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生成虚拟平扫CT图像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4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针对增强CT图像,采用U-Net卷积神经网络(CNN)方法生成虚拟平扫CT图像,比较其与增强CT和实际平扫CT图像的差异.方法 纳入50例于同次检查中接受平扫及增强CT扫描患者,记录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以40例CT数据为训练集,输入增强CT图像后,以对应的平扫CT图像作为输出,用于训练U-Net神经网络;以其余10例数据作为测试集,通过训练完成的U-Net生成虚拟平扫CT图像.比较虚拟平扫CT与实际平扫及增强CT的图像及参数差异.结果 50例平扫CT平均CTDIvol为(11.67±0.51)mGy,增强CT平均CTDIvol为(13.46±0.76)mGy;采用虚拟平扫CT图像可使平均辐射剂量减少46.44%.增强与平扫CT图像的平均绝对偏差(MAE)为(32.28±2.64)HU,结构相似度(SSIM)为0.82±0.05;虚拟平扫CT与平扫CT图像的MAE为(6.72±1.31)HU,SSIM为0.98±0.02.虚拟平扫CT与平扫CT图像所示主要组织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针对增强CT基于U-Net神经网络生成的虚拟平扫CT图像与实际平扫CT图像的一致性较好,可由此减少CT扫描次数、降低辐射剂量.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T-DLBCL)的18 F-FDG PET/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确诊的PT-DLBCL患者的术前及化学治疗前18 F-FDG PET/CT资料,观察其原发灶、淋巴结及结外病灶表现,并分析18 F-FDG PET/CT的诊断价值.结果 5例PT-DLBCL中,18 F-FDG PET/CT示3例双侧睾丸病变、2例右侧睾丸病变;其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13.90~26.80,中位SUVmax为16.00.5例中,4例伴淋巴结
胎盘功能不全与母婴健康密切相关,产前早期诊断对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及改善产妇和胎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超声为评估胎盘功能的首选检查手段.本文就产前超声诊断胎盘功能不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