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对硫自养反硝化效果的影响

来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js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硫自养反硝化所需的最低磷浓度,对硫自养反硝化系统进行磷饥饿处理,给予不同磷浓度的进水,考察磷浓度对硫自养反硝化效果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饥饿期的延长,NOx--N去除率由饥饿前的98.1%~99.6%逐步降至24.8%~49.6%,且出水中随之出现亚硝酸盐的积累。补充磷后,NOx--N去除率随进水磷浓度的增加显著提升,且进水磷浓度越高,NOx--N去除率能越快恢复至饥饿前水平(98%以上),出水中的亚硝酸盐氮浓度也越快降至饥饿前水平(不足0.05 mg/L)。当进水中磷浓度不低于0.200 mg/L时,硫自养反硝化效率不受磷浓度限制。磷浓度影响硫自养反硝化系统的微生物多样性,磷恢复处理组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度均显著高于磷饥饿处理组。在磷恢复处理组中,硫自养反硝化相关的功能菌属是优势菌属,相对丰度占45.78%,而在磷饥饿处理组中,该功能菌属相对丰度仅占4.67%,磷浓度极大地影响了硫自养反硝化系统中的硫自养反硝化相关功能菌的相对丰度。
其他文献
为探究活性炭在微生物培养、固定化过程和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培养期加活性炭和不加活性炭的两种处理组,分别从培育期、固定化后和冷藏一段时间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活性炭小球能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微生物菌活性恢复速度快。活性炭从前期培育微生物菌时就投加,可以使得菌群从最初阶段就直接附着在活性炭上进行生长,完成一重固定。活性炭的添加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载体,微生物能与活性炭形成稳定的生物膜复合体
会议
数字化时代,企业内部审计由于创新不足等原因引发诸多问题,如风险识别不准确、审计覆盖不全面、重大风险事件不能及时发现和有效应对、对业务的支撑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本文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新三线模型为基础,提出业审融合的数字化体系架构方案,以期为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应用华塑CAE软件对温度监测器外壳塑件的工艺性进行了分析,根据浇口位置分析结果和外观要求,确定了浇口的最佳位置。通过对充模、保压、冷却过程的模拟分析,实现了平衡浇注,减少了可能出现的变形、气泡、拼接线等缺陷,优化了注塑成型工艺参数,创新设计了斜顶、双滑块抽芯的单腔二板式模具。应用UG10.0设计了温度监测器外壳三维模型及二维装配图,介绍了模具成型工作原理。实践结果证明,模具结构具有新颖性,本文模流
期刊
为高效安全地去除水中的硝酸盐氮和总氮(TN),本研究从黑臭河道污染底泥中筛选出一株高效好氧反硝化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初步鉴定为诺卡氏菌属(Nocardia sp.)。在好氧条件下,以乙酸钠为碳源,以硝酸钾为唯一氮源,研究该菌株的脱氮能力,同时利用响应面法对影响好氧反硝化的条件(温度、转速、初始pH、初始总氮浓度、碳氮比、接种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N ocardia
会议
报纸
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建设是促进审计质量提升、推动组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基于文献研究以及“冰山模型”理论基础,结合工作实践,构建了银行业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品质以及动机等要素;提出新形势下银行业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亟须提升的几个方面,并根据已构建的胜任能力框架提出提升策略以及保障措施。本文为银行业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提升提供了理论参考,有助于在新时代
期刊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是绿色发展重点任务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可持续生态环保政策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应“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本文以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西藏和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碳排放强度角度实证检验国家审计对实现低碳发展的影响。同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的中介作用,并分析市场化和地区区位影响下国家审计功能
期刊
发现问题是审计人员的基本功和看家本领,提升推动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审计发现问题能力,是对新时代内部审计人员的基础性要求。本文从分析审计发现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入手,将审计发现问题的过程划分为感知问题、定位问题、查证问题、定义问题、描述问题五个连续阶段,以此为基础构建审计发现问题能力框架,并通过搭建360能力评估体系评估能力现状,采取系统性、针对性能力提升措施,评估能力提升效果,探索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期刊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知识经济爆炸、人力资源管理真正进入“以人为本”的时代,人才成为企业第一资产。企业的长远发展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而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战略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国家的发展步伐的加快,市场的竞争日趋加剧,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更大的考验,员工培训成为构建企业未来
学位
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催生出一批新兴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运用促进了新时代“智慧城市”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智慧城市的不断扩容也为工程档案信息化的进步提供了契机。本文将智慧城市作为研究背景,以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寻求优化工程档案信息化的管理措施,达到适应智慧城市的发展要求的目标,以期更好的指导和服务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践工作。首先,在研究国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