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hin5782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阅读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更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相对地说,上好一节阅读课也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是影响阅读能力的量大方面。前者涉及到了词汇、语法、阅读题材、阅读技能等诸多方面;后者则涉及到了文化背景、语言基础、智力因素。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结合语言和非语言两大因素,采取综合的,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但是不管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阅读教学的前景都令人堪忧。分析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普遍的问题:一个是学生,甚至是很多教师对阅读都不够重视;另外一个就是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很多教师往往注重的完成课本知识,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都特别强调课本中过分沉重的语法和死记硬背。如此以往,学生对于频繁的背诵操练就心生厌恶。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对此,我借鉴新闻的五要素提出五个“W”——What、Where、Who、Why、When.
  第一个是What is the first?
  基于当代学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个性”群体的典型代表者,在选材上教师应做到以人为本,让学生能多样化地选择,从他们喜欢听、读的童话、故事入手,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
  另外,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适量地抛出了问题以后就创设成功的机会,表扬是最好的激励手段,抓住他们显现出来的“闪光点”加以鼓励,让他们树立起对阅读的信心,让他们相信和认可自己的能力。一旦有了成功的体验,就能够激发更多的信心。
  第二是Where can we find out?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同时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新课程的要求就提出了把课堂原本交给学生去自主发挥,自读理解然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小集体里展开讨论,最后各抒己见。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问題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三是Who is the life and soul?
  一篇无论篇幅长短都一定存在着核心内容。其中基本交代了包括了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在很多情况下,利用文章篇章结构,跟读阅读目的的不同,查读就能达到这个阅读的效果。文章总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以前没有学过的词汇或者语法,虽然个别可跳读忽略,但大部分都是具备有一定意义。除了可以联系上下文以外,也要必须懂得认识一篇文章并不要求每个字,每句话都能认识。毕竟有些陌生的词和句都是可以分析的,所以我们可以用构词法来猜测法来确定词义。学生阅读能力能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课文中的词语、句段意思不太懂,学生读起来必然不流畅;如果意思领会不正确,阅读时的语调、感情就不恰当、不自如。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难点在哪里,只要找上、中、下层生分别读一读课文,就能知道学生的实际。其次,我们要养成学生做好阅读笔记的习惯。看完文章后,围绕这个核心做好笔记,在选到自己感兴趣的词句后,摘抄在阅读笔记上,并用简短的话来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实现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输出”与“输入”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能够自然而有效地摄入丰富的课外文化背景知识,这是“输入”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对文章大意的概括,又可将已“输入”的信息在学生具备的水平的理解下,最终被学生完全接受。
  第四个是Why the answer is here?
  读书与思考是学习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环节,思考是读书的灵魂,思考在学习中具有重大意义。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学会一些科学思考的方法。阅读课文前,教师根据文章主旨、人物、情节、线索等提出问题,让学生读后掩卷沉思,带着问题找答案,复述课文,既达到了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也达到了掌握课文要旨的目的。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形声的摹拟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阅读后对重点片段进行必要的模仿训练,这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学生阅读完一篇短文后,通过做练习题来检验阅读能力。解题得出答案,并不是最后的工序。必须全面检查,认真验证。
  第五个是When can we for help?
  在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过程中,要善于加以引导学生学会和掌握利用工具书解决一般性的问题,对于个别比较抽象且时间较为久远的资料则要依靠信息科技手段。另外教师可以依靠班级里的小型集体展开讨论和议论互帮互助,针对文章中出现较为有疑问的地方由各个成员各抒己见,逐个击破。
  在五个W的环节里,最为重要的是做好评价工作,我们在阅读教学的不同阶段,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不同性质的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设计教学策略与方法,改进阅读教学。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我们在平常阅读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注意引导学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既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扎好根,也能更有效地提高我们的阅读教育教学效果,只要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不再会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低而绞尽脑汁,费尽心血。学生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的说法也将会成为过去,经过我们不懈地努力,使孩子们爱上阅读,让他们真正体验到阅读的快乐。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变得聪明,而且也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阅读难,难阅读”也会离我们而去。
其他文献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三年级学生“起点”写作好比婴儿学走路,同样会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刚刚接触作文的学生,一听到“作文”两字,不是抓脑袋,就是托腮帮,不知如何下笔,脑子一片空白,认为没什么可写,不知该怎么写。在作文教学中,有时老师说得口干舌燥了,文章也几乎描述出来了,以为这下子总会写了吧。但一经批改,老师大跌眼镜,学生的作文照样一塌糊涂,丝毫进展都没有。怎么办呢?据教育家魏书生所言:“没有教不好的
期刊
鉴于我国小学生主体意识薄弱,盲从性强,社会实践能力较差的这一事实,加强实践活动则尤为必要和重要了。况且这也是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所以,活动课程必须强调实效性,改变以往或多或少的形式主义作梗的现象,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发挥实践课程的重要作用。  如何使活动富有实效,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培养学生活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活动过程中不竭动力的源
期刊
加大识字量,多认少写,使学生能尽早、尽快、尽可能地多识字,以便及早地进入汉字的阅读阶段,是课改后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趋势。但目前,识字量太大,语文课时又少,识字教学任务繁重,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非常棘手的问题,老师们困惑很多。目前有三种倾向:一个是把较多的时间放在了识字上,字认识了不少,可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无法开展有效的阅读。二是忽视识字教学,“今天不认识,以后就认识了”,反正也不抄不默不考,由学
期刊
摘要: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行业或许与化学毫不相关,但是在学生阶段学习化学这门学科所培养的思维方式和开拓的视野将会有益于学生的一生。所以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身负重任,我们要倾尽全力帮助学生的化学学习。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内容,不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化学技巧。初中化学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这门科目,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初
期刊
一、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自卑自闭  家庭的破裂,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因为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孩子会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
期刊
语感,表现为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平常我们的一听就明,一说就清,一读就懂,一写就通,不需要进行分析,而能直接领悟,这就是语感。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究其原因有三,其一,语感是个体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反复熏陶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能力,
期刊
摘 要: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生成知识、启迪智慧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新形势下适应新课改的必然选择,对每一位高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构建高效思想政治课教学课堂,必须做到: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转变教师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巧设课堂情境、强化课改意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期刊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工具性和创造性。新课改要求我们语文学科要贯穿创新教育,这种创新教育已经得到老师们的广泛关注和实施。然而在语文作业方面,却很少有老师进行创新。我们语文老师要注重作业的设计与指导策略。  一、“文本作业” 变为“个性形式”  传统的作业练习中,教师们往往忽视了学生该有的思维、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也很少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导致作业只是师生
期刊
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一目标表明,在阅读教学中,应转变传统的教师学生的教学模式,应重视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以便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如何提高小学
期刊
摘要:在当代社会中,幼儿学前教育时期的发展与成长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关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 任何教学和教育任务, 都不可能解决。”家长教育素养包括教育知识、观念与能力,和家长文化水平在内的一般素养与教育素养密切相关。幼儿园在不仅要对幼儿的成长担起相应的责任,同时也应对家长的教育素养提升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关键字:幼儿园;提升;家长教育素养;策略  《幼儿园工作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