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氧化物脱硝催化剂钾、钠中毒及抗中毒研究进展

来源 :广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氧化物脱硝催化剂是NH3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NH3-SCR)中应用最广泛的催化剂,但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碱金属钾、钠的影响,使其脱硝活性下降甚至失效。本文介绍了不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进行脱硝时的反应机理,以及存在钾、钠时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失活机理,系统介绍了催化剂抗钾、钠中毒改进的技术方法,即元素掺杂改性、改变载体形状、硫酸化以及酸性气氛等。
其他文献
针对建筑涂装车间废气,采用微纳米气泡喷淋技术处理废气苯、甲苯和二甲苯,探讨了进气浓度、停留时间、喷淋液气比对“三苯”废气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浓度分别为140 mg/m3,280 mg/m3,420 mg/m3时,停留时间18 s、液气比4 L/m3时,苯、甲苯和二甲苯的去除率分别达41.95%、49.63%、54.63%。
不同于传统的一比一重建验证,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主体的模拟在核化工设施退役工程的设计验证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多,尤其在远距离遥控拆除中。在模拟中,碰撞检测是不可回避的重点之一。本文将针对核化工设施在退役过程中的特点,探究在使用虚拟现实进行模拟时,通过分析核设施模型的构建特点,考虑关键因素,选择合适的检测算法,提出一整套碰撞检测的策略,克服复杂的三维场景,人机交互的需求,以及实时性和精确性的问题,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效率。
某旧村改造后土地用途变更为二类居住用地,为了保障人体健康,在开发利用前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第一阶段污染识别表明地块历史及现状均从事过工业生产,存在污染源;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采用系统布点法和专业判断布点法相结合,布设了36个土壤采样点、9个地下水采样点,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各检测因子检出值均低于其相应的筛选值要求,地块的土壤环境风险可以接受,不需要进行详细调查和健康风险评估,可进行下一步开发利用。
在无机填料高填充的聚合物体系中,除了流动过程中聚合物熔体的粘弹性行为外,填料也是引起析出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工作研究了碳酸钙高填充聚乙烯的模头析出现象。通过析出实验、流变性能、扫描电镜图像及热性能等测试结果,分析填充聚合物的析出物成分和填料的填充量、粒径及其分布以及表面处理等因素对混合物模头析出的影响。
钝化修复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修复材料在污染农田中的长期应用效果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河南某典型受重金属污染农田的土壤,结合环境因素、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选取凹凸棒石作为钝化剂通过试验研究,对农田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凹凸棒石作为钝化剂对某农田污染土壤的重金属钝化效果显著,可为作为As、Pb、Cd污染农田土壤的钝化剂。
光伏组件封装用EVA材料的耐老化性是光伏系统能否长期稳定输出电能的关键。本文综述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封装材料的老化研究进展,包括EVA材料老化对光伏组件性能的影响,比如EVA老化引起的光伏组件的褪色、分层、起泡;以及EVA材料的抗老化研究进展,包括添加无机颗粒抗老化、添加助剂抗老化和交联抗老化。
以某典型化工遗留地块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地块内土壤样品中所有检出因子的浓度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标准限值要求,地下水样品相关检测结果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IV类标准限值要求,因此,无需开展详细调查和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可作为第一类用地进行开发利用。
对某阿胶项目建设用地的土壤和地下水进行了调查及采样分析,资料调查未发现该地块受到污染物的污染,对土壤和地下水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该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100~-7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是制作锂离子电池隔膜最好的材料,经过与白油混合制浆后,经过铸片、拉伸、二萃取等工序,形成纯PE隔膜。
潮州市某牛肉屠宰厂采用“气浮+AAO+AO”工艺处理肉牛屠宰废水。投运1年以来,废水处理设施排放口SS、CODCr、BOD5、NH3-N、TP等污染物指标为:20~40 mg/L、40~70 mg/L、16~22 mg/L、6~12 mg/L、0.6~1.4 mg/L,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屠宰与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中新建企业排放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