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的必要性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uty85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记者走基层是践行新闻工作者深入社会,服务群众宗旨的重要方式,是提高记者工作能力,培养正确新闻传播观念的基础,是确保新闻真实、贴心群众的有力手段。通过走基层活动的深入开展,对于我国新闻战线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也基于此展开了对记者走基层的必要性的研究,期望对此有多借鉴。
  关键词:记者;走基层;必要性思考
  中央五部门联合组织和号召要在全国新闻战线中深入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实践活动。这对于进一步促进新闻媒体工作者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推动记者把群众观点和意见体现到新闻报道中,对于深刻的践行群众路线有着重要意义。
  一、走基层体现新闻真实性原则
  新闻的真实性是其立足的基础与根本的原则,具体是指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要确保每一个新闻事实与实际情况是相对应的,不允许任何一个错误出现在新闻报道当中。比如新闻的事件、人物、地点和时间和结果等等。国内某著名的专家曾经表示:“真实并非单独存在的,需要有机的将主观与客观统一起来。”新闻事实便是新闻工作者基于主观来反映与表达客观,记者把主观的意识融入进客观的现实当中。基于这个思想,我们能够看到新闻记者尽管是从主观性的角度去出发,但是也要去客观的、如实的去描写客观的事物。而要想保证其真实性,就需要记者深入到实际当中,获取一手鲜活的资料。假新闻不大削弱了新闻媒体在社会上的公信力,还给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一些记者过度的依赖网络、电子邮件和电话等信息获得工具,但这些工具仅仅是获得信息的渠道,并不具备客观事实的真实性。如果记者没有亲身经历过一个事情,便结合其他信息渠道的信息进行报道,必然会影响到其客观性,甚至成为无意识制造假新闻的原因之一。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力与源泉。在21世纪,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工作者开始重视起对新闻真实性的维护工作,为此也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对于记者等新闻从业人员而言,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其最基本的职业准则。新闻是用腿跑出来的,这是每一个记者都需要去谨记的从业定律。只有记者深入的走入基层,才可以恪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借助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扎扎实实的采访,才可以写出贴近群众生活,让群众满意与信服的新闻,才可以捍卫新闻的真实性这条命脉。
  二、走基层是新闻工作者履行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
  媒体单位作为我党和国家的喉舌,担负着十分重大的责任与重担,因此需要格外的去重视起新闻报道对社会起到的正面性的引导作用;要结合新闻发展的规律,把更多的“正能量”传递出去。要把理性的态度与思考融入于新闻报道里,对社会的主流舆论起到科学的引导作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处理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媒体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运转,能够对广大人民的利益起到很好的维护作用,能够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可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引导正确的社会风气。所以,记者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是通道和桥梁的功能。而基层是新闻发展的基础与坚石,这就要求了记者要深入到基层的生活里。只有如此,才能够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与水平,推动新闻行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在新闻报道里面,需要心系百姓,深入的、全面的贯彻群众路线,积极的听取和了解基层百姓的诉求与意见,正确的去把握舆论的导向,实现政情与民意的有机统一。
  要不断的深入到基层里面去,深入到基层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当中,了解真实可靠的新闻事件,让新闻作品可以更接地气、更贴民心。只有如此,才能够把人民群众的要求表现出来,充分的发挥出新闻的社会功能。
  三、走基层是改变文风鲜活生动的源泉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闻报道亦是如此。新闻报道要让那些生动鲜活、富有情感内涵的报道去替代那些乌烟瘴气、道听途说的新闻报道。记者等新闻从业人员要满怀真诚,踏踏实实的深入基层,深入百姓生活,向群众去学习,言之有情,访有所得。过去记者们新闻报道的方式更多的都是从会议和活动中获得的文字材料,进行信息的精炼和提取进行报道。这样的报道形式呆板僵硬,文风死板,缺乏和实际的联系。《人民日报》某记者曾经直言:“不去基层当中,总是感觉像和百姓间隔着一层窗户,眼睛看不清;感情无法投入”。所以,只有深入到基层当中,深入到百姓当中,才可以在新闻报道里面表现出故事性,从而表现出故事人物的悲喜和喜怒,更为生动活泼。
  四、记者走基层的原则
  假如将走基层仅仅看作是完成上级下发的“任务”,必然会让此次走基层变成了走马观花式的形式化工作。作为记者,只有去坚持不懈的、自觉的去深入基层当中,才可以感受并且准备的把握住这个时代的脉搏,拓展采访的思路,开拓视野,不断的提高在新闻报道上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走基层,就要走的彻底,走的深入,要将百姓之所想,百姓之所思用新闻报道表现出来,用最诚挚的心态,用最朴实的笔端,将百姓的生活和诉求勾勒出来。这才是在当下新闻记者需要有的态度与追求。此外,走基层应当坚持长效性,坚持定期下基层学习和走访,激发记者深入学习基层的热情。
  总而言之,记者走基层是当前深入践行群众路线,提高记者职业水平的关键措施。我国新闻媒体工作者应当抓住每一次去基层实践的机会,真真正正的走基层,为基层。
  【参考文献】
  [1]杨玉强.记者走基层的必要性[J].西部广播电视,2014(10):94
  [2]廖海泳.提出問题是记者走基层的责任[J].新闻爱好者,2012(05):66-67
  [3]黄道弘.五问记者走基层[J].新闻前哨,2012(09):52
其他文献
公元前后的国内环境对佛教入华及传播极为有利,这些有利条件包括:汉代对外联系的扩大,社会的动乱与苦难,方术迷信与黄老之道的盛行,传统儒学的危机及魏晋玄学的兴起.
金财是塘湾村的村长,把持着村里大权.rn狗棒是瘸子,四十好几,还是单枪匹马唱寡人戏.rn分责任田时,村民动了侧隐之心,让狗棒任意挑选了一份良田,狗棒看中了村边那丘牛角丘.可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探究麻醉镇痛药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 ~2014年5月和2015年3月 ~2016年3月所收治的癌痛患者各50例,记为A、B两组.对A组患者不合理使用麻醉镇痛药
摘要:文章从“高雅”与“低俗”出发,围绕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标准问题展开进行论述,对文化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去接欣赏高雅低俗文化作出一定程度的讨论。  关键词:文化;高雅;低俗;群众  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难以讨论。为什么难以讨论,难就难在这些个文字上,比如“俗”字,《说文》中说“俗,习也”,也就是说低俗可能是民间的一种行为习惯。那么何为“雅”,《白虎通·礼乐》说道:“雅者,古正也”,就是说“雅”是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损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急诊及门诊就诊踝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
毛大姐打电话约我吃饭.毛大姐说《三清梅》会刊发了我一组小小说后,很多文学后辈打听我,央求她介绍认识一下活的三石.我原本不太愿意参加文友聚会或者聚餐,可毛大姐是个热心
2013年4月1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疾控中心、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疾控中心、安徽疾控中心等单位的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对提高ICU基础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2月内我院收治的148例ICU患者且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占74例,对照组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