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9~20日,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山西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杨伟民,副巡视员谢文智带领扶贫工作队,深入下乡住村、包村增收点——吕梁市方山县麻地会乡郝家庄村,走村进户,察村情、访农户、问农事,就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又一次进行住村调研,与乡村领导干部共同研究谋划今年的帮扶项目,探求农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致富增收的关键
“今年的下乡住村帮扶不仅要在项目上扶持,还要提高农民的‘造血’功能,通过强化农民科技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19日晚7点,在郝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安国兆的家,杨伟民正同主人唠着今年的包村扶贫工作计划。闻讯赶来的10余名乡亲聚集到了安国兆家,气氛更加热闹了起来。请大家坐下后,杨伟民同大家聊了起来。当他了解到村里的“乡土专家”为大家解决了不少生产中的问题后,杨伟民语重心长地说,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致富增收的关键,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目前来看,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的培训是当务之急,也是今年省科协扶贫工作队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培训,让农民转变种植观念,加快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的步伐,提高精品农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同时,也要将郝家庄村培育成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基地。杨伟民为乡亲们谋致富、为农村谋发展的新思路,说到了乡亲们的心坎上,暖在了干部群众的心窝里。
从多方面入手,帮助农民把收入提上来
20日上午,杨伟民在郝家庄村走访村民,了解水利设施、家庭养殖、种植情况,并在郝家庄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听取了麻地会乡和郝家庄村负责同志的意见和诉求,他满怀深情地说:“这次住村下乡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帮助郝家庄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农民把收入提上来。”他指出,农业的发展首先还是要在土地上做文章,土地是农民的根,要在特字上做文章。通过省农科110专家的实地考察论证,今年省科协将争取资金40万,帮助郝家庄村种植脱毒马铃薯140亩,并利用省科协的农科110专家团队优势,对农民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同时,省科协还将结合郝家庄村的实际情况,积极从各方渠道募集资金,帮助村里修建山地蔬菜大棚。在此基础上,省科协将协调相关单位,通过埋设管道、修建水渠,建立比较完善的灌溉、排涝、补源及田间水利工程等配套的农田基础设施,增加灌溉区面积,提高郝家庄村的耕地面积和种植面积。
在谈到郝家庄村的养殖业时,杨伟民指出,山区养殖也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因地制宜发展自己的养殖品种、规模,使养殖业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渠道。今年省科协成立了项目领导组,要为郝家庄村引进西门达尔牛新品种,发挥当地养殖协会的优势,以农民自愿自发为原则,采取个人出资和协会筹资补贴的形式,签订养殖协议,确定养殖户,达到户均一头牛的目标。为调动农民养牛积极性,山西省科协将着力搞好配套服务,对饲养户实行政策、资金、技术三扶助,每产一头小牛奖补1000元。同时省科协正在积极联系中国农技协,为村里引进蜗牛特色养殖项目,鼓励有学习能力的农民养殖蜗牛,通过培养示范户带动村民参与到特色养殖中来,帮助农民实现致富增收。
杨伟民对包村扶贫工作寄予厚望,他指出,干部下乡住村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就是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省科协领导干部要放下身子、静下心来帮助郝家庄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解决现实问题。工作要实,力度要大,切实做到包点住村起到的“建立一个好支部,培养一批好干部,谋划出一条好路子”的作用。(周君彦 编辑:吕伟)
(山西省科协)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致富增收的关键
“今年的下乡住村帮扶不仅要在项目上扶持,还要提高农民的‘造血’功能,通过强化农民科技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19日晚7点,在郝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安国兆的家,杨伟民正同主人唠着今年的包村扶贫工作计划。闻讯赶来的10余名乡亲聚集到了安国兆家,气氛更加热闹了起来。请大家坐下后,杨伟民同大家聊了起来。当他了解到村里的“乡土专家”为大家解决了不少生产中的问题后,杨伟民语重心长地说,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致富增收的关键,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目前来看,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的培训是当务之急,也是今年省科协扶贫工作队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培训,让农民转变种植观念,加快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的步伐,提高精品农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同时,也要将郝家庄村培育成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基地。杨伟民为乡亲们谋致富、为农村谋发展的新思路,说到了乡亲们的心坎上,暖在了干部群众的心窝里。
从多方面入手,帮助农民把收入提上来
20日上午,杨伟民在郝家庄村走访村民,了解水利设施、家庭养殖、种植情况,并在郝家庄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听取了麻地会乡和郝家庄村负责同志的意见和诉求,他满怀深情地说:“这次住村下乡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帮助郝家庄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农民把收入提上来。”他指出,农业的发展首先还是要在土地上做文章,土地是农民的根,要在特字上做文章。通过省农科110专家的实地考察论证,今年省科协将争取资金40万,帮助郝家庄村种植脱毒马铃薯140亩,并利用省科协的农科110专家团队优势,对农民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同时,省科协还将结合郝家庄村的实际情况,积极从各方渠道募集资金,帮助村里修建山地蔬菜大棚。在此基础上,省科协将协调相关单位,通过埋设管道、修建水渠,建立比较完善的灌溉、排涝、补源及田间水利工程等配套的农田基础设施,增加灌溉区面积,提高郝家庄村的耕地面积和种植面积。
在谈到郝家庄村的养殖业时,杨伟民指出,山区养殖也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因地制宜发展自己的养殖品种、规模,使养殖业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渠道。今年省科协成立了项目领导组,要为郝家庄村引进西门达尔牛新品种,发挥当地养殖协会的优势,以农民自愿自发为原则,采取个人出资和协会筹资补贴的形式,签订养殖协议,确定养殖户,达到户均一头牛的目标。为调动农民养牛积极性,山西省科协将着力搞好配套服务,对饲养户实行政策、资金、技术三扶助,每产一头小牛奖补1000元。同时省科协正在积极联系中国农技协,为村里引进蜗牛特色养殖项目,鼓励有学习能力的农民养殖蜗牛,通过培养示范户带动村民参与到特色养殖中来,帮助农民实现致富增收。
杨伟民对包村扶贫工作寄予厚望,他指出,干部下乡住村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就是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省科协领导干部要放下身子、静下心来帮助郝家庄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解决现实问题。工作要实,力度要大,切实做到包点住村起到的“建立一个好支部,培养一批好干部,谋划出一条好路子”的作用。(周君彦 编辑:吕伟)
(山西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