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广西罗城、宜山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人群弓形体感染调查报告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gn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文对1958~1980年从云南边疆热带雨林地区分离的病人株钩端螺旋体400株进行了鉴定,从中发现了15个血清群、41个血清型,其中包括1个新群、17个新型。流感伤寒、色若、秋季和黄疸出血四群为主要群,七日热、明尼、巴达维亚、犬、爪哇、塔拉索夫——歇尔曼六群为次要群,其它群为少见群。另对钩体菌型地区分布特点、动态和多价菌苗的应用作了分析探讨。
在一个血吸虫病重疫区村内,作者每年对6~15岁年龄儿童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五年纵向观察结果显示:IFA反应率与GMRT的变化均与粪检阳性率呈正相关。IFA反应率曲线理论估计值,GMRT的。本文认为该法较其它方法敏感,可用来推测当地粪检阳性率或新感染率的变化,具有考核防治效果与预测疫情的参考价值。
本次调查对30例已确诊的PHC和30例其他肿瘤及肛肠外科病例对照,采用PHA和ELISA检测方法,做了1:2配对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PHC病例HBV流行率90%,HBsAg阳性率56.67%,抗-HBc阳性率33.33%,抗-HBe阳性率35.29%,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0.001)。相对危险性也分别是对照组的7.6、5、39和5.5倍。通过询问还发现PHC病例的肝病史、肝炎接
期刊
用一种可穿透紫外线的可溶性菌膜作为生物指示剂,检查紫外线的消毒效果。当紫外线剂量为12000μw·s/cm2时可杀灭99.9%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50000μw·s/cm2可杀灭99.9%以上枯草杆菌芽孢。并且证明杀菌效力不完全取决于紫外线强度的高低,而照射剂量的大小在消毒效果中起关键作用。应用时根据不同消毒对象,调节照射时间,计算所需照射剂量,即可达到保证消毒质量的目的。应用新型生物指示剂检查紫
本文对来自成都地区的弯曲菌进行了生物分型和质粒分析,并结合血清学分型应用于弯曲菌肠炎病人家庭的调查。116株弯曲菌中,空肠弯曲菌生物1型、生物2型和结肠弯曲菌分别占58.6%、4.3%和37.1%;人源菌和鸡源菌均以空肠弯曲菌生物1型为主,猪源菌主要为结肠弯曲菌。弯曲菌质粒检出率为18.9%,检出的质粒株中,大多含2~3个质粒带,分子量﹤1.4~58×106道尔顿;结肠弯曲菌的质粒检出率(34.2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首次报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尿中抗原,进行早期诊断,取得满意结果,本法系应用免疫的特异性和酶的高效能催化的敏感性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因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研究结果表明,7病日内阳性率较高,为93.89%;2病日内阳性率更高,为100%,故有早期诊断价值,本文用阻断实验证实尿中具有特异性抗原。此外,以正常人和其它疾病患者作对照,结果为阴性,证明本法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