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休克综合征致急性肾损伤1例报告

来源 :临床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06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川崎休克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川崎休克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2岁女性患儿,因发热、呕吐起病,诊断脓毒性休克,逐渐出现急性肾损伤;患儿于发热10天后热退,5次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尿量恢复,血压稳定,尿素氮和肌酐恢复正常。后期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冠脉扩张,修正诊断为川崎休克综合征,加用阿司匹林口服出院。长期随访心脏彩超示冠脉扩张消失。结论川崎休克综合征早期诊断需与脓毒性休克鉴别,一旦并发急性肾损伤,积极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隐形矫治器上颌磨牙远移中两种Ⅱ类牵引的生物力学研究模型,分析矫治体系在不同加力模式、不同牵引力大小作用下的初始位移及应力分布特点,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隐形矫治推上颌磨牙向远中及两种Ⅱ类牵引模式(牙套加力组与牙齿加力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2种不同加力方式及5种不同载荷(100 g、150 g、200 g、250 g、300 g)下的牙齿移动方式、牙套形变
目的:研究骨性Ⅰ类非高角错牙合颏部软组织形态与牙颌面结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骨组织颏形态正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下颌后缩与高角的干扰(0<ANB<5°,SN-MP<40°),根据软组织颏形态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颏形态正常组和颏形态异常组,分别测量矢状向、垂直向、牙性等参数,用SPSS 2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反映矢状向和下颌骨颏形态的参数没有显著性差异,颏形态异常组的后前面高比S-Go∶N-Me小于正常组(P<0.05),腭平面、牙合平面与下颌平面角的交角(PP-M
目的:本研究利用三维测量方法分析下颌骨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短期内的复发趋势。方法:收集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接受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并行下颌升支矢状截骨手术的患者共49例,分为下颌前徙患者22例,下颌后退患者27例,收集术前4 d(T0)、术后4 d(T1)、术后4~6周(T2)、3个月(T3)的CBCT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 Plan进行三维头颅重建,建立坐标系并测量下颌骨相关指标。利用SPSS 20.0软件对T1、T2时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在接受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的患者中,
目的:RIP1、RIP3和MLKL是坏死性凋亡主要的蛋白因子,在引起细胞死亡及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实验旨在研究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周组织内RIP1、RIP3和MLKL的表达变化,探索其在压力侧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组:0 d、1 d、3 d、5 d、7 d、14 d组,每组5只,0 d组为空白对照组,以上颌两中切牙为支抗,镍钛拉簧拉左侧第一磨牙向前,力值为50 g。在各时间点处死大鼠后取其第一磨牙及周围牙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压力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pulsed-dose corticosteroids (≥250 mg methylprednisolone, 3 days) and tocilizumab in treating COVID-19-related hyperinflammation.Methods: This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included RT-PCR positive COVID-19 patients
目的:探讨改良翻瓣术式“圆领瓣”在拔除上颌完全埋伏阻生智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2月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外科门诊接受上颌完全埋伏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圆领瓣”翻瓣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角形瓣。比较两组切口缝合时间及拔牙创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愈合情况没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切口缝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与传统角形瓣相比,“圆领瓣”翻瓣术龈瓣缝合容易,线结易于拆除且不易遗漏,拔牙创愈合效果与传统翻瓣术
目的:研究不同粘接系统或联合硅烷偶联剂对陈旧性复合树脂粘接粘接强度和微渗漏的影响。方法:使用纳米型复合树脂制作树脂块,并储存在(37±1)℃的蒸馏水中2个月,表面经金刚砂车针打磨后,按表面处理方式不同分为5组:A:对照组(不进行化学处理);B:两步法自酸蚀粘接系统(Clearfil SE Bond,CSE组);C:硅烷偶联剂预处理+两步法自酸蚀粘接系统(硅烷+CSE组);D:通用型粘接系统(Single Bond Universal,SBU组);E:硅烷偶联剂预处理+通用型粘接系统(硅烷+SBU组)。上述
目的探讨儿童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及心功能改变。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因各类心动过缓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患儿血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以及术前与术后1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Z值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入选21例患儿,男8例、女13例,年龄8.0岁(4.0~11.0岁),体质量26.1kg(15.3~45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 array)分析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胎儿CHD和/或超声软指标阳性再行产前诊断的孕妇及胎儿200例,行羊水细胞检查染色体核型和SNP array分析,分析两种技术的检出率并判断拷贝数变异的性质。结果普通染色体核型仅检出1例染色体异常,SNP array技术检出22例,其中11例为致病性拷贝数变异,11例为临床意义不明确的CNVs。结论SNP技术可明显提高检出率,对于核型正常的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牙周炎患者外周血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谱,筛选出具有潜在牙周炎诊断价值的外周血miRNA,为牙周炎特异性诊断方式的探寻提供参考。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获取受试者外周血miRNA表达谱数据集(GSE61741),并进行GEO2R在线工具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差异表达miRNA自变量筛选,依据接受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