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型菲涅耳聚光器的设计和初步试验

来源 :光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ongj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发低成本的聚光器是大规模降低太阳能热利用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降低材料成本,提出注水型菲涅耳聚光器的设计新思路。注水型菲涅耳聚光器采用由薄平板玻璃组成的中空三角形棱柱,通过在中空部分注入纯净水来减少透镜材料的使用,从而降低成本。研究该聚光器的设计理论并建立相应的光学模型,采用蒙特-卡罗光线追迹方法研究不同太阳入射角度下聚光器的光学性能,并与传统菲涅耳聚光器进行对比。搭建试验样机并进行初步的聚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菲涅耳聚光器,注水型菲涅耳聚光器虽然聚光效果有一定的损失,聚光效率平均损失为5.
其他文献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今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提出要\"率先基本形成更富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作为浙江\"双城记\"重要一极的宁波,当先锋、挑重担,提出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市。
针对基于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CT)图像的逆向设计存在定量分析难、自动化程度低及需要中间环节转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工业CT图像直接转换为三角网格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对CT图像进行轮廓识别后生成有限元模型的内外边界,根据图像像素点坐标信息将图像划分为若干单元,然后采用改进的三角剖分方法生成初始三角网格有限元模型,并对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生成的三角网格最大边长比为1~2,最大扭曲角度数为
分焦平面偏振成像系统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和实时性高等优点,而且一次成像可以获得多个偏振方向的光强响应,已是目前偏振成像的研究热点之一,但该系统的分焦平面结构会降低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为了重构全分辨率的偏振图像以及减弱瞬时视场误差的影响,偏振图像的插值必不可少。为了保护偏振图像的张量结构,提出一种基于张量非负稀疏分解的偏振图像插值算法。首先根据非负稀疏编码理论对4通道的偏振图像块进行张量分解;然后利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是指机体产生高滴度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攻击相应的自身正常细胞和组织,导致组织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