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神经对脓毒症大鼠多器官功能及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3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对脓毒症大鼠多器官功能及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

方法

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伤组、脓毒症组、迷走神经刺激(VNS)组、迷走神经离断(VGX)组,每组各10只。脓毒症组、VNS组及VGX组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脓毒症模型,VNS组大鼠在CLP后立即予左侧颈部迷走神经电刺激15 min,VGX组大鼠于CLP前30 min行左侧颈部迷走神经离断术。CLP后24 h收集大鼠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胆酸、肌酸激酶、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取大鼠左肺,称湿、干质量,计算肺湿干质量比;取大鼠右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取大鼠脾脏,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CD4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及IL-4水平及其mRNA表达。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ukey′s HSD检验。

结果

(1)脓毒症组大鼠血清ALT、AST、甘胆酸、肌酸激酶、CK-MB、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与肺湿干质量比及肺组织MPO活性明显高于假伤组和VNS组(P<0.01),明显低于VGX组(P<0.01)。(2)脓毒症组大鼠CD4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为0.93±0.03,明显低于假伤组的1.54±0.07(P<0.01)。VNS组大鼠CD4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为1.15±0.15,明显高于脓毒症组(P<0.01)。VGX组大鼠CD4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为0.75±0.06,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0.01)。(3)与假伤组比较,脓毒症组大鼠CD4T淋巴细胞IL-2及γ干扰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IL-4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脓毒症组比较,VNS组大鼠CD4T淋巴细胞IL-2及γ干扰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IL-4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脓毒症组比较,VGX组大鼠CD4T淋巴细胞IL-2及γ干扰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IL-4水平明显升高(P<0.01)。(4)与假伤组比较,脓毒症组大鼠CD4 T淋巴细胞IL-2及γ干扰素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IL-4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脓毒症组比较,VNS组大鼠CD4T淋巴细胞IL-2及γ干扰素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IL-4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脓毒症组比较,VGX组大鼠CD4T淋巴细胞IL-2及γ干扰素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IL-4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

结论

电刺激迷走神经能显著改善脓毒症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并逆转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离断迷走神经则可导致大鼠对脓毒症的易感性增加。

其他文献
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CRKP)在烧伤病房的检出及流行,已成为烧伤抗感染治疗中十分棘手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认识CRKP感染的流行病学、易感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应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理论,制订CRKP感染时抗菌治疗及联合用药的原则、实施恰当的剂量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治疗CRKP感染常用抗菌药物包括多黏菌素、替加环素、磷霉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有效地抑制和防止CRKP的传播,感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社会救治等为一体的山东省龙头科室,承担山东大学医学院烧伤外科、整形外科的授课、见习、实习任务,是山东大学医学院烧伤、整形外科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是国家烧伤外科及整形美容外科专科医师培养基地,是国家烧伤外科临床重点学科。60年来,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笔者科室为山东省和全国的烧伤整形外科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胶原是人体主要的结构蛋白,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胶原为原料的材料因其天然的止血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低的免疫原性及可控的生物降解性等性能,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胶原类创面材料的特点、作为支架材料和创面覆盖物应用的机制,并就其临床适应证、推荐使用方法、禁忌证以及注意事项等形成较为规范、统一的专家共识,以帮助临床医师和患者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胶原类创面材料。
期刊
目的探讨内毒素/脂多糖(LPS)通过PIM3对人中性粒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方法采集1名健康成年志愿者静脉血,分离出中性粒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LPS组、LPS+PIM447组。对照组不行任何处理,LPS组采用1 μL 1 μg/mL的LPS刺激,LPS+PIM447组在采用上述LPS刺激的前30 min,用1 μL终物质的量浓度为5 μmol/L的PIM447预干预30 min。常规培
直到目前,我国并无烧伤患者收治住院的相关标准,从而带来一些不便与困惑。本文组织了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考国外的相关标准,结合国内具体情况,共同制订了《中国烧伤患者住院收治标准(2018版)》,以指导烧伤患者的临床收治,并希望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
期刊
会阴、臀、大腿等特殊部位的烧伤换药难度大、敷料不易固定,故笔者自行设计、制作弹力"品"字裤用于腹部、臀部和双侧大腿烧伤患者换药后敷料的固定。根据患者腹部及双大腿围径进行弹力布裁剪并拼接,制成弹力"品"字裤。该"品"字裤于患者创面换药后应用,可使敷料固定更稳,加速创面愈合,从而减轻医护人员的换药劳动强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患者可早日下床行走,尤其适合婴幼儿及不配合者的创面敷料固定,且制作简单、价格
1958年全国大炼钢铁,烧伤伤员大增,以普外、创伤和整形外科医师为核心,多学科合作组成烧伤抢救组,逐步发展完善建成独立学科。广大烧伤学科医护人员怀着大爱与责任,在实践中学习、研讨,不断提升,敢于突破、创新。当年上海广慈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抢救烧伤总面积89%体表总面积(TBSA)、Ⅲ度烧伤面积23%TBSA炼钢工人邱财康首获成功,改写了世界纪录,紧接着重庆、西安、北京等地医院捷
吸入性损伤是由于热力、有毒或刺激性气体吸入引起的呼吸道和肺实质的损伤。目前临床对其认识仍较局限,缺乏有效的诊治规范。本文根据国内已形成的吸入性损伤诊治经验,结合国外的相关研究报道,从吸入性损伤的病理、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诊断和评估以及临床治疗等3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吸入性损伤规范化的临床处理措施,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