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多巴胺免疫阳性反应物的分布

来源 :解剖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28469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纹状体边缘区多巴胺和酪氨酸免疫阳性物质的分布.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检测多巴胺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物质在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的分布.结果多巴胺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纤维在边缘区中密集分布形成一条明显的带状,带的宽度和位置与边缘区一致.结论证明了纹状体边缘区中存在密度较高的多巴胺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纤维,并讨论了这些免疫阳性纤维的来源以及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酒精对雌性幼鼠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48只8周龄昆明雌性幼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低、中和高浓度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酒精(0%、12.5%、25%和50%)灌喂,按10 ml/kg,隔天
目的观察龟板对大鼠损伤脊髓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表达和后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良Allen脊髓损伤模型,于术后1、7、14、21、28 d分别对大鼠进行Tarlov评分和斜板试验
目的 探讨H2O2预处理对存活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及存活素在H2O2预处理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在PCI2细胞建立H2O2预处理对抗H2O2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模型,应用甲氮甲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和细胞周期素cyclin D1的表达与胎儿心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对不同月份的胎
医学教育发展迅速,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也是如此,但解剖学教学活动除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因多媒体和网络化教学而迅猛发展外,其基本内容则变化不大.通过数千万年的进化发展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局部解剖学教学中,表现出其强大的优势.本文就PBL教学模式在实际应
目的 提供国人新生儿心脏的解剖学资料,为临床新生儿心脏超声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发育正常新生儿尸体,10%福尔马林灌注后行直视下解剖学测量,获取心的重量、体积、各房
现代医学教育改革对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三年制医学专科层次的人体解剖学课程受到的冲击最大。因此,三年制医学专科层次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知识
目的为带血管及神经蒂游离移植股薄肌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57例成人已固定尸体上进行解剖观测股薄肌的主要营养血管、神经的行程及毗邻,用游标卡尺测量血管长度、外径.结果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后缺血脑区缓激肽含量的变化. 方法用线栓法制作 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的脑缺血 /再灌注动物模型,用免疫细胞化学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