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Si层状陶瓷的高温自愈合行为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2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纸张为主要原料,经树脂浸泡,成型、碳化后制得层状碳模板,再经液相Si的原位反应制得SiC/Si层状陶瓷。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SiC/Si层状陶瓷复合材料表面裂纹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iC/Si层状陶瓷材料在900~1400℃温度下,材料表面压痕裂纹出现不同程度的自愈合现象,材料的抗弯强度大幅度提高。确立了材料表面裂纹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并对SiC/Si层状陶瓷材料表面裂纹的愈合机理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采用分步固相法合成ZrW2O8粉体,并制备出ZrW2O8/ZrO2(Al2O3)复合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呈近零膨胀特性,其热膨胀系数为0.48×10^-6K^-1。Al2O3的添加,生成新相Al2(WO4)3,提高了复
通过XRD,SEM,EDX等手段研究了Zr对Sm2Fe17母合金及均匀化热处理后合金的相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Zr元素的加入,能有效抑制铸锭中α-Fe相的生成:改变富Sm相的分布形态,使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具有不同Cu/Co/Mg比例的Cu/Co/Mg/Al四元类水滑石(HTlcs)。对合成样品的结构用XRD,IR,ICP,TG-DTA进行表征分析,并与先期合成的二元类Mg/Al-HTlcs及三元类Co/Mg/Al-HTlcs
通过乙酰丙酮钇与聚碳硅烷反应,得到分子量适中(Mw=2816)、GPC曲线呈双峰分布、具有优异可纺性的新型先驱体含钇聚碳硅烷,在控制纺丝温度和压力后,得到表面光滑、无裂纹、直径为5.3
采用离子束沉积方法在Ta12W合金表面制备了Sn,In软金属薄膜,Al2O3陶瓷薄膜和In/Al2O3复合薄膜.利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并结合SEM观察分析了对偶销为U-Nb合金时,试样的摩擦学
对成本较低、抗氧化性好的GdAl磁制冷工质材料制作工艺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比较了铸锭法和熔体快淬法对磁制冷工质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用直接测量法测其在外加磁场为1.2
研究了烧结NdFeB磁体强韧性和磁性能对速凝铸带厚度的依赖性.结果表明:磁体的抗弯强度随着铸带厚度的减小而迅速增大,当铸带较薄时,带内的微细晶制粉时形成较多氧化的细小颗粒
研究了稀土、钙元素低合金化对AZ31镁合金板材力学性能、弯曲及拉胀复合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0.3%RE,0.3Ca%(质量分数,下同)后,AZ31镁合金板材的晶粒较细、力学性能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