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分别联合不同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y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二甲双胍分别联合地特胰岛素、双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单纯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单纯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T2DM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A组57例、B组55例。所有患者停服除二甲双胍外所有降糖药,A组采用二甲双胍+地特胰岛素降糖方案,B组采用二甲双胍+双相门冬胰岛素30降糖方案,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期间,A、B组分别脱失2例、1例。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12周后FPG、2 h PG、HbA1c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FPG、2 h PG、HbA1c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12周后HOMA-β较治疗前升高,HOMA-IR较治疗前降低(P<0.05)。A组患者胰岛素类似物用量为(24.96±3.57)U/d,B组患者胰岛素类似物用量为(25.18±3.85)U/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9,P=0.758)。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低血糖事件、转氨酶升高、头痛、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纯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地特胰岛素或双相门冬胰岛素30均能在无明显体质量变化的基础上达到相似的降糖效果。
其他文献
对阜新市细河区太平沟村小学西坡不稳定斜坡采取了工程地质测绘、钻探、槽探及岩土分析等手段进行了勘查,采用费伦纽斯法确定了斜坡最危险滑动面,并采用粘分条法进行了稳定性
介绍了后石电厂基于3 A阀的600MW机组锅炉启动系统的构成特点及其运行方式,并从实际运行的情况出发给出了启动运行中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对某水电厂继电保护长距离跳闸回路进行交直流互串试验,分析了出口继电器误动的原因,提出了防误动的技术措施。
为了更好地将PUR热熔胶辊涂到板材表面,设计了一种辊涂机加热辊的内部螺旋流道结构,并利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流固耦合分析,探究了影响辊面温度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流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