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薯双生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分子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来源 :浙江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f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薯双生病毒是中国甘薯上一类重要病毒,其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具有介体传毒、基因包被等多功能。揭示其分子变异,可以为病毒防治及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利用PCR方法扩增获得了24个甘薯双生病毒分离物的cp基因,采用SDT、Dna SP、RDP3、MEGA等软件对其进行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24个分离物核苷酸序列均为765个碱基,一致率为88.3%~100%,编码254个氨基酸,一致率为94.5%~100%。中国甘薯双生病毒分离物系统进化树分为2个组,组I包括大部分分离物及本研究获得
其他文献
应用微气象学水平通量法对太湖流域水稻种植季节不同施肥阶段大气氨排放特征进行监测,并对田间水NH+4-N浓度和p H、土壤NH+4-N浓度和温度、大气风速等参数进行同步观测。结果表
期刊
为阐明不同海拔高度森林土壤基础呼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碳动态预测提供科学依据,以藏东南色季拉山不同海拔高度森林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升温实验,研究不同海拔高度森林表层土壤基础呼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基础呼吸速率及土壤累积碳通量均随培养温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土壤基础呼吸速率随着土壤层次加深而降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各土壤层次及海拔高度土壤基础呼吸速
将中粳不育系春江23A与6个籼型恢复系进行配组,对6个组合的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播始历期均明显短于对照两优培九,株高、穗长和有效穗数均低于
为探讨浙江省不同地方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距离,促进浙江境内鸡群体遗传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本试验利用STR分型技术对雁荡麻鸡Ⅰ系、Ⅱ系、萧山鸡、龙游麻鸡和仙居鸡5
以江西省峡江县为研究对象,采集样点,获取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等土壤养分数据,借助地统计软件对土壤养分的各类因子进行空间变异性分析与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
为了解浙江省近年来粮食产量趋势,采用波动理论研究1978—2015年浙江省的粮食产量周期特征,并运用LMDI方法对影响粮食产量的耕地利用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浙江省粮食产量
建立用微波消解-动态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农产品中痕量硒的方法:HNO3经密闭微波消解系统处理农产品样品,以CH4为反应气,采用动态反应池(DRC)技术消除m/z 80处40Ar40A
针对设施蔬菜施肥强度高、灌溉量大等造成的氮磷流失问题,利用稻田具有净化进水污染物的作用,构建菜-稻耦合梯级消纳氮磷模式,在研究设施蔬菜产流规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特
以皖北地区采集的115个砂姜黑土样本为研究对象,获取土壤样本光谱数据,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随机森林特征选择算法(RFFS)对土壤总氮含量特征波长进行选择,并分别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支持向量机回归(SVR)、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LASSO)建立土壤总氮含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除CARS-PLSR方法模型精度低于相应的全波长模型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