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引领以问拓思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n21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的教育教改形式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是我们整个教师群体共同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为此,我市大力推出“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推崇师生合作学习。我们也在努力从“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的载体——导学案的问题设置上下功夫,探求最理想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层次 引导 学情 教材 形式 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1.055
  Abstract In the new education form, the traditional teacher's monologue "cramming" teaching has been unable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quality education. How to embody the main body position of the students, how to maximiz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a practical problem that we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whole group of teachers. To this end, the city launched a "teaching -learning-doing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l,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learn to cooperate. We are also trying to "learn from the teaching as a carrier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 efforts to set the guiding case on the search for ideal teaching efficiency.
  Keywords level; guide; learning situation; material; form; cooperation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提出并开始实施素质教育。2001年《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①为适应改革,我们教师必须舍传统,争创新,实行素质教育。我校学生家庭条件参差不齐,无法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推行整齐划一的课前自学—新课讲授—课后巩固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为此,我组织我校历史教研组以导学案为载体,开展了《初中历史“学教做互动”模式导学案问题探究研究》,尝试以导学案中问题的探究为切入点,改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素质成长。
  《初中历史“学教做互动”模式导学案问题探究研究》是在我市课题“学教做互动”探究的一个子课题,旨在从“学教做互动”的问题设置,启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质,并通过设置的不同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合作完成教学目标,实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教做互动,做中达标”的教学效果。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将问题探究分为学生个人自主探究、学生小组内部探究、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师生整体合作探究四种探究形式。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有了一些收获,下面来谈谈我们的一些感悟,以期抛砖引玉。
  笔者认为,导学案问题的设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显层次
  问题设置要突显层次性,在难易程度上,要先易后难,层层递进,有明显的梯度;从逻辑联系上,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的问题,要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表象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我们导学案问题的设置严格遵循以上原则:
  学生个人自主探究,本部分内容难易程度相对较易,一般为新课程标准的“知道”、“了解”部分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有关的客观史实,学生通过自学在课前即可独立完成。学生小组内部合作探究,这一探究相对于学生个人自主探究难易程度,相对有所提高,需要一定的归纳、比较和概括能力,一般为一些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历史现象的原因与结果、历史事件之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等内容,学生须同伴的支持去验证自己的结论。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所涉及的是历史信息获取与感悟、历史探究方法等教学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内容,需要小组之间在合作学习中,通过讨论、争辩等途径来实现。师生整体合作探究,这一探究形式主要用于处理难度较大的开放型问题,尤其须高度概括的理论观点、认识历史的意识和态度等教学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 方面的内容,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作探究才能完成。
  2 重引导
  导学案是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导学案重在“导”, 即通过导学案各个环节的设置,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而问题的设置正是实现学生“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可以在教师讲授新课前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就能掌握或基本能掌握新知识,让导学案充当引路人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先灌输理论再反复训练的“题海战术”思路, 要通过问题去启发引领学习思考,以问拓思,把问题作为杠杆去撬开知识的大门。如:在学习八上第一单元第一课《鸦片战争》时,鸦片战争的影响是本课的一个学习重点,又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难以理解。为了让学生轻松掌握这个知识点,我在问题设置上作了如下处理:(1)简要概括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由学生个人自主探究完成,一方面强化重点知识,又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2)将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绘制成表格,并逐一探讨条约各款内容对当时中国的影响,由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这一合作探究活动将会让学生逐步认识到中英《南京条约》让中国的领土主权、关税权等政治权利受到破坏,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受到资本主义的影响。由此导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受到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封建社會的含义是原有经济遭到破坏,有了一定资本主义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②就水到渠成。   3 近学情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教学的最重要性是教学创造着最近的发展区这一事实。”即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或与能力更强的伙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③按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初中生正处于智力与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这一阶段已经具备理解和使用抽象概念的能力。但因为社会阅历浅,使其理解和运用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教师设置的问题务必适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问题的设置要贴近其认知水平并开发其“最近发展区”,使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即将开发的空间的衔接程度達到最大化。让设置的问题既能与学生现有的认知对接,又属于其认知未知的区域,引导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开启新知识的钥匙,挖掘新知识,同时将抽象的、枯燥的理念具体化、生动化,活跃课堂。
  如:在学习九下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时,为了让学生轻松获取经济“全球化”这个概念,我设置了一个“七嘴八舌”的问题——说说身边的“洋货”哪来的?怎么来的?学生整个情绪抗奋,争先恐后,“中外合资的公司生产的”、“全球购的”、“外商投资公司生产的”,我就只需要将这些认知归类后一一与新知识对接,引入“国际投资”、“国际贸易”、“跨国公司”、“生产活动全球化”等概念,自然引出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这样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4 扣教材
  这既是问题设置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问题的设置要做到从教材中来,到教材中去。在设置问题之前,要深研教材,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及考纲要求,设计出符合教学三维目标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能力得以提升。问题正如课堂的生命,但离开教材的问题就如同空中楼阁,当然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更谈不上探讨价值。
  5 讲形式
  “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关键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全体学生都能通过合作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如何达成有效的生生合作与师生合作,问题的设计的科学性就至关重要。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从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的重要性去考虑以外,还必须在问题设计的形式上作文章,形式要力求多样化。初中学生好奇心强,要善于捕捉他们的兴奋点,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之间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各不相同,要注意兼顾,问题的设置还要有一定的互补性。因此,我们导学案的问题设置还一并做到了形式多样新颖,如辩论赛、竞猜、动手动脑、鸡蛋里挑骨头(即指出对方的不足)等,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学生们乐此不彼。譬如:在学习“百家争鸣”内容的时候,考虑到各学派的理论有一定的抽象性,我们设置了一个现实版的“百家争鸣”,让不同组的学生代表分别饰演墨家、儒家、法家、道家、兵家等其中的一派进行争辩,小组其他成员均可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学生在合作性任务进行学习的互动过程中获得彼此的支持。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学生群情激昂,不仅对各家的历史观点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印象深刻,而且对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也有了透彻的认知,目标达成非常理想。
  以上是我们探究《初中历史“学教做互动”模式导学案问题探究研究》这个课题一年来的一些感悟,通过这一年的实践,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兴趣上更加浓厚,在学习历史的态度上更加积极主动,在学习历史的方法上更加科学化,正如成长中的雏鹰,由嗷嗷待哺转向主动觅食。初步实现了由“填鸭式”的教学转向“先学后教”自主学习模式。当然,在探索过程中仍有一些困惑,譬如:如何使设置的问题能兼顾全体学生,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如何实现小组分组的最合理化,如何让学生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有效地生成问题等等。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地探求,进一步地改进,也希望得到先行的各位同仁的指点,获取他山之石,取长补短。
  注释
  ① 刘静玉,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4.
  ② 李伟科.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5.
  ③ 刘静玉,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4.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业对普通话水平等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特别是一些与语言相关的特殊行业对普通话的等级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方式的出现,高校普通话教学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从普通话机辅测试背景下探讨普通话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关键词 普通话 机辅测试 教学改革 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
期刊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逐渐增大。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仅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还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本文主要从辅导员工作中的一个特殊案例,来讨论该如何在工作中建立健全的帮扶教育机制,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根本上解决此类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促使他们自强、自立。  关键词 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帮扶教育 心理问
期刊
摘 要 本文选取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第十季第五集中的两个场景为例,试分析会话修正过程中存在的自我启动优先于他人启动、自我修正优先于他人修正现象,并从面子理论角度进行解释说明。  关键词 会话修正研究 自我启动 面子理论 老友记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1.074  The Priority of Self Corre
期刊
摘 要 为确保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保障体系。本文基于井冈山大学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从教学监控、质量文化、改进机制三个方面探讨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质量 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1.02
期刊
摘 要 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的重要方式,第二课堂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从第二课堂开展的内容、经验、不足等方面探讨第二课堂在高校育人体系中的独立地位,以及科学规划第二课堂在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第二课堂 应用型人才 育人作用 科学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
期刊
摘 要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的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更注重大学生工程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学校环境工程专业为改革对象,全面分析与探讨实施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必然性、基础与措施。通过改革与完善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与校内外多维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实现了学校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满足了国家培养人才的需求。研究结果对于卓越工程计划及在其它专业方面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教材的使用已成为日常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介绍了大学英语数字化教材评价研究现状,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以电子课件为代表的数字化教材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建立数字化教材评价体系的必要性,为将来建立数字化教材评价体系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 大学英语 电子课件 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
期刊
摘 要 唐瑜是永乐皇帝的老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辅佐朱棣夺取政权、治理朝政,又在他晚年入川后对达州一带的文化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遗泽至今犹存。本文通过简评帝师唐瑜的生平及其生前功绩,并考证他晚年入川进驻达州宣汉县的目的,以及他在达州宣汉县一带办学的情况,最后阐述了达州宣汉县的文化教育之兴盛来源于唐瑜的开拓,举例介绍了几位达州一带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予以说明。600年来至今,我们依然纪
期刊
摘 要 将项目化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构建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本文以Java核心技术课程为例,从整体框架设计、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具体探究在高职课堂中如何实施基于项目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项目化教学 教学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1.042 
期刊
摘 要 伴随新理念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利用新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日渐深入,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也呼之欲出。时下,翻转课堂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为高校教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本文分析了使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提出了翻转课堂得以顺利开展的条件,以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2014级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构建和了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VB程序设计》教学模式,并组织了翻转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