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性与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血管内治疗的效果分析(附7例报道)

来源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脑外伤性与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以及血管内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0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例脑外伤性与1例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血管内治疗的方法、效果、复发情况、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 6例脑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外伤后均有颅底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与骨折关系密切,6例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中2例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4例为床突旁假性动脉瘤,1例为脑膜中动脉颅内段的假性动脉瘤.6例均行血管内治疗,其中瘤腔内单纯弹簧圈栓塞1例,采用多支架辅助栓塞3例,ONYX栓塞1例;1例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创伤后动态复查,采用多支架辅助栓塞;所有7例患者血管内治疗术后即刻达到动脉瘤完全不显影,Raymond分级1级.术后复发2例,其中1例为单纯弹簧圈栓塞者,术后反复发生鼻腔大出血,复发后再次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达到治愈,Raymond分级1级.另1例为支架辅助栓塞术后3个月复查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发现复发,再次用弹簧圈补充填塞治愈.7例血管内治疗仅1例发生手术后脑梗死,为动脉瘤侧的颞顶叶梗死,出院时轻度偏瘫,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6例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出院时mRS评分,0分4例;3分2例,其中1例康复2年后mRS评分由3分变为1分,可以正常工作,另1例康复半年后mRS评分由3分变为2分,目前仍在继续康复中.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出院时mRS评分为0分.本组无死亡病例.本组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8年,1年后DSA复查2例,1年后门诊CTA或MRA复查4例,未见复发,电话随访6例,未见明显复发表现,1例3个月后失访.结论 脑外伤性和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早期发现早期处理至关重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医院的现有条件和材料的可获得性,选择合适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针对城市规划中涉及到道路系统规划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分别从明确道路功能及道路等级概念、道路系统规划、交通组织细节及通过预测分析评价规划方案等方面,在城市规划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