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1 患者男性,36岁.以""右耳流脓性分泌物半年""为主诉入院.患者1996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流脓性、稀薄、白色分泌物.在当地医院给予抗炎治疗无效,症状反复.1996年11月到北京同仁医院就诊,因""右耳膜穿孔""手术,刮除物行病理检查,抗酸杆菌阳性,当时X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右侧结核性中耳炎""合并""耳膜感染"",未予抗结核治疗.返回乌鲁木齐市1个月后又因""咳嗽,咳痰1个月""来我院就诊,X线胸片示:双肺上中野可见片状密度不均匀的阴影,边缘欠清晰,两肺门旁见散在点状钙化灶.纯化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硬结直径20 mm以上,并有水泡.未行痰抗酸杆菌培养.诊断:""Ⅲ型肺结核(两肺上中)进展期""和""结核性中耳炎"".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4个月,症状明显缓解.1997年5月又因""左耳流脓""到北京同仁医院再次手术,确诊为""左侧结核性中耳炎"".继续先前药物抗结核治疗1年.后复查X线胸片示病灶吸收好转,双耳流脓症状未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