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专业教材质量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好的教材是良好教学的基本保障,但目前由于高等教育教材市场管理体制缺失、市场机制不良等原因,导致高等教育专业教材出现诸多质量问题,如原创性不足、重复雷同较多、编写粗糙、内容滞后等,给广大师生教学带来诸多的干扰与困惑,影响教学质量与效率。该文以《项目管理》教材为例,对当前高等教育专业教材质量进行调查与研究,分析其在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并以提高高等专业教材质量与学习效率为目标,探索有效提高高等教育专业教材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材质量;项目管理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粤教高函[2016]236)
  [作者简介]吴雪梅(1981—),女,广东梅州人,硕士,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项目管理、投资项目评价等教学与研究;葛 丹(1984—),女,江西丰城人,文学学士,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商科实验室实验员,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研究;黄 龙(1970—),女,广东潮州人,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专职教师,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统计分析、模拟计算,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8-0141-02 [收稿日期] 2019-11-07
  高质量教材是有效组织教学的基本保障,它可以系统、准确地呈现知识的体系,体现教学和学习的规律与要求,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学生也可通过自学达到学习的目标。随着教材市场发展,高等教育專业教材不断涌现,但教材质量良莠不齐,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诸多的困扰与迷茫。所以,加强高等专业教材质量监管,构建完善的高等专业教材保障体系,是当务之急。
  一、高等教育专业教材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原创性不足,缺乏连贯的教学思想与理念。一本好的教材,应当充分体现专业精神与思想,并且始终贯穿编者的教学法思想和理念。国内的专业教材普遍为编写教材,“剪拼”成分多,编者观点少,无统一的思想和理念。受篇幅、成本等影响,普遍强调“重点”,对原著理论体系删减过度,导致教材思想与内容不完整。就《项目管理》而言,有些章节引用IPMP考试教材,有些则引用《PMBOK指南》。《PMBOK指南》分为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项目管理标准两大模块,两者相辅相成。但国内《项目管理》几乎只选第一模块,删减了第二模块,导致教材思想不完整统一,内容不连贯。
  2.重复出版和雷同现象较严重。由于高校教材使用量较大,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对于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定也有一定影响,很多教材是为此而编写,自编自用或包销,没经过任何论证与评审,对教材的结构与内容谈不上规划设计,编写水平低、质量差,重复出版,雷同严重。就《项目管理》而言,各版本大同小异,均为《PMBOK指南》“减缩版”。
  3.教材编写较为粗糙。专业教材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学术性,体现专业知识的“精”与“深”;在结构中应当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与应用性[1]。我国除了极少的经典教材之外,大部分不具备上述特点,特别是“职称教材”和各校自编自用的所谓特色教材,内容质量差,差错率较高[2]。在结构上,除了雷同,或为避免雷同,盲目“创新”,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导致逻辑不通。有些教材差错率特别高,笔者曾对一本300页左右的《项目管理理论与实务》进行了不完全统计,差错多达76处。
  4.教材内容滞后较严重。一方面国外原版教材翻译成中文需要时间,二是编者不注意版本时效随意参考。比如《PMBOK指南》2016年出第6版,国内有些出版教材仍以第2008年的第4版为依据,其中一本《项目管理》2017年4月第2版还以第4版为依据,截止2017年底,几乎没有以第6版为参考的教材,足见教材滞后之严重。
  二、高等教育专业教材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1.国家对高等教育教材监管缺失。首先,高校大部分专业建设都是从国外引入,起初的教材都参考国外教材编写的。长期以来,在缺乏规范管理与质量评价体系情况下,这种借鉴似乎已成惯例,且“借鉴”过度导致教材建设能力不足。其次,教材出版缺乏必要的论证或审核机制,无需“合格证”即可上市,质量无把关,便无保障。目前,只有《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对图书质量仅作了编校的质量分级标准。再次,教材出版没有责任制度。教材无学术不端检测与管制制度,无需“合格证”即可上市。使用者,特别是学生不能像使用其他商品那样进行质量评估与维权,教材编者与出版商对教材无需承担任何责任。无责任则无担当,教材出版根本不需要考虑质量问题和职业道德问题。
  2.教材市场机制不完善。当前,高等教育教材出版基本上无需认证或审核,出版门槛过低,市场又大,各出版商或部分教师把赚钱的目光都投向大学生,自编自用,合伙包销,完全可以避免市场竞争。高校教材管理潜规则影响深远,目前绝大部分高校教材由教师选定,学校统一采购,其中涉及诸多利益,不仅削减了教材的自由竞争,也限制了二手市场发展。市场缺乏竞争与监管机制,难以促进教材质量提升。
  3.教材编者因素。受我国高校的教师考核机制、职称评审机制及科研成果认定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教师一方面为了获得一定的成果或利益而编写教材,另一方面因为教材在成果中的作用较小,教师又不愿意花过多的工夫编写优秀的教材。这种不重视的态度,即使有“能力”,也难出高质量的教材[3]。
  4.教材消费与使用方面的权益保障制度缺失。教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但无质量与权益体制,其消费与使用权益根本没有制度保障,学生不能像使用正常商品那样进行质量评估与维权,教材完全由作者与出版商掌控,毫无制衡。
  三、提升高等教育专业教材质量的建议
  1.制定高等专业教材管理制度,建设教材质量评价体系。国家应当制定高等专业教材管理制度,规范教材立项、编写、评审、出版、发行等工作,对高等教材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并建立多方参与的教材质量评价与跟踪体系,将作者和出版商与教材质量责任紧密联系起来,实现高等教材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与责任制度。   2.完善教材市場机制,营造良好教材竞争环境。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是高等教材质量提升与有效流通的根本保障。建立有效市场竞争机制,必须先打破市场保护制度与潜规则,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因此,要加强高校教材征订规范化与透明管理,放开教材采购渠道,允许学生多渠道自主采购教材,促进教材一手与二手市场的良性竞争,实现教材资源有效配置,以提升教材质量。
  3.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创作,体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积累,我国不论在人才队伍方面、能力上、经验上还是资源上都已经具备条件,应该鼓励高校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生产的进步,创作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与中国实践的教材,这既是高校在专业与学科建设上的成果体现,也是建设中国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
  4.加强高等教材学术不端管控与高校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材是高校与教师学术成果与水平的体现,必须保持严谨的作风,不容学术不端行为出现。相关部门应重视对教材学术不端行为的管控,加强高校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重整教材权威与形象,为广大学子提供高质量的好教材,为我国人才培养做好扎实的基础服务保障。
  总之,高等专业教材是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依据,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的蓝本,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专业水准和权威性,其编写与发行应当是严谨的。高校与教师也应当承担必要的责任与担当,确保广大学子得到良好教育教学,培养出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当重视对高等教育专业教材的管理,使教材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道路,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优质教材。
  参考文献
  [1]任丹凤.论教材的知识结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3,(02):5-8.
  [2]白晋荣,杨翠英.高校教材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教育心理学》为例[J].河北学刊,2014,34(06):238-241.
  [3]周彤,王羽佳.高等教育教材出版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3,(11):41-43.
  Study on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Materials for Higher Education Majors:
  Taking Project Management as an Example
  WU Xue-mei, GE Dan, HUANG Long
  (Business School, City College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Guangdong 523419, China)
  Abstract: Good textbooks are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good teaching, but due to the lack of market management system for higher education textbooks and poor market mechanisms, many quality problems have occurred in hig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extbooks, such as lack of originality, more repetitions, rough compilation, and content lag, etc., which caused a lot of interference and confusion to the teaching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ffect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eaching. This article takes the "Project Management" textbook as an example, investigates and studies the quality of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specialty textbooks, analyzes their quality problems, and aim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professional textbooks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to explor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hig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extbooks.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material quality; project management
其他文献
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高校是宣扬红色文化的重要阵营,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才支持的重要任务[1]。目前红色资源匮乏、教育形式单一,红色精神、传统道德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渐渐淡去。在尊重客观实际的情况下,文章结合我院实际,在充分调研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从校风学风建设为路径、德育建设为方法的思路对红色文化进行全方位建设,以期为学生营造优良的校园环境,促进学
[摘 要] 针对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与本科生專业课课程教学的不同,结合研究生专业课程现代隧道工程技术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采用互动式教学,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实施方案。文章通过探索研究生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为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研究生专
摘要:本文就高校本科教学的通识课内涵进行了阐述,尤其就通识课“材料的发展与历史进步”开设的必要性、目标的确立、授课内容的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提供了上好通识课的一些课堂经验。  关键词:通识教育;内涵;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5-0225-02  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北京市属“211”学校,为全国尤其是北京市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优
摘要:针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特点,结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課堂教学、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当前大气污染的现实状况,在深入分析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对当前大气污染问题的思考与认识的前提下,将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与环境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探讨。论文阐述了如何进行教师资源的分配、如何转变授课方式、如何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培养锻炼学生结合所学课程综合分
[摘 要]大数据时代,商业模式、产业结构及人才需求发生了一系列改变,这些改变促使各大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进行改革。面对当前社会对大数据行业人才严峻的需求形势,大数据研究生人才的培养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该文以探索大数据背景下高端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为出发点,分析当前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行适应大数据行业需求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尝试,以期为提升大数据环境下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利参
摘要:“4个三分之一”是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唯一一个量化指标,是新项目申报、项目执行与评估、项目延期与更换合作外方的重要依据,体现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及其人才培养的优势。长沙理工大学与美国田纳西大学查塔努加分校联合,举办土木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土木工程专业中—美合作双学位本科教育项目。基于该项目办学实践,分析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面临的问题与
[摘 要]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常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行了研究。从生活安全、宿舍安全、网络安全和交通安全四个维度,编制了大学生安全意识调查问卷表,共计12项题目。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好于男生;大学生安全意识呈从高年级下降趋势;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性格差异显著,开朗好于内向;大学生存在盲目自信与侥幸心理。鉴于此,高校应考虑性别和性格差异的个性化安全教育内容设计,均衡各年
[摘 要] “合”课程是跨学科的融合课程,“合”课程图谱的主体运用数学学科表示集合概念的“维恩”图,呈现出跨学科之美。维恩图里的关键词都是在合课程里学生提升核心素养的路径和目标,它们交叉融合,联动共享,体现了合课程以生为原点的理念。台六学校课程开发的理念是“回归教育原点,顺应儿童天性”,合课程图谱的构建正是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从教育原点出发的一次探索。  [关键词] 图谱;跨学科;融合课程  
[摘 要]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便是高校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构建基于教师角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评价监督反馈职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确保教师了解专业课关键教学环节,继而实时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以健康管理专业为例,对基于教师角度的教学质量评价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对其做相应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教师角度;教学质
[摘 要] 资源勘查工程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的重要支撑专业,贵州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主要培养针对西南岩溶区资源勘查、开发以及决策管理的高级人才。本文总结了资源勘查工程三年来本科生导师制在本科教学过程取得的成果,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为西部教育落后地区新工科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资源勘查工程;本科生;导师制;新工科  [基金项目] 贵州省创新人才基地项目(RCJ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