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14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曹凤杰驻先进村第一书记的第3个年头,先进村在这2年多的时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里的文化广场已经修建好并投入使用,村子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民养猪合作社已经建立,乡村淘宝电商开始运行,水窖多修建了40余口,村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初识先进村
  ——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2015年7月31日早上,曹凤杰背着行李同单位司机王益凯从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出发,大约3个小时到了平塘县组织部,办理好驻村第一书记报道手续。简单的便饭后,开始奔赴驻村地点平塘县克度镇先进村,由于道路正在修建,导航也不能精准定位,他们在崎岖的山路中寻找着去克度的道路,晚上11点左右才找到先进村江主任家。
  正准备休息的曹凤杰接到返回單位司机的电话,车子爆胎了,曹凤杰和江主任立即前往发生事故的地点进行换胎,换好车胎已经是深夜2点多。这是曹凤杰第一次来先进村驻村的场景,今天谈起来仍然记忆犹新。
  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曹凤杰遍访先进村的贫困户,将先进村的贫困情况进行精准识别。先进村是国家一类贫困村,海拔1300米左右,全村有人口2351人,11个村民组,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39户512人。
  改善民生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先进村文化广场的修建是曹凤杰驻村做的第一件惠民工程。曹凤杰和村支两委商量,怎样丰富先进村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家一致的想法是修建一座文化广场。于是,曹凤杰通过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拨付30万元修建了文化广场。
  先进村文化广场从动工到建成前后2个多月,曹凤杰就住在村里,跟施工队和老百姓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两个月下来,曹凤杰黑了不少,单位同志戏称他“黑曹操”。先进村文化广场建成后,曹凤杰又将运动锻炼器材、广场路灯等配套设施安装完毕。先进村文化广场竣工验收的那天,阳光洒在村民微笑的脸上,是那么的美丽。
  夜晚的先进村只能听见犬吠声,山路一片漆黑不见五指,为了解决村民夜间出行安全问题,曹凤杰积极向当代贵州扶贫工作队队长史红云反馈,得到集团领导的支持,为先进村争取到65盏太阳能路灯。从2016年10月起,曹凤杰就到贵阳几处大型灯饰卖场进行调研,为了能够在春节前将太阳能路灯安装完毕,从挑选路灯到与博思维太阳能路灯厂商谈判签订合同前后不下十余次。
  曹凤杰到各村民小组进行实地考察,将太阳能路灯放在最需要的地方。终于在2017年春节前将太阳能路灯在先进村安装完毕,村民过上了一个明亮的春节,曹凤杰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2017年6月,曹凤杰为先进村又争取了80盏太阳能路灯,将照亮整个先进村的夜晚。
  从娃娃抓起
  ——教育扶贫意义重大
  曹凤杰十分关心先进村的教育,脱贫先从娃娃抓起,扶智比扶物更加重要,只有从教育抓起,才能够让村民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才能从观念上、思想上发生根本的改变,才能让先进村脱掉落后贫穷的帽子。
  曹凤杰多次到关口小学进行调研,学生都认识他,他一来,大家就都拥上来亲切地叫“曹伯伯”。曹凤杰联系自己在贵阳的亲戚朋友,到先进村关口小学进行慰问,曹凤杰的大哥曹凤鹥和朋友为关口小学捐资捐物,为关口小学每位学生购买2套新衣服、1个新书包、40箱牛奶、1000双袜子等等,在贵阳请来足球教练教小朋友踢足球。
  2016年高考后,曹凤杰通过村支两委了解到打郎组贫困学生石仕芬考取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打郎组地处偏远,曹凤杰多次到石家进行走访,了解石仕芬家的实际情况,她的母亲是一位聋哑人,她的弟弟为了姐姐能够上学,前两年辍学外出打工,家庭就只靠父亲种地维持生活,家庭经济来源单一,缺乏劳动力,面对巨额的学费和学杂费,全家人都面临着艰难的选择。石仕芬高考后就去广东打工,希望能够赚些学费,贴补家用。曹凤杰将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向单位汇报。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杂志社社长邓国超到石家进行走访慰问,集团职工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石仕芬捐助学费1.2万元,并协调学校免去石仕芬的学杂费用。
  曹凤杰说,大山里能够走出一名大学生不容易,千万不能让她辍学,就算是再难也要帮助她,这是石家的希望,也是先进村的希望。当村里有学生要辍学或者不想读书的学生,曹凤杰都会登门做思想工作,让学生继续完成学业。
  曹凤杰常说“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曹凤杰还在继续为先进村的脱贫攻坚事业努力争取项目,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其他文献
许多中医名家、大师的成才,都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里一下子就爱上了中医,最后走上了成功之路的。而我不才,却是从不喜欢中医到研究、应用中医,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中医人的。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贵州多大山。黔北的桐梓县西面娄山山脉的延伸处有一座大山,山顶上有一个只有几十户农家的红岩村。1942年3月的一天清晨,我出生在那里的一个农民家庭。这天正好是惊蛰节气,故我的乳名便叫作“惊蛰”。我母亲是典型的勤劳
期刊
6月14日,黔西县委离退局组织离退休干部60余人到安顺旧州古镇参观考察。老干部一行先后参观了旧州古镇、蝶恋花海等地,了解到目前旧州镇被列为全省两个建制镇示范试点之一,定位为“贵安新区后花园”,以高端养生、休闲度假、文化旅游为特色。特别是旧州镇创新镇村环卫一体化处理机制以及农民创业就业长效机制,拓宽农民创业就业途径,建立了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非常值得推廣和学习。老同志们感
期刊
爱心助学 用心为老 真心为民  6月2日,修文县委离退局局长、县委组织副部长周国刚与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县老年大学等部门领导来到大兴村,对该村在后进村党支部建设、脱贫攻坚工作和村老年学校的建设工作等方面助攻助力。  周国刚一行对大兴村的10名留守儿童给予每人200元的现金慰问,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解决实际的困难。同时,县老年大学还为该村的老年朋友们捐赠一个拉杆式移动音箱,为该村的老年人娱乐活
期刊
在北盘江江畔,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两鬓斑白,却依然精神矍铄,他不停地为家乡的发展奔走,同年轻时一样用满腔热情回报故土,深受群众尊敬。他就是现年85岁的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晴隆县长流乡政府“民意调查·精准扶贫”顾问、长流乡溪流村“名誉书记”、黔西南州老干部脱贫攻坚服务团团长李昌琪。  白发丹心系小康  黔西南州委、州政府作出“干部回乡·助力小康”的决策部署后,作为晴隆县长流乡溪流村土生土长的李昌
期刊
800余人参考 年龄最大87岁、最小52岁  7月11日,全国首届中老年音乐考级——“中国音乐家协会贵州中老年音乐考级等级考试”在贵州老年大学正式开考。来自省老年大学声乐、钢琴类别的学员约800余人将分批次进行考试,他们的年龄都在50—90岁之间,其中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52岁。  今年3月,“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贵州考区中老年考级中心”在贵州老年大学正式挂牌成立。作为贵州省第一个专门为中老
期刊
2017已经与我们挥手说再见,猝不及防的时光洪流中也终会留下不可磨灭的温暖。本期,小编与您一起盘点2017那些温暖的瞬间,哪个“温暖”触动了你的心弦?  冯爷爷与老伴张奶奶住进了同一家医院。冯爷爷的情况比较严重,他选择了放弃治疗。离院前,他向医护人员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能和老伴再见一面,拉一拉她的手。因为他知道,这一见之后,也许就是永别。  在地铁车厢内,一位爷爷弯腰替老伴儿穿鞋,怕老伴儿鞋穿着不
期刊
“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十九大报告中,“团结”是一个高频词,更是把握新时代的一个关键词。“五个时代”所描绘的新时代美好图景,每一个“时代”的背后都蕴含着“画出最大同心圆”的要求,饱蘸了“团结奋斗、戮力同心”的期许。  新时代正是这样的“聚”时代。为着同一个梦想,无论党内党外,无论海内海外,都应聚到一起。
期刊
2017年已经过去,回顾这一年,多种惠民便民政策的执行让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惠民生”绝对是贯穿全年的一条主线。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期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一大批惠民政策举措紧锣密鼓、落地生根,突破了一些过去想突破而未突破的关口,办成了一些过去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  2017年,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2017年,百姓不仅生活更精彩,人生
期刊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和互联网,发表二0一八年新年贺词。贺词干货满满,“金句”频出,温暖人心,更催人奋进。  同志们,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时光飞逝,转眼我们将迎来2018年。在这里,我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致以新年的祝福!我也祝愿世界各国各地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