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书打上我的烙印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o891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有家长非常苦恼地聚在一起讨论,家里买了很多书,孩子也特别爱读书,看书速度可快了,但作文一点也没起色,句子依然那么干巴巴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需要父母、老师有意识地与孩子对话,学会观书有感,让这本书真正成为“我的”。读后随感的交流可以从刚入学的孩子起步,也可以引导中高年级的孩子自主尝试。
  寻找“我陌生、我新鲜”的
  精美的绘本,短小的童话,字数寥寥,很多孩子一翻而过,留下的印象甚少。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朗读给孩子听,或者在孩子读完,好奇地追问他:“你觉得这本书中最新鲜的词语是什么?有没有陌生的词语呀?”“你觉得哪句话反复出现得很有意思?”孩子会从只顾好玩,变得特别专注,找寻特别的词语。
  阅读李欧·李奥尼的《一寸虫》,孩子不仅认识了不同的鸟最有特点的地方,还会发现一个特别的句子“碧绿绿的像是一小块祖母绿宝石”,“祖母绿宝石”这个词语引起孩子的兴趣,反复读,仔细看,这是一种多么有趣的表达。如此寻觅与发现,会让孩子的目光变得更锐利,语言的敏感度自然养成。
  让我走进“那个世界”
  孩子对叙事的、写小动物的文章并不犯怵,而对于写景的、状物的文章,总是一筹莫展。因为缺乏这样的语汇,缺乏有序表达的经验。我们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看到写景的段落直接跳过,直奔情节紧要的部分。写景的段落似乎是铺叙过多,可有可无。事实上,作者精心描写的环境隐含着诸多内容,不可忽略。
  在阅读金波的《追踪小绿人》时,如果我们引导孩子走进小绿人的世界,他们就会主动关注到童话中无处不在的写景段落:
  我家的四合院是一座古老的宅院。宅院的北方后面,有一片园子,我们都叫它“绿园”。
  你看,园子的中心有一座假山,山上长满了爬山虎。
  假山的东边,靠墙种的是凌霄;墙根下面,背阴种的是玉兰棒。
  假山的西边,有一片月季花、两棵石榴树。靠墙跟,长满了鸢尾兰。
  还有一片盆景小园,都是爷爷栽培制作的,那是爷爷的宝贝。
  孩子在勾画中发现这些言语的精妙,然后通过重新组装、建构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内化吸收与尝试表达就自然融合了。
  “我想成为书中的……”
  阅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时,孩子会被青铜葵花兄妹的命运牵引,那一艘孤独的小木船,那一片金黄的葵花田,那一棵古老槐树,那一场三月蝗带来的饥饿,苦难与成长就这样纠缠在一起。
  孩子在深入阅读后,可以自由写作《我愿成为……》(青铜或葵花)。他的思绪会被激活,阅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都会因这个缺口而奔涌。有的孩子会选择当青铜,捧着那双柔软的芦花鞋,让人想到落在树上的鸟,风吹起时,细软的绒毛被吹开,露出身子来。有的孩子希望成为葵花,因为戴上哥哥亲手做的冰项链,顿时感到特别幸福。
  对这本书(这位作家)“我认为……”
  孩子阅读一本书,是在书中攀爬、漫游、想象……作者与读者是彼此依附,彼此平等,同时也是彼此丰富的。不管是年幼的孩童还是刚刚长成的少年,他们都应该有对书本的思量与评判。在感悟、交流、讨论、欣赏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是十分重要的。
  在阅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这本集子时,不妨让孩子来评述“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长妈妈、范爱农、藤野先生等)。这时候需要的不仅是细致的阅读,更需要有鲜明的观点,是有理有据的观点,是从自身认识经验出发的观点。因为人物性格的复杂,更需要孩子学会组织语言,思维缜密地表达。
  读后随感,是非常自由的随感,是从发现一个陌生词语,一个新鲜的句子出发;是儿童走进书中的世界,体验文学作品的百般滋味;是深入阅读,主动积累,独立表达,建构自己观念的交融点;是让一本书打上“我的”烙印,丰富“我的表达”最自然的切入点。
  编辑 朱璐
其他文献
我是一副帅气的眼镜,中间有着两片470度的厚厚的镜片,镜框是黑颜色的,镜框中间有个可以戴在鼻梁上的架子。镜框边的两个架子一半白一半黑,黑的在后面,白的在前面,白的上面写着一些字母:BAYMAX。我觉得自己的样子挺酷的。  以前,我有一个前辈,他跟我长得差不多,只不过镜框架是蓝色加白点的,上面也写着字母。  有一天,我的前辈和小主人出去吃晚饭,小主人的一个朋友把我的前辈扔进了河里,小主人失去了那一副
期刊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太阳把余晖洒满校园,爸爸准备带我去学校打篮球,我的心情像阳光般灿烂。  到了操场,爸爸去器材室拿了一个篮球,给我做示范。只见他先定了定神,再弓着腰,左手托球,右手扶球,瞄准篮筐,一跳,一投,篮球就像一个喝了酒的醉汉,在篮筐上绕了一圈,然后,不偏不倚地晃进了筐中。  “好球!”我不由得拍手称赞。我“照葫芦画瓢”,学着爸爸的样子投了一球。球刚飞出去一半,突然像被枪射中的一样,眼看就要
期刊
妈妈忙碌完杂事,又在帮我批改作业。她身旁倚着一个半旧不新的白色布袋,上面印着一排“铅笔俱乐部”的娃娃们,还挺好看。记忆中,妈妈总是拎着这个袋子,它可以说是妈妈的“百宝袋”。  因为学校的作业不多,妈妈每天都会从“百宝袋”中抽出各种各样的课外练习册,天天都变着花样:词语大拼盘、计算小能手、古诗排队伍……不经意间,“百宝袋”染上了浓浓的书香味儿。  每一次在长绳队训练完,我都汗流浃背,于是妈妈先从袋子
期刊
这一天,我实在是太生气了!一整天,我就像烧开了的水壶,嘟着一个嘴,头顶直冒烟。  星期六一大早,妈妈就把我从睡梦中拽出来。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懒洋洋地说:“妈,今天不上课,起这么早干什么呀?”妈妈用手指弹了一下我的脑门,笑眯眯地说:“今天要上两节毛笔字课呢!”我一听,起床气“腾”地蹿上来,“滋滋滋”,那蹿上来的声音自己都听得见。  书法课终于结束了,一回到家,语文阅读题就迫不及待地等着我了。我的心
期刊
“轰”,一阵雷声划破天空,一道白光闪过大地,雨滴滴答答下起来,雨势越来越大,小水洼也一个个冒出来看热闹。  在雨的滋润下,一朵朵鲜艳的伞花悄然绽放。我披着雨衣坐在妈妈的车后,路过我的小学。我抬头望向四楼一扇有灯光的窗户,在层层的雨帘下,我似乎看见了正在工作的曹老师。  也是一个夏天的黄昏,雨在楼房外面也挂上了一层珠帘。下课的铃声响了,大家纷纷交完作业走了,我却仍然在写。  雨在下,人在写。滴答的雨
期刊
我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  那天,兄妹俩在一起玩得好好的,忽然就起了争执。我没有立即上前过问,因为我知道,孩子间闹矛盾是很正常的,很多时候他们能自行解决,这也是孩子学习如何与人相处的机会。  但是,我却听到三岁半的妹妹蛮横地对七岁的哥哥说:“你要是不给我蝴蝶贴画,我就把你门上的贴画全撕下来!”  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丫头说这种威胁人的话了。记得有一次她说想看电视,我没同意。她竟然说:“你再不让我看电视
期刊
随着电视剧《小别离》的播放,低龄学生出国读书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最近,总有家长、朋友向我咨询要不要出国。  作为一名留学生家长,我会劝那些一心往外奔的孩子和家长们要谨慎,首先要想明白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国外的教育方式,再做决定。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出国?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出国留学呢?这也是一位名校校长抛给我的问题。他观察下来,国内有些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出国以后似乎过得并不容易;而有些成绩
期刊
点滴小事传递着女儿的关心  刚放假,女儿就对我们宣布:“从今天开始,饭后我洗碗!但要有报酬,3元钱一次,包括洗碗、抹灶台、拖厨房地板和清理垃圾。”  我暗自高兴,这么低价,还能锻炼女儿的生活能力。于是,每天午饭后,我睡觉,女儿收拾碗筷。经常我一觉醒来,发现她还在厨房忙活。有时一睁开眼,看到她坐在我床边吃着雪糕,红通通的脸上还淌着汗水。这时,我常常和她开玩笑:“你还真会犒劳自己嘛!”她也总是顺着我的
期刊
开朗女儿成了“女汉子”  当“女汉子”这个新形象在电视上悄然走红时,未曾料到十岁的女儿悠悠一改往日的温柔,也变得强悍起来。这不,一大早,小姑娘麻利地洗漱完毕,嘴上还塞着面包鸡蛋,就扛起四五斤重的书包,自顾自地走着去学校。  望着女儿小小的背影,我摇摇头,可一旁的老公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我立马抗议:“哎,偷偷自乐什么啊,我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太过强大,像‘女汉子’,取名为悠悠,就是想让宝贝悠哉游哉地成
期刊
熊家族的出现  户外锻炼时,我们来到中操场的网球区域,孩子们自主选择喜欢的游戏材料。开始还玩得兴致勃勃,但不一会儿,他们的兴趣就逐渐低落了,有的孩子说:“老师,我不想玩了。”有的还悄悄地溜到旁边的小椅子上休息。渐渐地,小椅子上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孩子们无所事事地在小椅子上挤来挤去。  突然,我听到远处传来急促的声音:“老师,熊二被小潘抛到网球架上去了,你帮我拿下来好吗?”我很诧异,哪来的熊二呀?一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