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如何破解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难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pbv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受影响应当说是首当其冲的,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这引起了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破解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进步,也确实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 融资难 原因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一、序言
  
  中小企业占全国公司总数99%,其作为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群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在产品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的崛起,解决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受影响应当说是首当其冲的,融资难,贷款难,资金短缺是最主要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引起了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金融危机再次爆发以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的决策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的刺激计划,并从保增长、保民生、保就业的战略高度出发,要求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银监会和银行业的金融机构积极的响应,广大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中小企业的业务作为自己改善业务结构、客户结构和调整战略方针。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我国几大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陆续成立了较独立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部。在这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下,我国信贷总量激增,经济呈现回暖的态势。然而有一些金融人士指出在激增的信贷总量的结构当中,代表中小企业的短期贷款仅仅占25%,中小企业融资难依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在何处
  
  1、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中小企业本身确实存在一些先天性的不足或者制度上的不足。比如中小企业自身的素质,中小企业普遍属于规模小,抗击风险能力弱,而且企业处于成长期,它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财务管理包括规范、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和大中型企业有一定的差距。
  2、从银行方面来看,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更加严格,因为我们的银行大部分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一个趋利性的组织,也考虑自身的风险,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从战略上没有提到一个合理的高度和位置。
  3、客观环境原因。
  (1)融资结构问题。在中国整个经济市场上,包括企业信贷市场是比较发达的,也就是说传统的间接融资的市场是比较发达的。但整个中国资本市场不发达,所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非常有限的,最近比较热的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方面,这个发展在整个的资本市场是比较滞后的。中国资本市场本身发展就不是非常得发达,那么这些其他类型的资本市场更是比较落后,另外比如说中小企业的债券市场也没有发展起来。这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过度地或者主要地依靠间接融资,依靠银行的贷款,所以也造成了融资渠道的一些问题,这是一个客观原因。
  (2)信用环境的问题。中国整个市场经济的建设时间也不是很长,经济体制也不够完善,造成了整体信用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3)整个社会的中介服务体系相对滞后于整个国际的潮流。比如说在信用担保机构的建设上,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拿出资金建立担保机构,但是覆盖面不够,力度不够。
  
  三、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一)指导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的素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其实问题最根本的还在于企业自己要练好内功加强管理,提高自己的实力和信誉度,让银行愿意贷款。企业要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建立真实可信的财务报表,积累企业的信用制度,企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坚持自主创新,培育自己的品牌,不断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企业多渠道融资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应对危机,越做越强,越发展越好。
  (二)积极推动银行业的产品创新、经营服务创新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鼓励和支持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展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股权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例如现在应收账款和知识产权也可以做贷款抵押,开展融资租赁、公司理财、账户托管等多种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融资业务,鼓励民间资本能够参股地方区域性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适当发展民营的中小银行,建立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各金融机构把对中小企业贷款倾斜作为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一个具体举措,加大授信力度。
  (三)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投入,使它们的实力更强,覆盖面更大,担保的倍数更高一点,中央财政去年拿了10个亿,建立了300多个担保机构,已经提供了2500多亿的贷款,我们希望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地方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地方的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
  (四)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动建立多层次的直接融资体系,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尤其是创业板的建设。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多种多样,银行不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政府要积极培育和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以多样化的产品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多元化的资金需求。
  创办板推出将推动中小企业迈上新台阶,很多中小企业还达不到上市的条件,解决这类企业股权融资、股份流转需要一个有效的场外市场。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二板市场的设立是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的必然趋势。但在目前主板市场还很不规范、监管水平有待提高的条件下,发展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需要对满足中小企业权益资本融资的市场形式进行重新选择,建立和发展以实质性产权交易为核心内容的地方性场外交易市场应成为当前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的主要内容。
  (五)鼓励银行更多竞争,有利中小企业融资。
  有关贷款的利率,应该鼓励银行之间有更多的竞争,如果贷款的利率很低的话,可以想像商业银行都愿意贷款给那些有保障的大企业,并且也不会愿意去做金融的创新了。因此可能可以适度的放松一下对银行利率的一些控制和管制,这样的话银行会更愿意去追随新的客户,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客户。
  (六)通过融资创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除了国家监管之外,还有一个方面也很重要,就是要有金融创新,融资创新,融资创新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应该通过创新性的方式来给中小企业融资,比如说像芬兰,芬兰GDP的4%就是投入到创新当中来的,在德国也是这样,德国会专门拨出一部分的GDP用于企业创新。
  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措施,比如社会的配套服务方面,中介机构的问题,政府的税收和政府采购,风险补偿基金的建立,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采用等等,我们还可以推动科技金融改革为中小企融资提供支持,建立科学高效管理机制解决小企业融资难,利用保险机制发挥社会保险管理功,服务中小企业的融资。不管怎样,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不只要有政府的扶持,还要运用市场的方法。总之,中小企业的融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进步,也确实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企业得到发展扩大,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青岛瑞信工贸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汪舒畅,李俊峰.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供应链融资.经营管理者.2009(22)
  [2]李静.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大众商务.2009(6)
  [3]杨洁.金融危机下外向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集体经济.2010(2)
  [4]李昕.浅析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业务.财会探析究.2007(09)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脐绕颈与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的关系分析.方法:对38周-42周孕产妇入院前B超,入院后常规使用胎儿监护仪监测30-40分钟,进入产程后常规吸氧,记录胎心变化,羊水性状,分
在系统不断动态的变化中,迅速应对[未知问题]成为了稳定运维的关键要素。例如虚拟环境中,单单按照事先设定的阀值对服务器进行监视,是无法保证服务器稳定运行的。运维自动化中,即
提到创新,就不能不提微软公司。信息技术领域是风云变幻莫测,硅谷的许多当年叱咤风云、如日中天的公司如今都已化做灰飞烟灭,而微软却能在25年内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而崛起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给予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肠溶胶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来自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风险,企业的日常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都存在着这些风险.企业的财务状
目的:探究分析医学营养联合运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抽选9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9例,接受医学营养联合运
在如今这个科学快速发展的社会,大数据已成为当下时代的代名词。而统计在大数据这个时代中也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针对工业企业统计工作样本大的问题,统计学可以应用抽样减少
在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移动通信系统,其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在介绍移动通信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分析移动通信安全上的防范措施,以期为移动通信安全上提供借鉴
一、新形势下职工培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 观念陈旧仍是束缚企业培训发展的障碍。许多同志对旧体制带来的“好处”念念不忘。认为企业的教育就该是国家大包大揽。企业没
在当前对电力需求逐渐提升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基础建设也随之投入越大,在基础建设的同时无疑涉及到项目的用地管理,本文主要基于其重要性及具体措施两方面对供电企业小型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