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时尚中的信仰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fly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时候,俄罗斯人直接从服饰上判断人的信仰。即使已经到了21世纪,他们依旧格外注重服饰面料的天然性和款式的内敛性。俄罗斯当然不乏女性身着暴露服饰,如超短裙、超短裤和露肩、露脐装招摇过街,但她们肯定进不得主流文化场所
  旅俄作家,翻译家。著有《俄罗斯冰美人》《细说普京》
  眼下全球化恣意,你即使身处文化中心的莫斯科,进不对圈子,依旧看不到真正的俄罗斯时尚,就如观光客,看到俄罗斯满街的花花绿绿,误以为时尚,实际上摸不着头脑。十年前,我进入莫斯科神学院读书,接触了俄罗斯东正教教会群体,也亲身感受了俄罗斯传统时尚的魅力。
  整个俄罗斯,人口1.4亿,东正教神职人员30万,教徒7000万。我个人的理解是,俄罗斯信众群体,是当今社会的基本构成,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代表着俄罗斯社会的发展趋势。从美学的角度看,他们的时尚既具有传统内涵,也可体现出社会的体面和尊严,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人在时尚方面从不“哈韩”和“哈日”,甚至在接受欧洲时尚时亦有条件:他们总是批判地接受,并将其融入自己独特的时尚文化中。看懂了这7000万人的时尚走向,也就看懂了一半俄罗斯文化,至少比你一鳞半爪、碎片式地解读俄罗斯时尚要强多了。
  尽管俄罗斯街头巷尾教堂林立,但按照教义,教堂接纳教徒应不问出处,教徒可以见堂即入。不过,在实际生活中,俄罗斯教徒各有各堂,其中原因很多,如人群分类,教徒与堂长的关系,钱款捐赠数额等,都取决于教徒教堂的门。
  我常去的教堂位于克里姆林宫背后、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斜对面,尊称主升天小教堂,建于1584年。1831年2月18日,普希金和娜塔莉亚在此举行婚礼。介绍我去这家教堂的,是莫斯科的作家和画家,我在那里认识了音乐学院的教授。我看见,俄罗斯女人在主日去教堂参加侍奉礼仪的时候,所穿的衣服都是经典和完美的,堂长瓦西里神父告诉我,这是东正教教会的礼仪,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传统,世世无尽。
  据我观察,女教徒服饰宽松、严谨而实用。夏季,她们爱穿各种温和颜色和纯棉、丝麻等天然面料的长衫和长裙,但绝不袒胸露背。美丽的头巾一年四季必不可少,不戴头巾和不穿裙子的女人绝对不允许进入教堂。教会尽管对鞋的要求不多,但是俄罗斯男女老少都喜爱手工制作的毡靴。这种用天然粗羊毛制成的厚毡鞋,五颜六色。而其手工绣花,很符合俄罗斯人追求的人与自然融合、色彩与环境贯通的审美观。
  瓦西里神父说,自公元988年基辅罗斯举国受洗,接纳东正教之后,俄罗斯女性时尚即以这条主线贯穿,千年不衰。虽遇革命风暴中断,但俄罗斯时尚最终得以传承,可见传统审美生命力之顽强。
  俄罗斯是一个“以貌取人”的社会,东正教服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穿着者的内心世界。所以,在俄罗斯,人们往往未做交谈,仅凭服饰爱好,即可对人的精神追求做出基本判断。
  前几年,俄罗斯曾对穿牛仔裤的教徒能否进入教堂祈祷有过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穿着传统服饰与穿牛仔裤的人相比,谁更可能得到救赎。而争论的背后,则是时尚文化能否承载人类信仰的重大命题。
  这种争论的结果如何尚且不谈,单说俄罗斯人对时尚的较真程度,实在令人钦佩。很多时候,俄罗斯人直接从服饰上判断人的信仰。即使已经到了21世纪,他们依旧格外注重时尚的自然和道德意义,注重服饰的面料的天然性和款式的内敛性。俄罗斯当然不乏女性身着暴露性服饰,如超短裙、超短裤和露肩、露脐装招摇过街,但她们肯定进不得主流文化场所。
  我在俄罗斯见过很多女性连衣裙、长裙、无袖长衫和衬衫等传统服装,款式均求宽松,色彩务求温和,图案美丽而不妖媚,领子、腰间和下摆处都有机绣或手绣的装饰性图案,很多与教会建筑时尚吻合,这些都是东正教文化的符号。
  最近,莫斯科时装节揭幕,其间也推出了传统东正教服饰表演,一反多年欧美流行时尚占据俄国时装舞台的现象,效果却也不凡,它将俄国东正教千年文化的艺术积累展现得淋漓尽致。
  模特们除了展示服装之外,还将数千种花色各异的大披肩,乌拉尔的名贵红宝石和碧石,波罗的海的琥珀与蜜蜡及紫金饰品展示于世界。现在,俄罗斯传统时尚已进入更多公共领域。我曾在总统办公厅和国际会议中心,看到不少俄罗斯女性,大大方方地身着统服饰进出。也许她们心仪的,就是传统时尚深处温和与恭顺的特性,幽幽地向世人昭示:我不仅懂时尚,还有德行。
其他文献
英国新经济思维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英国金融管理局前主席发达经济体出现人口老龄化是良性发展产生的一种可控结果;相比之下,许多贫穷国家人口快速增长依然是  人类福祉面临的严峻威胁。确保女性的受教育权与自由,是迄今全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的人口挑战。  联合国最新的人口预测显示,截至2100年,日本的人口可能从如今的1.27亿降至0.83亿,届时将有35%的人口在65岁以上。由于低生育率及人口寿命不断增长,欧洲
人往往在临终时才开始仔细思考關于“生死”的命题,却为时已晚。当病人交给医院,尸体交给殡仪馆,但人心理的痛苦交给谁呢?在面临亲人死亡时的心理强压由谁来疏导?自己又该如何理解死亡?如果我们在更清醒的时候开始思考这个话题,会有怎样的答案    无常之门一打开,艾丽就怕了。她第一次发现,自己如此害怕“永别”。艾丽身后,10个同伴目送她。  艾丽开始哭泣,她不敢走进那个象征生死之隔的门。同伴们依旧坐在座位上
再也没有什么事值得16岁的方晴流泪了。  14岁那年,父亲、奶奶和母亲在8个月内相继离世。但痛苦没有在这一年终止。  每次回家都变成痛苦的回忆,不仅是因为她曾在这里失去亲人,也是因为她继承80万遗产之后,周围一切都变了。父亲的性命换来80万  方晴来自银峰村,方姓是村里的大姓。银峰村隶属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姜家镇,靠近千岛湖的西南湖区。村里的青壮男子大多以装修为生,“有出息的”就去杭州做个包工头,没
文小姐最近在跟我叨叨两件事。  一件是我们都在追的《实习医生格蕾》。冬歇前的最后一集,在大家都喜欢的四月姑娘的婚礼上,教父正好好地走着过场,问对此婚礼有无反对者,医学界里的绝对高帅富Jackson却跳了出来,大声说了NO。  一边是四月说服自己去嫁的好男人,一边是什么都不用解释的“那个人”,据说这个悬疑让回归后的第一集拿了收视第一。“四月的命真好!”那天见文小姐时,她大概每隔三分钟就要重复一遍。 
美国《时代》12月29日斯科特·凯利的一年太空岁月  自阿波罗登月时代开始,美国就一直在进行关于人类登陆火星计划的研究。然而,这一雄心勃勃计划面临的最大难题,却是人类自己,因为人类身体可以说是专门为了适应地球环境而被“设计”出来的,人体一旦长期处于零重力环境的太空,或是重力加速度为0.38g的火星,将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现有宇航员在太空环境中的健康数据,最长仅有半年,为此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需
高度是35000英尺,出发地是吉隆坡,目的地是北京。从起飞到消失,马丁·赛维吉输入了所有和失联的马航MH370飞机一样的飞行参数。  58岁的马丁·赛维吉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和记者,在马航MH370飞机失联一个星期后,他走进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一处波音777-200客机模拟舱,试图还原马航MH370飞机在消失前的全过程。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记者罗伯特·温菲尔德·海耶斯
最近的大学同学会,其中有一个话题是日中之间会不会发生“冲突”。笔者当然是对老同学们一番安慰:“日中关系基本面不错,不会发生冲突,该握手还是握手,该吃饭还是吃饭”。  就在这聚会前后,日本海上保安厅公布了去年一年中国海警前往钓鱼岛海域巡航次数超过30次,今年的1月27日中国海警船只继续在中国钓鱼岛海域巡航,据说最近距离钓鱼岛不到10海里。这说明两国的政治性紧张依然没有消除。  但为何笔者还是很乐观呢
国庆期间,北京、深圳、成都等19个城市楼市新政落地,重启限购限贷,其中深圳出台“最狠”楼市限购令,二套房首付比例提到七成,离婚也只能买一套。这意味着始于2015年“330”楼市新政以来全面宽松政策迎来拐点,也意味着房地产去库存已经告一段落,疯狂的房价或将降温。  这轮房价暴涨,一、二线城市的库存紧俏,而三、四线城市的库存依然,“330”楼市新政效果如何有待评估,但对各个地方政府不啻为一次执政考验:
捷豹路虎大家庭一同来到腾冲县人民医院实地参与“路虎关爱无止境-青少年视力关爱云南行”项目。  2014年对捷豹路虎来说是个因公益而忙碌的年份。这一年,专注于青少年儿童成长与健康的“捷豹路虎中国青少年梦想基金”成立,之后在该基金的推动下,“路虎关爱无止境——青少年视力关爱项目”、“捷豹中英足球文化交流项目”等一系列公益行动陆续展开。  捷豹路虎“公益3.0时代”正式来临。  如果说,“公益1.0”是
隔段日子,总会在微博、论坛、新闻评论里,看到相似论战:新妈妈们能否当众哺乳。  每次都一样,男人们坐壁上观,捉对厮杀的全是女VS女。一边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惊骇:这不是逼众人用眼睛吃豆腐?就没有衣服遮一下?让婴儿忍几分钟打什么紧?另一边则是完全地若无其事:婴儿万万不能忍,听孩子哇哇哭,还不如拿刀直接割妈妈心口。类似的论战还有小男孩能不能进女浴室,公车遇到咸猪手怎么办。  都一样,对年轻女子来说,身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