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心性晕轮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
【摘 要】
:
【机 构】
:
215021苏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眼科,215021苏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眼科
【出 处】
:
中华眼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49期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眼内镜下的玻璃体切除手术取出睫状体及其附近异物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自2002年7月至2010年12月的15例 (16只眼) 睫状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内镜下的玻璃体切除术和异物取出术。结果15例 (16只眼) 睫状体异物患者的异物均顺利取出 (共36个异物),其中磁性异物18个,非磁性异物18个。异物大小从不足1.0 mm×1.0 mm×1.0 mm到9
目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 患者视乳头周围脉络膜厚度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及其与视野缺损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应用增强深部成像的相干光断层扫描 (EDIOCT) 仪对40例 (40只眼) POAG患者和41例 (41只眼) 正常人进行以视乳头中心为圆心、直径为3.4 mm圆周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NFL) 厚度测量。再由检测者手动描绘视网膜色素上皮外缘和巩膜内界面,由软件自动获得相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下斜肌前转位后抗上转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6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抗上转综合征患者,3例患者单眼外上转受限程度重,将转位的下斜肌自颞侧附着点松解,同时减弱对侧眼的下斜肌;另外3例患者单眼外上转受限程度轻,仅做对侧眼下斜肌前转位术。所有患者随访超过6个月。结果6例患者年龄为5岁至22岁,6例患者均获得治愈,第一眼位垂直斜度小于6 PD,代偿头位消失。3例上转受限严重的患者
目的评估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自动角膜刀取材内皮移植术 (DSAEK) 后ICare眼压计 (RBT) 及Goldmann眼压计 (GAT) 测量值的一致性及角膜厚度对眼压测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34例 (37只眼) DSAEK术后患者使用GAT、RBT测量角膜中央部眼压及分别距鼻、颞侧角巩膜缘1 mm处的眼压,并使用前节相干光断层成像 (OCT) 测量中央角膜及周边角膜的厚度。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各组眼压
青光眼是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之一。目前小梁切除术仍是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其手术区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是手术成功的主要标志。但有多项研究结果显示,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其术眼的泪膜成分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导致术眼的眼表结构和舒适度改变,甚至发生干眼症。多数研究者认为小梁切除术对眼表的损害与手术中联合使用抗代谢药物、术后滤过泡隆起度高或形成薄壁无血管的滤过泡密切相关。 (中华眼科杂志,2013,49:1
目的总结甲状腺相关眼病 (TAO) 的临床特征以及眼部病变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2009年11月至2012年6月诊治的403例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眼部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甲状腺功能测定情况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AO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