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导入初探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v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程倡导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感体验,如果教师一开课就采用恰当的方式导入,瞬间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导入方式,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课文的角度和整堂课的学习氛围,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一篇课文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不同的教学效果。好的开端,能使学生课堂学习轻松自然,教师教学顺势而上,语文课的导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无定法,语文课导入的方式各式各样,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学生不同的认知情况、不同的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导入。现就我对语文课的导入有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导入贵在悬念的设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精巧的悬念设置,能紧扣学生心弦,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2.教师应精心设计导入中设问的角度
  教师设问的取舍,往往决定着学生学习课文的角度、价值取向、阅读的难易程度、课堂氛围等。因此,教师在导入中的设问要根据课文内容,课文价值取向,精心设计,起到引领全篇的作用。
  3.运用精巧的导入方式
  3.1设置情节,以情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于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创设恰当的情景,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欲望,使学生更有效的阅读理解课文。
  图像、音乐、语言、一个故事,都可以创设出不同的情节。在我初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时候,按照以前的常用的方法,让学生课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然后根据课题,向学生提问:“孩子们,你们了解圆明园吗?请大家用课前收集的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说说你对圆明园的了解……”结果因为学生搜集能力的不足和表达能力的差异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致使这节课的最后,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惨痛体会不深,降低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课后,听课的老师帮助我找出了这堂课失败的主要原因──导入环节做得不够好。于是我对导入环节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在另一个班又上了这节课。一进入课堂,我用多媒体展示了英国皇家园林引人入胜、开放日游人如织的情景,并伴以激跃的音乐,然后再展示我国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并伴以悲凉的乐曲,教师从中穿插恰当的语言:“我国的圆明园曾经也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大家想知道它是怎样被毁灭的吗?……”这一强烈的反差,使学生瞬间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和阅读欲望,很自然的就想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原因。通过课文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圆明园毁灭的痛惜和对侵略者的暴行深恶痛绝,发誓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使课文的思想教育有了深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不同的情节设计有着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
  3.2联系生活导入,激发阅读欲望
  现在使用的新教材中,很大一部份课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贴近生活也是我们进行教学探索的一个方向,结合生活实际导入课堂,能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在上《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结合我国汶川地区发生的“5.12”大地震后,向学生展示“5.12”大地震图片,在学生感受着大地震的惨烈的同时,老师讲述着一个个遇难者生还的奇迹,同样震憾着学生的心灵。接着,我问学生:“同学们想去了解《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中的父与子是怎样与大地震作斗争的吗”?学生很自然的回答:“想”这样,学生很自然的就进入课文情景,并从中体味到了危难之中,爱与信念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3.3破题导入,引领全篇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往往蕴含着文章的精髓。透过标题,我们可以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脉络,大部份课文,可以破题导入。
  3.4利用课前导语导入,轻松自然
  现行大多数小学语文教材每组课前或某些课文前设计有导语,十分便于教学。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体会。对学生如何学习课文设计了精巧的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十分方便、有效。
  3.5利用课后习题导入,把握住教学重心
  课后习题往往蕴含着课文的重点、要点,如果能利用好课后问题导入,有利于把握住教学重心,突破重难点。让学生从这一角度学习课文,直接把握住教学重点。
  “课伊始,趣即生”,导入的方式还很多很多,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个先声夺人的导入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只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艺术,才能用兴趣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保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创造力尽情发挥。
  
其他文献
【摘要】为提高国家医药商品购销员的考核通过率,针对药品经营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应采用模块实训法,在教学模式、实训内容、管理方式及其考核评分标准等方面探索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提出指导药品经营专业实训教学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药品经营专业 实训教学 改革  为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我校近两年组织药品经营专业的学生参加了国家医药商品购销员资格考试。由于存在考试知识点多、药品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不容易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改革步伐已明显滞后于小学语文的。因此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语文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它要求学生必须学会思考,主动的思考,即通过学生自己创造性的思考来获得意义,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创造和成功的愉悦,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知、情感、态度、观念的变化和发展。  【关键词】提高语文课
期刊
1.集体备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建议各校集体备课务必要分成二个组:提高班组和基础班组,在制度层面上要做到“四定”、“四备”、“四统一”。即“定人,定内容,定地点,定时间”、“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练习”、“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辅导,统一考试”。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教法,作业等方面。反对集体备课的形式主义,主张增加集体备课的研究成分。除了统一的集体备课外,要鼓励教师每天上完课
期刊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性工具,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中数学作用     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要精要有用。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能否将作文写得漂亮,对学生的素质有较高要求,而能否教会学生写作文,更是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即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然而现在中学生的写作水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相应成为教育目前面临的紧要任务。它是集实践性、应用性、知识性、技术性为一体,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学科教学的特点。因此,搞好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信息技术课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任务驱动自主学习课程整合         高中信息技术课以信息处理为主线,着眼于学生掌握信息科学、信
期刊
【摘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提高,又促进高中学生个性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各级各类学校对课程设置的总体要求。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尊重学生和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潜在的能力,在体育学习中多方面、多层次的得到激发,使之学会终身学习,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适应
期刊
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学中,适时、正确、高效地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突破难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化静为动,展示知识形成过程,呈现活力课堂在教学中还要多“体”并存,实现优势互补,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多媒体就像架在数学知识的
期刊
当前职业教育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已逐渐地被人们所认同。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已转向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培养人才。教育部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和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的职业改革号召要求我们需要改革课堂教学。但对于身心发展还不完善、知识层次水平不高的职高学生,一味强调数学“科学性”的一面,这无异于拔苗助长,还会给学生造成“高
期刊
【摘要】人的发展不能在自发的状态下实现,社会的发展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合规律合目的的预测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主体需要水平,才能使其原有的品德结构与新需要之间矛盾运动。这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之源。文章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几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动因。 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