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百年老店大和恒粮行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engjing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一提起粮店,年轻人都感到十分陌生。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们,如今对于粮店已成为了记忆。可以说,在京城范围内现在几乎找不到过去粮店的踪迹了。而在北京市西城区粉房琉璃街160—10号,有一家历史近百年的北京老字号粮店——大和恒粮行。
  粉房琉璃街地处北京市西城区南横东街路口,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大和恒粮行就坐落在粉房琉璃街的南口路东。这是一间总面积近300平米的二层小楼,楼上是粮行的办公场所,楼下是400多平米的粮食销售大厅。大厅中央摆着一个大台子,台子上有许多玻璃小格子,里面分别盛放着各种面粉、五谷杂粮,品种繁多,大约有数百种。其中杂粮就有近百种。这家粮店每天客流不断,除了有不少当地的顾客外,也有不少是从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得知此处有这么一家百年老店后,手里拿着粮行的地址慕名而来的。可以说,这家北京地区粮食行业的百年老店开到哪儿,老百姓就追到哪儿,成为京城一景。提起“大和恒粮行”这家有着百年历史的北京老字号粮店,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呢。
  诚信是店规,排队买面粉
  大和恒粮行由北平人齐竺山、齐如山、齐寿山三兄弟创办于1919年,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粮行原址在前门外西柳树井26号,后迁址到粉房琉璃街160—10号。大和恒粮行从一创立就确立了:“质量好、斤两足、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店规。每当有学徒的伙计进店,师傅上的第一课就是诚实守信,童叟无欺,不缺斤短两。师傅给徒弟讲一斤十六两(老秤计量单位)是怎么来的。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共计十三颗星,剩下的三颗星是福禄寿,加起来正好是十六两。所以顾客来店里买粮食,一定要给足分量,绝不能缺斤短两。如果分量给得不足,缺一两就缺福,缺二两就少禄,缺三两就短寿。伙计们一进店,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的店规就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之中,大和恒从一建店就营造了诚实守信的氛围,赢得了京城百姓的心。大和恒粮行近百年来,生意兴隆,长久不衰。这就是其中的原因所在。
  大和恒粮行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已誉满京城。当年经营的主要产品有“狮子”牌面粉及全国各地的优质大米和杂粮。前店后厂自己磨制的糜子面(俗称小米面)、“三条腿”玉米面,蒸出的窝头金黄鲜亮、松暄爽利、不黏不散、豆香味浓,在当年已是家喻户晓。想当年一些吃得起烤肉的富人,吃烤肉点着名地要就着用“三条腿”玉米面蒸出来的窝头。为此还留下了一句歇后语:“吃烤肉就窝头,奴欺主。”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良好的口碑使大和恒争得了大批稳定的客源,按现在时髦的话讲,大和恒粮行有了大量的粉丝。据史料记载,20世纪30年代大和恒辉煌时期与全聚德、瑞蚨祥齐名。那时候的老百姓一听说大和恒“狮子”牌面粉来货了,一传十、十传百,一会儿的工夫就排成了一字长蛇阵,一眼望不到头儿。排队的百姓自己维持秩序,在每个人的衣服肩膀头儿上用粉笔写上号码。大和恒粮行的面粉不卖完了,百姓不上别的粮店去。百姓对大和恒粮行的爱戴可见一斑。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据国家统计北京市有粮店1000多家,大和恒粮行名列前茅,是粮食行业的龙头老大。
  粮行走到哪儿,百姓追到哪儿
  进入20世纪80年代,粮食行业发生了变化。粮食本儿小利微,养活不了自己。受商品经济和拜金主义的影响,利润不是很丰厚的粮店,渐渐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无数的粮店转型,昔日的粮店有的改行成了餐厅、成了超市,有的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开了大饼店、包子铺,还有的挪作他用。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大和恒粮行,依然高举为民服务的大旗,不辱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民族精品企业的使命,发扬诚实、奉献、拼搏、创新的企业精神。秉承诚信为本,顾客至上的企业宗旨,在努力实现着为百姓提供安全、营养、健康、放心的粮油的企业目标。
  虽然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但京城百姓对大和恒粮行爱戴的热情丝毫未减。2008年大和恒粮行迁到现在的新址——北京市西城区粉房琉璃街160—10号继续经营。老顾客们又执着地追了过来。大和恒的顾客遍布京城,虽然如今的大和恒粮行落户西城,可远在丰台、大兴、石景山的顾客都专程赶过来买大和恒的小米面和三条腿的玉米面。令大和恒人感动的是,有一对老夫妻20世纪60年代去西安支援三线,在那儿落了户,在电视里看到大和恒的新闻报道后,委托在北京的亲家买了10斤小米面、10斤三条腿的玉米面,吃了以后感觉口味很好,非常满意。以后就时不常地委托亲家买大和恒的小米面和三条腿的玉米面,邮寄到西安。远隔千里能够品尝到老字号的美食佳品,令这对老夫妻十分满意,他们也以此成了大和恒远在千里之外的忠实顾客。此事也在大和恒人中传为佳话,也鼓舞和增强了大和恒人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放心粮的信心和决心。
  历经近百年的变迁,如今大和恒的第四代传人白少川是现任总经理,董事长由黄春启担任 。之所以大和恒粮行在众多粮店纷纷改行的情况下,还能坚持经营下去,总经理白少川的一番话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大和恒是百年老店,‘品质优良、货真价实、准斤足两、童叟无欺’是大和恒的经营理念,值得继承发展和传承下去。另外大和恒的‘小米面’‘三条腿玉米面’是经大和恒几代人不懈的艰苦努力创建出的优质产品,绝不能让好的产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断档。近年来在人民日常生活中,毒大米、地沟油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有责任为老百姓提供放心的米面粮油,这是在新时期历史赋予大和恒人的责任。能全心全意地为老百姓服务,让人民放心,百姓满意,大和恒人感到无比的欣慰。”白经理发自肺腑的一番话语,道出了大和恒人的心声,为百姓服务是大和恒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同时也折射出了白经理这位几代都是地地道道北京人的厚德之心。这也是一位年逾古稀,1962年就参加粮食工作,在粮食行业整整干了51年,曾任北京市粮食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的退休老人的情怀。
  珍惜荣誉再创佳绩
  近年来,大和恒有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大和恒粮行”荣获“北京市放心粮油销售示范店”称号,2011年又荣获“全国放心粮油销售示范店”称号,“大和恒米面加工技艺”经专家论证,政府批准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大和恒粮行”被北京市粮食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选为粮食行业市级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大和恒人的共同努力,也凝聚了白少川经理的心血。年逾古稀的白少川,入选非遗项目“大和恒米面加工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现任“北京大和恒粮油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面对众多荣誉,大和恒人没有沾沾自喜,停止不前。而是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已成过去,大和恒人要努力放眼未来。”老经理白少川人老心不老,按他常和别人说的一句话:“我干粮食有瘾。”如今的大和恒人在老经理的带领下,戒骄戒躁,珍惜荣誉,努力进取。在现有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努力经营,为京城百姓服好务,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粮食。为促进民生工作不断发展,贡献出大和恒人的一份力量。
  (编辑·韩 旭)
  hanxu716@126.com
其他文献
About童床rn婴儿床:rn●稳定性,在商店或者在家里把床安装好后,用力地把床摇晃几下.如果不稳当或者有声音,有可能是安装不正确,或说明你该找一个更结实的床.rn●婴儿庆的侧边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经历几年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于2012年初开始面临明显下行压力,在宏观经济收缩背景下,银行业整体所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和复杂,而作为实现跨区域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外部金融生态发生明显变化并在一定程度对其产生影响,一是经济紧缩导致企业经营难度加大,投资意愿不强,进而使银行风险控制难度加大;二是金融体制改革中,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要求城商行优化收入结构、客户结构,提升定价水平等;三是跨区域城
期刊
一种情怀,一种前瞻战略的目光,一系列科学发展决策和一个凝心聚力的优秀团队,成就了宁夏邮政的传奇业绩。在这个拼跨界联想的现代企业时代,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无疑带来一场场颠
文章在网文中选取玄幻修仙小说类别,简述其可能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比如对于青少年价值观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对此笔者建议加大网络小说内容质量的分类与监管、加强对小说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顽固的、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起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患者对银屑病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下面就常见的问题讲一点个
分级制改革的理念、架构与案例  1.问题与对策  (2)职业教育标准:是社会(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在教育过程中的客观反映,是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学校教育标准等评价要素的有机融合。  2.核心概念  (1)职业仓  对行业或该企业的职业类型、结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建立行业或企业的职业结构模型,按照分级制思想合理划分层级。  (3)课相:(Training 0bject Phas
期刊
材料:卡乐淘超轻粘土套装、纸皮,尺子,剪刀,美工刀,铅笔rn●MUN STep1 做底板rn我先把笔筒的骨架做好rn1 用美工刀裁剪出一块15cm×5cm的纸板作为笔筒的底座.rn2 用美工刀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