的顾客驻足观看我弹琴的时候,我就很开心,而且15分钟过后,我发现他还在那里,那就更令人高兴了!”马蒂亚斯这样感慨。
   
  
   
  《首席ELITE》对话Matthias Fletzberger和Lidia Baich
   
  演奏的灵感从何而来?
  Lidia Baich:其实不只是音乐和艺术,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提供灵感。对我来说,灵感当然来自于最初的音乐作品,芭蕾也好,歌剧也好,我从中选取特别吸引我的部分。但同时,我也从大自然,周遭世界,还有身边的人那里找灵感。
  Matthisa Fletzberger:从一朵花的颜色里面我也能找到灵感,这叫通感吧,视觉可以影响听觉。
   
  在不同的地点演奏应该会有不同的感受吧?
  Lidia Baich:当然在不同的地方演奏观众是很不一样的,但是音乐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无论在哪里,只要音乐一响起就有原始的沟通在那里。而且观众来听音乐会,并不是看电视或者听听CD,音乐会就是音乐会,这是非常私密化的一种交流。
  Matthisa Fletzberger:其实每次开演唱会,我就像是从观众的身上“偷”了两小时。实际上,让一个人从他的人生里抽出一小段时间来“听”你,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这也是一个音乐演奏者最大的幸福,和荣耀。
   
  你认为经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有鸿沟吗?
  Lidia Baich:我不喜欢什么“经典”,“流行”之类的分类。当然这两者是不一样的,但我想说的是,什么音乐都是关于“音乐”的,实际上莫扎特在他那个年代也是很流行的,就像现在的杰克逊差不多。有的古典音乐家在生前被批评为“太超前了”,或者“弹的什么呀”,就像我们今天对一些流行音乐的态度那样。
  Matthisa Fletzberger:是啊。重要的是,当一个音乐家走上舞台的时候,他就是他自己,他不会想到什么“我要弹得严肃一点,这样我就可以永垂不朽”了,那样是成不了“经典”的。
   
  那你觉得你工作中最大的乐趣是什么呢?
  Lidia Baich:是给人们以快乐,以兴趣,以力量和热情。
  Matthisa Fletzberger:是感情。
   
  你一直不断地弹奏一个曲子会不会厌烦呢?
  Lidia Baich:不会。这也是经典音乐的妙处,我总是能在音乐的字里行间找到新奇的东西,能不断激起我热情的东西。
   
  那有没有尝试过即兴演奏呢?
  Lidia Baich:有。但那是在室内音乐会片段和摇滚音乐会上面,并不是在古典音乐会上面。我和“深紫”乐队一起演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很长的吉他独奏。吉他手史蒂夫·摩丝忽然走到台前说:“我们就随便弹点什么吧。”然后我们就这样做了。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即兴演奏”,而是像打乒乓一样,你先来一段吉他演奏,我再来一段小提琴,两个人不断地创意接力。那次经历真是难忘,台下的观众都快疯了,好像一下子涌进了2万多人。这是我的一次即兴演奏的经历。
   
  在这里露天演奏和在演奏厅演奏是极其不同的,你是怎么看的,哪个更具挑战?
  Lidia Baich:我觉得有时候一个演奏家在台上演奏的时候太一板一眼了,好像有一个铁幕横在他和观众之间,让人很难亲近。久而久之古典音乐就变成了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我想让大家知道并不是这样的。
  Matthisa Fletzberger:对,露天演奏是很容易的,因为观众什么也没准备,但它同时又是很难的,因为观众什么也不知道。我很喜欢在露天演奏,特别是当我看到原本要进商店的顾客驻足观看我弹琴的时候,我就很开心,而且15分钟过后,我发现他还在那里,那就更令人高兴了!
   
  你有试过与其它的艺术门类跨界合作吗?
  Lidia Baich:有的。我和芭蕾舞团有过合作。也有一个自己的跨界项目。
   
  听说你也喜欢绘画?
  Lidia Baich:对,我画过很多画。有水粉,也有油画,基本上画的都是自然和动物。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开一个画展,我想画音乐篇章的绘画,把很多经典的音乐画下来。
  Matthisa Fletzberger:我不太会画画,我发现我儿子在这方面比我有天赋多了。
其他文献
“梵谋人,我们的未来很宏大,似乎遥不可及。但每当我品味现在拥有的一切,再回首过去曾经追逐的梦想,发现有梦想的人生很充实,追逐梦想的过程很艰辛,实现梦想的瞬间很欣慰。怀揣我们的梦想,着眼于现实,努力为创立‘中国校园版的凤凰卫视’而追逐、释放。这是我对未来的希望,也期待是我们梵谋人共同对未来的希望。 ”  ——孙绍瑞         梵谋文化传媒成立于2005年8月,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最具
期刊
中国文明曾引领世界两千余年,我们感慨文化的兴盛与没落,近二十年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具有的重要性,让我们对文化的复兴与重现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2002年长城脚下的公社开始,中国建筑开始跃上了世界的舞台,其不再局限于建筑工地和造房工程,而一跃成为建筑艺术的实验基地、环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者,生态科技的创造者,从而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艺术探索性的实验性建筑基地。而真正代表世
期刊
与南溪聊天,你会不由自主被他带入到一种情境,饱满的激情、沙哑低沉却高昂的声线,时时来一句网络流行用语,说是插科打诨也好能言善侃也罢,总有笑声穿插其间。激情四溢的他让你感觉不到身份的不同、年龄的差异、地位的悬殊,仿佛久违的老朋友。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摇  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骄  苍生笑  不再寂寥 
期刊
阿兰德波顿说,旅行的意义还在于,你在日后生活的某个瞬间,脑中会突然闪现一片美丽的景致,带给你幸福的回忆。   未踏上毛里求斯之前,有很多猜想,想象中的毛里求斯会是个炎热,干燥,些许原始的非洲小国。也有些激动,非洲是令人向往的终极旅游胜地,和南极无二。其实毛里求斯就在马尔代夫对面,马达加斯加隔壁,彼此隔岸相望,中间仅隔了一个印度洋。但是如果只凭想象,那么你永远无法触到毛里求斯的真容。它没有
期刊
物象背后,有朴实的功能和闪光的智慧。Baccarat的炫美世界,是光芒经由水晶切面的光芒聚合发散后所形成的幻想世界。这个名为Baccarat的水晶品牌,于1764年受路易十五特许创建,其华丽的光芒赢得了世界各国王侯贵族们的青睐,被誉为“王侯们的水晶”。经过岁月陶冶孕育而出的Baccarat成为法国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名牌产品,并在法国巴黎的万国博览会以及很多其他博览会上获奖。而Baccarat的成就从
期刊
宇宙自然,本质就是种种无色无相的气韵和动势,流转于天地之间,历经千古万代,孕育自然万物。赵无极的抽象艺术,超脱了摹写物态、一景一物的表现方式,专注以宇宙、空间为创作主题,在思考和表达它们情态的同时,在其中游目骋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从不狭隘的囿于眼前一山一水,写来总有一种俯仰古今、吞吐穹苍的超迈气度,对比中国传统山水画,有一种境界的开拓和深化。      巴黎蒙巴纳斯区静谧的荣古瓦街,临
期刊
【刘永涛】2001年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现居于上海。2010年参加了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办的“2010新水墨大展:水墨时代”。同年,他又参加了“约翰·莫尔上海当代绘画大奖赛”。2010年底,在上大美院99创意中心举办个展《透过风景》。    绘画作品绝大部分是由视觉感官的刺激引起内心的触动,故艺术作品不仅仅是视觉的愉悦,需要的是内心彻底的震撼和悸动。    灰色总是占据我的画面,盘绕在我的脑海,
期刊
《水》是陈九近期的绘画作品。他以水为主题,分别表现在二十四节气下水的不同情态。作品的名字也以每个节气为命名,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陈九之所以选择“水”作为他的绘
期刊
100年前,英国人就开始了征途南极,西方人在这方面的经验,有很多历史文明作证。  访谈中,我们提到目前很多中国的企业家都喜欢并涉足了探险这个领域,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安全总是第一位的。Patrick解释对于未知的东西人们总是害怕的,不管东方西方,所以我们总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对于探险的成功与否来说,运输和交通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点上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研究出这样的南极到达方案,明年或者再过几年我
期刊
意大利葡萄酒,凭借设计天赋,酒标往往在色调的搭配、构图的表现方面都别具一格。能读懂酒标的人,自然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心头好。当意大利璀璨的艺术文化点化在一瓶瓶葡萄酒身上,让其颇具收藏价值,人们的视线为其驻足停留,除了味蕾,更想知道这一幅幅画作背后的故事。    意大利人再怎么浪漫休闲,但他们同样摸索出了一条酒标的法律性标示系统——D.O.C.,传承于法国,却又少了份刻板。意大利的葡萄酒分级体系是经过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