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新型城镇化道路浅析

来源 :福建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数据,了解厦门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厦门市城镇化发展的优势及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结合国内外新型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以推动厦门城乡一体、产城互动、集约节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尝试提出符合厦门区位和城市特点的新型城镇化思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问题 美丽厦门
  城镇化是一个伴随工业化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日前,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走具有福建特色的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规划》指出,厦门作为我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要发挥支撑城镇化格局的重要支点作用。据了解,福建省沿海城市中厦门的城镇化率已经高达88.6%,高居全省首位。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通过城乡制度创新和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立“以城带村、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逐步减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加快城郊城市化建设,推进城乡空间融合发展,成为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典范。通过制度创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逐步实现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面覆盖。
  厦门市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中部、闽南金三角的中心,全市土地面积1573.16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全市户籍人口196.8万人,常住人口373万人,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36.4万人。耕地面积30.6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1.6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84亩,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1厦门城镇化发展情况
  对于城镇化建设,十六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的进一步补充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厦门的城镇化率已从1981年的36%上升到2012年的88.6%,发展速度惊人。但“即便是厦门,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城镇化率的数据只是评价指标之一,政府和群众真正关心的是更多人口在进入城镇后要能享受到与城镇人口相同的公共服务,这就需要公共服务与城市人口相匹配,目前最核心的两项工作是就业和教育。“要让农民进城有工作,更要让他们的孩子享受到同等均衡的教育。更长远的目标是要逐步实现户籍常住人口与非户籍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实际上,在这两点上,厦门的工作已经卓有成效,无论是外来务工人员就业还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厦门的水平在全省都是比较高的,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城镇化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
  《规划》中专门有一章要求“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提出了厦门在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要培育特色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转变。
  厦门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是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和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在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中赋予先行先试前沿平台作用日益凸显。目前,厦门经济特区及城市总体规划已涵盖全市域范围,农业农村工作正在加快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转变,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和完善“就业非农化、居住社区化、资产股份化、福利社保化”的体制机制,努力提高农民、保障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逐步走出一条统筹解决特区“三农”问题的新路子。对于加快经济结构和城乡结构的战略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厦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我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和其它城市一样,出现不少问题,一些问题是具有共性的,也有一些问题表现得较为突出,如工业化进程较快、基础设施不足、城市管理公共服水平有待提高等。
  (一)城镇缺乏必要的功能区分,很大一部分城镇居民建房仍然沿用农村的单家独院形式,城镇普遍缺乏环境基础设施,水污染也较严重。
  2009年厦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153元,比全省农民人均收入6680元高出37%。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许多城镇居民社区甚至农村居民区社区也建立了齐全的社区公共设施,优美的小区环境,建有篮球场、文化室、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器材等。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大部分城镇居民社区和农村居民区社区建设缺乏必要的规划和管理,住房建设设计水平较低,建房的空间布局还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整个社区布局呈分散状态,这样不但影响了土地的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也不利社区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
  (二)城镇缺乏特色,不少城镇不重视地方特色的塑造,盲目攀比,不断大拆大建,导致大量有价值的、反映本地历史与文化的历史街区和建筑物被拆,城镇特色风貌逐渐消失。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结合优美环境,形成产城一体、分工明确的城市功能布局。其中厦门岛主导功能为高端服务、金融商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海沧区主导功能为临港产业、航运物流、生物医药;集美区主导功能为教育科研、机械制造、软件信息;同安区主导功能为生态旅游、文化休闲、轻工食品;翔安区主导功能为临空产业、高端服务、光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不能忘记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协调共进,融合相生;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继承者和发展闽南特色建筑代表-闽南大厝,适当融汇东南亚侨乡风情和鼓浪屿的“万国租界”建筑的异国情调,保留厦门旧城的骑楼建筑,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的嘉庚风格建筑。加大力度推广宣传小城镇建设示范村,如翔安区新圩镇马塘村,全村重新规划设计,拆旧建新,实施“五改”、“四通”,整治村容村貌,成为布局合理、交通便利、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多功能的“都市”新村;又如海沧区东孚镇山边村,按照“村庄规划好、建筑风貌好、环境卫生好、配套设施好、绿化美化好、自然生态好、管理机制好”的“七好”要求,努力打造厦门最美乡村。一方面,要注意城镇发展并不是以“高楼大厦、宽马路、大广场、立交桥”作为标准的,对体现城市特色的文化符号、景观设计等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在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大功夫,让农民分享现代化成果。
  (三)我市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总体来说走在全省前列,但发展并不均衡,学校、体育馆(场)、医院数量较多,基本能覆盖到居民社区;图书馆、文化站、公园、影剧院、广播电视等文化娱乐设施较为缺乏,自助图书馆还可适当向岛外城镇布点;城镇居民的文化素质和观念行为有待提高,以满足城市社会的要求;城镇的文化、科技、教育的建设需要加强。
  (四)城镇化会将农民变成市民,但不是简单称呼的改变,需要一系列的社会福利和保障措施配套。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强调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这是非常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要求。
  看到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的城镇化发展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问题一是城乡分割,城乡发展不协调。集中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目前达2.8∶1;二是土地城镇化远快于人口城镇化,对人口、居民素质、生活质量的城镇化重视不够;三是生产、生活、生态不协调,城市工业用地比例偏高,而居住和生态用地比重偏低,雾霾等空气质量异常天气增加。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基于城乡二元结构而形成的土地城镇化远快于人口城镇化,未能以人为核心的问题。
  我市城镇化率已达88.6%,但在统计数据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发展转型过程中的“半城镇化”缺陷和问题。农民上楼了,但生产、生活却不方便了,生活成本提高了,这些农民被计入城镇人口,但却没有被城市的社会福利体系覆盖,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完全同等待遇,享受不到同等的公共服务,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五)新型城镇化建设:慢工出细活
  我市城镇化发展速度惊人,按户籍城镇化率计算,1999年为48.7%,2012年达到80.9%,城市化率平均每年以超过百分之二的速度递增,快速城镇化成为厦门发展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的发展不是速度本身有什么大的不妥,关键是在发展观、利益观上出了问题。我觉得,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是要因地制宜。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在不断变化,城市规划及相关政策的变化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也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人文社会环境更有其演变规律,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就是应该在认识到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对一个城市长远发展的勾勒。《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提出,为厦门今后的发展勾勒出美好的前景,只要我们认准方向、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一定能打磨出极具厦门特色的小城镇的发展模式。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5例来本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对其临床特征、手术治疗、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等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本
近几年,随着农村和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我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据统计,到2003年底,全市存栏生猪155.72万头,家禽1597万只,肉羊23.94万只,牛14.13万头,其中奶牛4.53万头,规模化养殖场398
目的比较经不同途径给药后载阿霉素(DOX)的二氧化锆纳米颗粒及游离DOX兔VX2肝移植瘤生长情况及药物靶向性。方法建立兔VX2肝移植瘤模型25只,随机分为5组,A组经肝动脉给予载DO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潮相继涌进,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使学生群体的信仰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困惑,甚至出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的倾向。
鱼苗鱼种特别是大规模鱼种,在运输上往往需要鱼苗专用运输车运输,才能有效保证成活率。由于鱼苗专用车费用高,特别是边远山区又无此设备,单个用户需鱼种量小、分散,鱼苗气袋
期刊
摘 要:一支量多质优的兼职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管理的主要问题,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本管理理念,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新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本管理 高职院校 兼职教师    师资队伍的质量决定了高职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是传媒类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兼职教师队伍作为这支师资队伍的重
在中国的白酒市场,浓香型白酒的份额占到70%,其在白酒产业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浓香白酒的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高品质浓香白酒稀缺,消费端存在尖锐的供需矛盾。在日前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浓香型白酒高峰论坛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指出,浓香型白酒历史源远流长,生产销售地域广阔,不同区域的粮食、微生物菌群、工艺都不相同,品种风格多样。浓香型白酒企业的现状是“长期不缺酒,但是长期缺好酒”,未来需要在浓
我国城市地铁的建设不断增多,盾构施工法有着安全、快速且对地面的建筑物影响较小等优势,已变成目前地铁工程关键的技术。然而在施工当中还是存在部分问题,这需要采取有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