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ui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信息技术发达而开放的社会,学生需要获取更多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而知识的来源有很大一部分要通过课外阅读,所以搞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课外阅读; 培养;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020-001
  通过阅读来增强文明修养,提高国民素质,已成为当今全球教育的一个基本共识,而鉴于语文课堂教育上时间的有限和空间的狭窄,课外阅读就突出成为扩充学生知识、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怎样提升他们阅读的认知、改善他们的阅读条件、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弄清楚的,所以本文就浅显地从培养课外阅读兴趣着手,谈一点个人不够成熟的看法。
  阅读兴趣是人们获取知识、研究问题、探索未知的一种认识倾向和心理素质,是人们对阅读书籍的一种特殊的情绪倾向。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仅使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扩大知识面,而且还能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就能在繁忙的课业中解脱出来。”那么,笔者就从以下几点粗略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一、引导学生转变思想上的传统认识,确立现代语文教育观念
  现代语文教育学界普遍认为,语文教育的资源不再是传统教学教材所提供的一成不变的纯粹的文本知识,而应是活灵活用的社会学、自然学、语言学知识,即时下所说的大语文教育观。课外阅读是课内语文教学的补充、扩展与延伸,课外阅读能有效地辅助课内教学,弥补教材跟现实的差距与缺失,实现知识与生活的紧密相连,互为促进,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皆语文,大自然中一切皆语言知识,打破学生狭义上的语文意识。如现在常用的网络用语“给力”、“挺你”;网络符号“MM”、“GG”等言简意丰,给语言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活力。而这些若不通过课外的阅读涉猎是无法及时获得的。
  二、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激起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
  兴趣是学生读书习惯养成的内驱动力,可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使读书的欲望值提升,才会使学生渐渐养成每天都要读读书的好习惯,渐渐才会让他们觉得一天不读书便是一天无所获,如同一餐未食一样,有饥荒之感。这样就会让学生变“不想读”为“我要读”。为此教师就要为学生补充阅读资源。在教学名家名篇时,安排一些延伸阅读题作业,让学生在完成课外阅读中寻求答案,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布置一道作业,鲁提辖法号叫什么,他曾在哪里出过家,后为何上了梁山,你还知道哪些与他有关的水浒故事?又如教学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作业设计:有人说莫泊桑的作品风格是“含泪的微笑”,你同意吗,请举出几部作品为例加以说明。这些问题作业无疑是教师设计的一个个“陷阱”,且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它会引领学生进入到与之相关的课外延伸阅读的大世界里去。
  三、开展丰富多采的语文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参与到读书中来
  聪明的语文教师会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开发语文课外阅读资源来完成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学生最喜欢实践活动课,因为这里是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是学生发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很多学生会在这里跃跃而动以试身手,教师就不妨借用这一心理特点,把这个舞台做大做广。如排练活动剧《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再如开展走进名著、名著知识竞答、名家讲坛等等,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获得阅读知识。
  四、不断让学生尝到阅读的甜头,分享读书之乐
  学以致用,学练结合是检验课外阅读知识迁移与能力运用的一大法宝,名篇、名段、名言、精彩细节、细腻的心理刻画等都可以说是极佳的语文食粮,都可以说是语文中的珍珠,绽放着璀璨的光芒,这些知识点都可以让学生进行摘录、赏析、品悟,并学会“移花接木”,实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功效。每次随笔点评课可以让学生相互阅览,达到互补共长,实现双赢的最佳教学效果。也可以以开展读书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到读书中去玩去乐,教师在每学期伊始,安排学生做读书卡片,临近学期结束时,组织一次读书汇报活动。以读书储备卡的形式,进行读书成果展览。学期中间也可以办读书手抄报,读书心得作品评选等活动,这样让学生分享阅读成果的同时也感受到自己读书成长的快乐,从而有了成就感,无形中也有利于促进那些阅读后进生,让学生明白语文知识注重积累,而阅读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有效途径。当然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五、阅读方法的正确指导,变盲目的读为有选择的读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要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当前中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正需要通过课外阅读来提高,在当前浩如烟海“鱼龙混杂”的课外读物中,我们也应根据学生实际需要选择一些内容健康,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的书,与课内学习有关的人物传记,谈理想、价值、人生修养、传授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的著作,也要让学生读一些具有时代风貌的当代文学,如《青年博览》《世界博览》《中学生阅读》《人文阅读》《阅读与写作》等刊物中的优秀文章。当然还应适当补充一些世界文学名著,如《名人传记》《名人录》和一些介绍新知识、新科学、新成果的科普文章、科学小品《科学世界》《求知与探索》《飞碟探索》等,以扩大知识视野,使学生产生阅读欲望,使他们认识到除了语文课本以外,还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书海,从而激发他们的读书欲望和兴趣,使他们自觉走进图书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而极有耐心的工作。在培养阅读兴趣过程中,内容是多方面的,方法也是多样的。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为了全民教育质量的提高,就应当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从而让更多学生读到更多的好书,以此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开阔他们的知识视窗,培养现代化合格的人才。我相信只要多下点功夫,多付出一点心血,多一份责任,就一定会使课外阅读工作取得更大的收效。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推动了资本市场繁荣,同时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为社会进步和促进社会和谐也起到积极作用。分析国内外会计造假案
文章探讨了在化学教育中实施了素质教育的方法,首先是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角度,其次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最后探讨了课外活动中研究性学习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蒙古族传统音乐"阿斯尔"的发祥地——察哈尔,是蒙古的政治文化中心。因察哈尔历史上曾是蒙古族的宗主部,决定了"阿斯尔"音乐在蒙古族音乐中的独特地位。由于社会变革与历史变迁,
摘 要: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为学生创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把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才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为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实现提供可能。其次,语文教师应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因材施教,让学生体验成功,让学生在创造性活动中学习,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关键词:语文教学; 主体性中图分类号:G633.2 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民工子女在本校学习。他们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心理健康问题。要想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首先要解决他们的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再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何创设学习氛围,使数学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学会合作,增强动手能力,让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关键词:课堂教学; 情境; 合作; 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27-00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广大教师不断地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实践。如
摘 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兴趣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我们教师能认真钻研教材,就一定能达到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目的。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 学习兴趣培养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021-001在课改的大环境下,现行的中学思品课教学虽然体现一定的灵活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但上课教师讲空道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欢愉的情境中获得知识,可使学生兴趣盎然,态度积极,神情专注,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做到“寓趣于学”,实现新课标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