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做桥梁——我的教育故事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bomu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这个角色于每一个女性教育者来说都是一种提升。做了母亲以后,心理上会更细腻,会以爱自己孩子的心灵去接纳别人的孩子。于我更是如此。
  休完产假后,回到久违的讲台,心里似乎无时无刻都充斥着一种母性的爱与感动。我发觉自己宽容了,懂得去发觉孩子每个行为背后的小秘密了,爱笑了,听孩子们唠里唠叨的时候也不觉得烦了。
  班上有个叫洋洋的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接受领悟能力也比别的孩子稍微弱一些,他很努力地写作业,背课文,却总赶不上其他孩子。一二年级里,班里孩子大都95分左右,他就勉强能考个80分。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发现经常来学校的孩子母亲不来了,孩子也总是躲着我。
  后来一次家长会,我特意请洋洋的妈妈留下,才知道,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够好,她认为拖了我们班的后腿,所以不好意思来学校。谈话中聊起孩子,我了解到孩子在家里学习态度也很认真,付出了很多,别的孩子写一两遍就能记住,洋洋却需要很多遍,洋洋妈妈陪着孩子,每天都学习到很晚,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孩子依旧起色很少。每次考不好或者听写没能通过,孩子就会着急地哭……说着洋洋妈妈也哭了。
  我告诉洋洋妈妈,我很喜欢洋洋,孩子懂事,做事踏实认真,乐于助人,身上有很多优点。我虽在意孩子成绩,但不是一味只看重成绩的老师,我更希望孩子能快乐健康。每一个人的智力、理解、接受能力都不尽相同,要正视自己的孩子,一个快乐积极的妈妈才能影响出一个健康向上的孩子。
  洋洋妈听进去了。她放松了心态,孩子也乐观开朗了许多。到了三年级,知识难度慢慢提升,洋洋依旧能考80多分,我在班上毫无保留地夸了洋洋,看着孩子高兴的样子,家长感激的眼神,我想,所谓教育幸福不过如此。
  我是个贪恋幸福的人,总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多一些美好,多一些感动。但也总有波澜。
  叶叶是我们班上一个漂亮乖巧的姑娘。很懂事,很听话,从她的眼神里能看出对我对喜爱和依恋。但我不喜欢她的父母。大致是因为条件太好的缘故,言谈举止里总带着炫耀。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孩子近视想要换座位啦,六一儿童节没有被选上跳舞啦,會请校长亲自来给我说。嘴上不说,心里多少有些反感。
  她的父母感觉到我的态度,大约在家里给孩子说了什么,孩子那段时间也离我远了许多。其实我是依旧喜欢这个孩子的,看着她眼睛里的委屈和不的不疏离,心里会很难过。于是我刻意找她聊天,像她曾经找我那样。
  “爸爸妈妈说你不喜欢我了,不让我老烦你,和你聊天。”有一天孩子忍不住给我说。
  “怎么可能,我特别喜欢你。不然我总和你聊天干嘛。我只是希望,你以后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能自己来和我说吗?你长大啦,总该学着自己解决问题。”“嗯!”孩子点点头。
  后来学校组织鼓号队,她忙着准备品德课,耽误了,就自己来告诉我,请我帮忙。我十分乐意。
  在这个过程中,叶叶长大了,我也避免了自己心理上的不舒适,师生关系反而更贴近。
  我享受着孩子们无私的爱,他们会在日记里写下对我的爱,也会塞小纸条给我:
  “亲爱的吴老师,这个教师节,我没能送什么礼物。我只能送您一个贺卡祝福!祝您教师节快乐!”
  小贺卡很简陋,孩子自己做的,但在我的心里,那些温暖的句子,一直暖到内心的最深处。孩子,你的爱,就是最好的礼物。
  这些年来,我和孩子们成了朋友,和许多家长也成了朋友。我的家长朋友主动为我们班打扫卫生,清洗窗帘,捐赠图书,建立图书角,捐赠卫生工具,组织孩子一起出去玩,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和成长搭建着一个个的平台,每一次都深深地打动着我,让自己只能更努力,更勤奋地去做教育这件“小事”。
  爱是个神奇的武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动人,更美好。爱孩子,也让我收获着自己的职业幸福!
  (作者单位:银川市西夏区第十四中学)
其他文献
油纸伞牵着记忆寂寞游走,我的眼神在古道西风处停留,弹一曲水调歌头记在心头,想牵着你的手,想一起走到尽头……  说是记忆,其实是不敢说回忆罢了。老家在江南一带,是父亲家几代人生活的地方,可轮到我偏偏生在西南地区的成都。老实说,从出生到现在,整整15年,从未踏上过那片土地,只在历史书上勾画过它的名字,抚摸过那些它曾遭受的风雨;只在摄影册中感叹过鱼米之乡的清醇;只在谈到各自老家时淡淡地一提……  只在奶
遗忘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人的脑容量毕竟有限,要记得更新的事情,就必须要忘记以前发生过的。每时每刻,我们的大脑都在遗忘;向前看并不是一种选择,而只是身体循环往复的规律而已,过去无法永远被铭记,只能在未来寻求安慰。  遗忘一件事、一个物品,非常的容易。与遗忘相对的常常是记起,我们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回忆起已经变成过去式的时光碎片,但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没什么用处,所以在那之后,便很快的遗忘了。  人
日光穿过树叶,把日子晃悠得满地乱滚。尽管空气中弥漫着闷热的气息,但衣袂飘飘的身影,总能撑起来一个季节的烂漫多彩。伴随着蝉鸣所奏响的一曲曲欢快的乐章,于是一个关于夏日的断想,在汗珠滚落的瞬間,顿时丰满、圆润起来。  路两旁的垂柳,循着大路站成了一溜儿等候的模样,随风舞动着婀娜的身姿。疾驰而过的车流,把她们修剪得好像是小姑娘的刘海儿,尽管参差不齐,却依然固执而又充满童真地探向路的中央,似乎只有这样,才
清雅的净室里,涓涓的琴声缓缓流出,绕梁三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朴质简单的方寸之地,亦可以赏阳春白雪,伴高山流水。  正如管平湖先生偏安小城一隅几十个春秋,春华秋实里时光匆匆而过,只是岁月在他的生活里永遠不紧不慢。快的是世人急切于功利的劳碌奔波,慢的是他沉静后的水波不兴,正是这份沉静,这份等待,让他在心灵的徐缓之间绽放人生。恰似庄王庭院中那只五色大鸟,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他的等待成就了千古如是
我不停地想,不停地写,我宁愿扮演上帝的跳梁小丑,让他发笑,记下那些我自认为珍贵的想法和读书经历。  对于读书,我是一个功利的人。顺境时,忙着意气风发、乘风破浪,顾不上细细品味;逆境时,无处倾诉,天大地大似乎都无处收留一颗迷茫的心——除了书海。颜如玉和黄金屋,自是鲜少遇到。收容所和诊疗室倒是常常有。  刚上初中,喜欢一本《时文选粹》的散文集,尤其其中涉及佛家轮回的文章,这些文章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可是
标题为何加了问号?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阿O。从演员的角度,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不清楚”来展开。  首先,演出当时肯定有跳戏的时候——这时我肯定不是阿O,我只是我,一个处于跳戏状态下的我。但跳戏状态下的我就一定不是阿O么?我不清楚,所以我给标题打上了问号。比如当我在跳到一个地方突然停下的时候,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停顿,我就会“灵肉分离”了,特别是我还带了面具,观众除非有透视眼的特异功能是看不见面具
期刊
记得在2005年的春月,我在慈溪大酒店邂逅了一批来自山东的书画家,其中一位是山东泰安的书法家张喜勤老师。张喜勤老师生得面善,心更善,而又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当时,他已从泰安人民法院退休了,正在人民日报社培训中心任书法老师。张老师不仅有过硬的篆体书法的功力,而且还有过硬的一手用毛竹棒写的书法字,所写的行书十分飘逸、秀丽,又不乏遒劲,真是令我大开眼界。于是张老师在我的心目中有了很高的地位。  一次在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