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学的若干课题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ls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社会主义政治学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研究哪些课题?下面提出初步的看法。一、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两类矛盾学说。在剥削阶级被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的总趋势越来越缓和,但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阶级斗争的性质和内容发生什么变化,人民内部矛盾将具有什么新的特征。这是当前政治学研究中迫切需要探讨的课题。二、研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和实践。这是社会主义政治学的核心问题,我们的国体是
其他文献
<正> 近几年来,在我国学术理论刊物上,陆续发表了若干主张“社会主义异化论”的文章。其中一些文章提出,异化理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异化概念是指人作为主体同自己的行为、活动及其结果的关系,不能只限于指敌我矛盾;异化即是矛盾、一分为二、至今仍适用于我国社会、等等。现就这些论点试作剖析,并谈谈个人的看法和意见。(一)关于异化理论是否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或完成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我们认为,象这样把异化理论理解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贯彻始终的重要理论,把马克思的
<正> 成都军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4月23日至25日在成都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苏德条约》评价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苏德条约》的签订既有消极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条约的签订推迟了苏德战争的爆发,赢得了战争准备时间,使苏联得以建立“东方防线”,从而避免了西线作战的危险。(二)打击了英、法等国怂恿德国进攻苏联的绥靖政策,粉碎了德、意、日反共集团的包围。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苏德条约》不是真正的互不侵犯条约,而是一种战略结盟,它反映了苏
信息化发展形势下,大众传媒的发展速度也比较迅速,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新媒体在当前的公共危机当中的作用发挥比较突出,公共危机爆发的时候,各种传播媒介对
为解决秸秆饲料化过程中,其自然状态松散,容积密度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秸秆饲料大截面压块机,并进行了样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工作性能稳定,能够满足对秸秆饲料中高密度压缩的
本文从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出发,指出了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并提出"以活动为载体"来提高中职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观点,并在一些活动的形式和做法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及时地发现新闻线索,收集新闻素材,挖掘新闻价值的职业基本素质。本文拟对新闻敏感概念的认知、缺失的原因和能力的培养进
<正> 近几年来在报刊上出现如下提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我国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是从相当落后和贫穷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脱胎而来的”。这些提法实质是一个观点,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直接过渡而来。此种观点值得商榷。
<正> 盛唐边塞诗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歌颂了开边战争,这无疑是十分错误的。这种情况反映了唐玄宗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带给他们的严重影响。因为,“在每个时代里,统治阶级底思想就是统治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唐玄宗为代表的盛唐封建统治阶级,用武力开边的思想和政策,不能不影响到这些边塞诗人对于这些复杂战争的立场和态度。但是,不是所有边塞诗都是这样的思想内容,应该说,还有不少优秀的边塞诗不是歌颂开边战争,而是在盛唐王朝的开边战争中表现出一种反战厌战的思想和情绪
随着我国中小学新课改的实施,新教材的应用,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而且,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传
<正> 1985年6月12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国内外经济管理》编辑部邀请部份史学和经济学工作者举行了中国古代经济管理史研究座谈会。今年三月以来,《国内外经济管理》周刊开辟了《中国古代经济管理》专栏,发表有关先秦管理的文章七篇,另已收到的十多篇文章也将陆续刊出。在中国古代经济管理史的研究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国古代经济管理,无论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