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信科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ji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数据”已成为当前应用研究的热门话题,通过分析大数据的特征以及大数据时代下对人才的需求,本文给出了大数据时代下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并结合培养目标给出了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并在此基础上为大数据时代下信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可行的具体的课程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26-02
  前言
  作为时下最火热的词汇之一,“大数据”已经逐渐成为科技、商业乃至教育领域,人们争相关注的焦点。大数据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相关技术和开发平台也相继面世、并逐步走向成熟。如IBM大数据提供了数据分析、文本分析、蓝色云杉(混搭供电合作的网络平台)等服务,提供了基于Apache Hadoop的软件和服务,为金融、风险管理、媒体和娱乐等行业量身定做的行业解决方案。Oracle提供了Oracle大数据机、Oracle Exalogic中间件云服务器、Oracle Exadata数据库云服务器以及Oracle Exalytics商务智能云服务器等一系列高度集成化系统产品组合;政府部门利用应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提升服务能力和运作效率,在医疗、卫生、教育等部门提高个性化的服务,解决金融、电信领域等中数据分析的问题,建设智慧城市等;企业利用数据分析制定营销策略,提高产品销售额。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行业应用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目前技术市场上掌握大数据技术的人才严重短缺。因此,加快建设大数据技术人才教育和培养体系已成为目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最为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作为基于应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学科,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课程建设的研究尤为重要。
  一、大数据的概念和特征
  目前对于什么是大数据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目前关于大数据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是简单地将海量数据集作为大数据,如百度百科将大数据定义为:“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攫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另一种是将大数据作为一系列技术的总成,如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认为:大数据是当今社会所独有的一种新型的能力,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的洞见。尽管人们对大数据的理解存在不同的意见,但对于大数据时代所具有的特征通常包括四大特征:第一,数据量巨大,数据量级以从TB级发展到PB甚至ZB级;第二,数据类型多,大数据的类型包括传统文本信息、视频、图像、声音等格式数据文件;第三,商业价值高;第四,处理速度快,数据流一般为高速实时数据流,需要快速持续的实时处理。
  二、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2011年麦肯锡公司预测美国到2018 年需要深度数据分析人才14 万-19 万人。2013年3月,IDC数字宇宙报告《大数据,更大的数字身影,最大增长在远东》预计到2020年数字宇宙规模将达到40ZB,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盖特纳咨询公司预测大数据将为全球带来440万个IT新岗位和上千万个非IT 岗位。需要既熟悉本单位需求又了解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管理者150 万,这方面的人才缺口更大。
  三、大数据时代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模式
  结合2014年12月13日中国计算机学会发布的《2015大数据十大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分析,结合大数据时代对相关技术的要求,因此,长沙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原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以培养具有大数据分析处理、大数据系统开发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在大数据环境下,对于信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针对以下三方面进行:
  1.强化数据分析能力
  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针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达到在合理时间内攫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作用,因此需要掌握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技术方法;
  2.强化IT技术
  海量数据来源于不同企业的历史经营数据、互联网数据等,因此需要对各种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分析,快速了解系统数据库的构成,针对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抽取,提取出合理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因此需要加强相关IT技术能力的培养;
  3.强化数据分析的应用能力
  在数据分析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强化数据分析的应用能力,以实现数据分析的结果终极应用。
  以上述三种主要培养目标,我们需要建立新的信科专业本科教学课程体系,能够使学生既具有未来大数据处理所需要的分析能力,又能满足当前社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所需知识的需求。提出了具有我校应用型本科特色的信科专业课程题总体设置思路,并对相关的主要课程内容及其实验进行了规划。课程体系设置思路如下所示:
  1.第一年,基础教育
  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科学基础,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编程思想。所涉及到的核心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
  2.第2~3年,专业教育
  掌握2,门以上计算机编程语言,熟悉主流数据库管理技术,具备软件工程的思想,初步具备独立开发小型信息系统的能力、掌握数据分析中常用的基本统计方法;在此基础上掌握数据分析常用的方法以及经典的分析工具,了解数据分析的一般过程,初步具备数据分析的能力。所涉及到的核心课程包括: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应用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概率统计等。
  3.第4年,应用实践
  了解现有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初步具备一定的智能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该阶段主要涉及到的核心课程为商务智能、大数据并行处理技术、大型数据库管理技术、搜索引擎等。
  四、课程体系研究
  基于前节的培养标准,我们给出相应的课程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 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体系如图所示。在图1中我们个整个本科专业教育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基础教育,主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第二阶段为专业教育,主要掌握CS模式、BS模式典型的计算机编程语言,掌握数据库原理,具备软件工程的思想,同时具备数据分析的能力,掌握数据挖掘的常用算法,熟悉常用数据挖掘工具,并掌握知识挖掘到应用部署的一般流程;第三阶段为应用实践,培养大型的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以及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能力。
  五、结束语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数学与计算机应用相交叉的新型学科,其专业基础决定了其在大数据背景下能够得到充足的发展,但由于大数据的应用需求广泛、对技术的要求非常深入,因此,大数据时代给信科专业建设提出了较为长远的发展机遇与新的挑战,本文基于大数据时代下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给出了信科专业建设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设置,其专业建设能否满足新时代的要求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参考文献:
  [1]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2015年大数据发展趋势预测,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5,11(1):48-52
  [2]刘婷婷,李长仪,张立涛。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4,2:48-50
  [3]王志英,周兴社,袁春风等。计算机专业学生系统能力培养和系统课程体系设置研究。计算机教育。2013.9:1-6
  [4]维克托·迈尔。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高招改革是近年讨论的热点,而当前的最热问题则是国内名校招生指标在全国各省公平分配的问题。这似乎是应该解决的高招公平性问题,但在提出这个要求时,人们忽略了几个相关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和未决,招生“指标公平分配”命题就无意义。因为在当前的运行机制下,一方面这几个因素问题不可能被解决;另一方面,即使解决了还有其他问题同样麻烦。这说明,“招生指标”问题不是改革的关键点。  【关键词】高考 改
【摘要】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的扁平化对物流人才“质”和“量”的需求必然驱动物流教育的改革,而物流管理专业的操作性、实务性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本文分析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物流管理 实践教学 现状分析 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
【摘要】笔者主要从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育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找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深入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生活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23-02  一、以往数学教学模式方法  一般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当中,课堂主要是通过老师的教为主,而小学生也只是处在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所以在课堂上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兴
热声热机(制冷机)是一种新型能量转换装置,具有能源品位低、无环境污染及可靠性高等特点。随着热声制冷这一技术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其于动力工程中的优异表现,可以预测无论是于高温超导领域,还是于航天航空,乃至低温工程,再到医疗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前景都是非常广阔的。于能源利用和能量转换方面,热声热机具有显著的技术优点,以及热声学丰富的研究成果、良好的应用前景显示出热声理论的研究和热声热机的开发具有蓬勃的发展生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对一种优质课程体系状态的描述,通过将各种课程核心要素与网络平台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有效构建高效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创新型、实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岗位工作技术能力为基本出发点,着重于培养新一代社会创新技术型的接班人。基于这一素质目标和能力要求,在高职院校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过程中,应该重视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摘要】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学生的解题能力是表现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培养学生对物理题的解决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在高中阶段,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值得每一位物理教师进行思考。文章将会从实际出发,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路径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学生解题能力 能力培养 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超空泡潜在的减阻效应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当水下航行体的速度达到某一值时,头部空化器的水压会降低到对应温度的饱和蒸汽压,这时空化现象就会发生,在头部产生局部空泡,随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回顾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物理实验自始至终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经典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还是现代物理学的进展都与物理实验息息相关。可以预言,未来物理学的发展一定离不开物理实验。在高中的各门基础课程中,物理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实验教学,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