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相亲

来源 :蓝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lytekmi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勇敢一把
  张梅凤没有给女嘉宾亮灯。“进我们家门的儿媳妇,要给我生两个到三个的。”她坐在高高的心形座椅上直白地说。女嘉宾颜值高、会炖汤、独立创业,但今年40岁,是一位单身妈妈。和张梅凤一样,演播室里其他4个家庭的父母也沒有亮灯。
  这场相亲真正的主角、23岁的赵浩然和其他4个男孩坐在舞台一侧的玻璃房中盯着直播现场情况的屏幕,这个来自天津的男孩沉思了几秒钟,突然快速且连续拍打左手边的爆灯按钮。现场一阵欢呼。张梅凤的座椅冲了出来,“哎?”她一脸疑惑,皱了下眉,鼓掌的双手停在胸前。
  甜蜜的音乐响起,赵浩然上场站到女嘉宾旁边,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表白,自己挺喜欢喝汤。
  “爱喝汤,妈妈也会做呀。”张梅凤赶紧插话。
  “这个你不是专业的,人家是专业的。”
  “别忘了我是营养师哦。”
  “我觉得这个漂亮姐姐做的汤更有味道。”
  说不过儿子,张梅凤只能劝女嘉宾放弃,“20岁的男士是期货,30岁的男人是现货,40岁的男人是抢手货。我就觉得他才23岁,你有多大的把控,在未来的10年以后,你还能拥有他?”
  张梅凤和儿子参加的是东方卫视一档名叫《中国式相亲》的节目。与其他婚恋节目中男女嘉宾直接面对面不同,在这里,父母处于台前,为子女的终身大事把关。在节目中,他们对未来儿媳妇提出的要求包括会干活、懂理财、能旺夫、不能手凉脚凉、大家闺秀……但这往往不是子女的核心需求。
  “在中国,婚恋问题一直它就不是一个年轻人的个人问题,就是家庭的影响、父母的影响可能是中国年轻人婚恋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式相亲》监制刘原对记者说。她曾听一家婚恋网站的负责人说过,现在很多用户都是父母帮孩子在网上注册,然后父母去挑选、阅读来信,觉得不错,再让孩子去相亲。这与风靡于北京中山公园、上海人民公园的“白发相亲角”非常相似,都是父母替子女找对象,只不过是从线下挪到了线上。
  “用家长的视野来确定孩子未来婚姻的走向是中国式婚姻的一大特色。”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孙沛东曾在国内第一本研究白发相亲角的学术著作《谁来娶我的女儿》中写道,在传统社会中,亲属家族和单个的家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并保护家庭成员抵御各种风险与不确定性。在计划经济年代,中国人的婚恋一度依靠单位和组织解决,但如今组织基本已经从个体生活中隐退,无法再依赖国家和政府的帮助。如同一种路径依赖,家庭重新接管了这一重大任务,于是当子女的婚姻大事迟迟未决或者遭遇挫折时,父母很自然地就会站出来“出手相助”,即使是在强调个体独立的现代社会。
  在刘原看来,很多年轻人实际上并不愿意父母介入自己的婚姻,但又对父母具有强烈的依附性,把代际问题引入到相亲节目中,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把这些问题全部呈现出来。
  赵浩然身高1米85,戴着棒球帽,穿着牛仔外套,说着rap出场。看上去性格外向,但他说自己其实没谈过恋爱,胆儿小、缺乏安全感。母亲对他的交际圈了如指掌,每次外出的时间和同伴,必须知道。赵浩然告诉记者,当时爆灯就是想“做回男人”。他说自己真的很喜欢那个姐姐,但也知道跟女嘉宾不可能,“我妈妈那边肯定不同意。然后呢,我俩要出去,肯定舆论也很多……我心里肯定就知道成不了,但是我也得拍这灯,我想勇敢一把。”
  “那你没有考虑造成社会的影响?很多人,咱朋友之间,妈妈的朋友,包括什么的,看完这个节目会对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吗?”张梅凤事后责问儿子。
  最终,赵浩然还是坐回了父母身边,没有与女嘉宾牵手。就像之前妈妈让他删掉那些“嘎嘎嘎取笑”的朋友圈,虽然不愿意,但他还是删了。
  现实更有意思
  接到记者的电话时,《中国式相亲》已经录完8期节目,监制刘原仍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她在出差的高铁上接受了采访。做了十几年电视,这档节目给刘原带来的惊喜跟其他娱乐节目完全不一样。“我们的编导根本写不出这种剧本,从目前录了这么多期下来以后,几乎场场都有大的爆点。”
  东方卫视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12月24日,《中国式相亲》第一期男生版播出,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二,后两期则升至全国同时段收视首位,3期节目的网络点击量破2亿。关于节目的各种议论开始在网上不断出现:不满男方家长找儿媳妇列出的要求、将父母把关相亲看做“包办婚姻”的回潮、顺从父母意见的子女被视为“巨婴”……
  还有对节目真实性的质疑,对此,刘原回应说:“在婚恋这件事情上没有父母愿意配合你来演所谓的剧本。”
  刘原介绍,节目组60%的精力都用在了前期找嘉宾和面试上,嘉宾基本通过合作的相亲网站以及编导发动关系找的。保证家庭真实性的同时,还要兼顾地域性和家庭样本的多样性。“当父母与孩子都愿意来录节目的时候,那这件事情一定是这个家庭最重要的大事!”没有父母会把孩子谈恋爱当儿戏,“很多家长都特别急,有的都说我把户口本都带来了。”
  但“要上电视”,三分之一的家庭在录制前临时变卦。第二期女生版嘉宾陈斐的妈妈赵兰珍最初也不愿意上节目,“我就觉得丢不下这个脸。我这样吆喝的话,我同事、朋友看到了……怕人家说女儿嫁不出了,上节目。”但考虑再三,赵兰珍把自己的想法“先压下去,一切配合女儿,等待她找到男朋友这一天”。
  挑选嘉宾时,节目组有意图地带有一些倾向性,包括年龄差距、单亲家庭等,那位40岁的单亲妈妈就是他们有意选择的,想借此探讨年龄是否会成为独立自主女性的选择障碍。但嘉宾上场后,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结果,刘原心里一点谱都没有。“我只给预设,我不给结果。”趙浩然的爆灯完全在他们的意料之外,她和现场的工作人员当时非常兴奋,“现实比你想的更有意思。”
  很多冲突都是在场上即兴发生的,比如父母之间的攀比。录制第二期女生版中,一位台湾女嘉宾的妈妈开出条件,娶自己的女儿会有100万新台币奖励,上海女嘉宾陈斐的妈妈立刻说他们可以提供婚房。   传统社会在择偶上对单亲家庭的偏见给刘原带来的触动最深。录制中,有两位男嘉宾,皆因父亲早逝成为单亲家庭。他们分别被女嘉宾选中,但当女方父母表现出对单亲家庭有芥蒂时,两位男嘉宾皆放弃牵手。
  其中一位男嘉宾的母亲直接从后台走进演播厅反驳女方父母,“她会说你们想象当中的单亲家庭,觉得好像单亲家庭的婆婆都会很依赖儿子,会造成儿子和媳妇之间的这种隔阂。她说那是你们的想象,在我这个家庭,我是一个非常民主、开放和自由的,孩子就是孩子,我和他之间保持着非常好的这种独立的空间。”刘原回忆。
  这档节目需要控场能力极高的主持人,将话题讨论和价值观控制在比较正与合理的区间范围内。“最想要的就是金星,没有备选。”刘原觉得金星个人特色鲜明,又敢说真话,而且两代人的认可度也高,是最佳人选。金星刚刚参加了达沃斯论坛,作为中国新女性的代表,用英文进行演讲;同时,她又被认为是传统的婚姻保卫者,很多父母就是冲着金星来参加节目的。
  金星从小看妈妈给别人做媒,觉得自己就是个“媒二代”,和节目组只谈了10分钟,便一口答应下来。她赞同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同时也在场上多次重申,“家长的意见只作参考,最终还是由子女自己选择。”赵浩然给女嘉宾爆灯后,金星慢悠悠地似笑非笑说了一句:“浩然妈妈,你看到了吧,你要的和你儿子要的不一样。”
  错位的介入
  张梅凤年轻时是个裁缝,在天津的市场上卖布料,每日为生活奔波,儿时的赵浩然跟着奶奶长大。他从不愿意与父母谈起感情的事,“有时候她一问我感情方面的问题我就懒得理她。”他对记者说。
  在节目中,赵浩然第一次向父母扒开自己的“壳”—他想找个“大女人”爱护自己。张梅凤突然明白了,儿子缺的其实是母爱。她想起自己当年推着载满布料的自行车准备去店里,4岁的儿子拽着车后架不放,不停地喊着妈妈。“我那阵儿也不懂,我要懂的话,我哪怕一个星期歇几天呢,哪怕歇两天陪孩子呢?”
  这种疏于情感沟通的亲子关系在中国家庭中十分常见,而最终,家庭又以一种错位的补偿方式介入到子女的个人选择中。
  陈斐也很少跟妈妈谈择偶方面的事情,“一谈就要崩。”相亲中,陈斐觉得这个男孩没有上进心,谈不到一起,但妈妈觉得都好,“我们现在矛盾点在于我的观念她不能理解,她的想法我也不能接受。”
  与赵浩然不同,29岁的陈斐在“保姆式”的照顾下长大。“她到现在这么大了,我热水瓶都不给她冲的。”母亲赵兰珍认真地对记者说。从女儿上初中预备班起,赵兰珍便辞掉工作,在家专心照顾,女儿的发型、衣着都属于她的掌控范围。“她爸爸到现在每天早上还送她上班,送到车站。我们上海小孩都这样,不是我们一家,都是这样,管到现在的。她不出嫁,我就要管一天,她出嫁了,我也那个了。”她早就把女儿的嫁妆置办好了,厨具、金条、床上用品……“反正就差一个男孩,她谈成功了,马上就OK,就直奔主题,结婚去。”
  赵兰珍在陈斐20岁时便给她安排相亲,希望女儿多积累些经验,“没恋爱经验,抓不住男孩,这要手段的。”她觉得女儿不会谈恋爱,希望陈斐把男孩领回家,“你搞不定人家男孩子,你带回来我帮你搞定。”
  此前多次相亲,因为约在家附近,赵兰珍和老公会去偷看,有时甚至故意装作陌生人走到对面打量男孩。“每一次她相亲,我每一次都认为这个男孩是我女婿的,我的想法就是可能成功了,那我要先看一看吧,对吧。”回家后,赵兰珍还会给女儿提各种意见,说她样子很跩,太气势凌人了,别人不会喜欢。
  几年间,陈斐的相亲次數近乎50次,却没有一次成功。趙兰珍开始相信主持人刘仪伟说的一句话,“家庭太温馨了,她不缺爱,爸爸太喜欢,那女孩很难找朋友。”所以近5年,赵兰珍和老公每年出去两个月度假,将陈斐一个人留在家,只是拜托邻居每天给陈斐送一壶开水。“我就存心让她孤单,让她一个人自己过日子,让她着急。”但是5年下来,依然不见成效。
  女儿年龄越来越大,赵兰珍越来越着急。两三年前参加亲戚的满月酒时,她当着所有人的面,问陈斐喜不喜欢桌上的一个男孩子,陈斐觉得尴尬,便说“不喜欢”。赵兰珍当场发飙,让陈斐将男孩介绍给邻居家的一个姐姐,后来人家好了两个月,她就骂了女儿两个月。
  陈斐觉得自己那时的心态有点“坏”,没有安全感,不相信爱情。“其实我想找的是真爱,我一直就是说,很坚信我一定要找的是那个,所以我才没有那么轻易地跟别人说在一起谈或者说是,因为我对感情有向往。”但她很少和母亲沟通这些。
  幸运的是,在节目中,陈斐最终牵手了一名长相帅气、年龄相当的澳大利亚华裔。两人开始恋爱后,母亲赵兰珍反而问得没那么勤了。与女儿斗智斗勇这些年,赵兰珍开始学会“默默地关心”。“我就表面装着很镇静,不问她。我现在已经学了这一套了,因为我以前有经验教训了,我越是问,她越是反感。所以我现在,有时候我觉得她想我问,我也不问……”赵兰珍笑了,这是她全新的斗争经验,“欲擒故纵”。
  亲子活动
  那期节目录制结束后,张梅凤和赵浩然坐在一张床上谈了一两个小时,“我们娘儿俩从来也没这样子,坐那儿这么坦诚地聊过。”
  “我说我希望我未来过什么样的日子,过都比别人家好一点的日子,我才这么努力去做事。然后呢,我说的,你呢,你要走自己的路。将来以后,我不会跟你一辈子,你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去努力大胆地去做,我支持你。”张梅凤坐在对面,“我说我还是非常爱你的。”
  突如其来的表白自然让赵浩然有些不知所措。一起生活了20多年,突然说这个,赵浩然觉得有点儿肉麻,但他还是对母亲说了一句:“我也爱你。”
  节目播出后,张梅凤和赵浩然是受到舆论批评最多的一对母子,但张梅凤还是向节目组表达了感谢,她意识到自己过去对儿子的情感疏忽。这让刘原很有感触。她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了一段话:“我们总是听到很多身边的朋友因为父母之命不得不去相亲,为什么我喜欢的父母却极力反对,为什么父母觉得的适婚对象却不是我的理想型……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对情感表达比较羞涩的民族,很多传统的观念教育要我们听父母的话,可是却不会与父母就产生分歧的症结进行心灵深处的探讨。”   男嘉宾刘畅将这次节目的录制当做一次“很愉悦的亲子活动”。刘畅今年30岁,英国留学回来,现在自己创业。他生在一个典型的中国精英家庭里,父亲刘惠华是大学教授,曾经担任外交官,母亲是妇产科医生。刘惠华认同西方的教育观念,从小到大,很多事情都让儿子自己做决定。
  因为父母的开明,刘畅从不介意父母参与自己的择偶过程,他会将谈了一个月的女朋友主动带回家跟父母一起吃饭,“因为他们会在整个参与过程当中表现得非常的礼貌,非常地尊重我的个人决定。”刘畅带去的每一个女孩,父母都表现得很喜欢,说很好、很棒,然后等和这个女孩分手了,他们才说,嗯,当时我们就觉得这个女孩有什么什么样的问题。
  刘惠华很像中国那种传统的父亲,理性,威严,和子女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初中时,刘畅自己用零花钱买了一双特别炫酷的篮球鞋,刘惠华觉得买鞋应该是为了合脚,为了运动,而不是耍帅、耍酷,孩子的金钱观有问题,绝对要遏制,他把那双鞋直接给剪了。刘畅跟他沟通、哭、闹,刘惠华后来觉得自己的处理可能有点过火了,给了刘畅2000块钱,让他随便去买双最喜欢的鞋。
  刘畅觉得自己对父亲有一种敬畏感。因为父母早年工作的原因,全家人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10年。高中时,父亲刚回国,两人一起出去,路上遇到同学,他介绍说:“这是我的父亲。”“现在想想我觉得挺奇怪的,就是一般‘这是我爸’。”
  去年11月底,刘畅给妈妈发微信说,“有个相亲节目,你们有没有兴趣。”刘惠华立即跟妻子说:“你马上给他回,咱有兴趣!”他打算全力以赴支持。
  节目中,一位和刘畅同为英国海归的女孩谷玮让刘惠华夫妇很满意,她留着温婉的长卷发,举止大方得体。刘惠华觉得女孩在舞台上的表现和儿子的性格很合拍,赶紧亮灯。现场几个家庭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刘惠华对女嘉宾来了一段英文“表白”,成为当场最佳助攻,后来在网上收获了个“国民公公”的称呼。刘惠华说其实自己当时毫无准备,紧张得肌肉都在抽动。
  劉畅坐在玻璃房中也很紧张,他也喜欢这个女孩,之前听其他男孩说,已经提前跟父母沟通过自己的喜好,但怎么爸媽还不选他们心仪的那个女孩?刘畅心里犯了嘀咕,“坏了,我没沟通过这事。”他担心父母不亮灯,结果发现他们还是靠谱的。
  事后回想录节目的情况,刘惠华也很惊讶,“我说咱们3个人平时没有这么高的默契度啊!而且我们有时候他(刘畅)的事情我们不大过问。”
  录完节目当天,刘畅一家三口去吃饭,等餐时,刘畅站起来给刘惠华捏了捏肩,“老爸辛苦了今天。”刘惠华看得出来,儿子很高兴,他也高兴,“从来跟我大了之后,跟我没有肢体接触。”
  2016年12月24日晚上节目首播,半夜,刘畅在3个人的家庭微信群里留了一句话:“感觉老刘同志要火。”刘惠华觉察出话里的不寻常,“他这么说话,我们之间不是很常见的。”他觉得可能是节目里他的表现加深了父子之间的感情,“以前可能我有点古板,太正经,甚至跟他交流有点困难。”
  如今,刘畅和谷玮已经是一对甜蜜的恋人,他们一起吃饭、看电影、健身。有一天,刘畅突然在微信上问刘惠华,天津的雾霾严重不严重,刘惠华听出了言外之意,“他可能考虑,过年期间是不是谷玮也一块回来到家里看看?”如他所料,春节前,刘畅带着谷玮一起回了趟天津老家,“我爸妈对她比对我好 。”刘畅说,“果然(他们)自己挑的,态度就是不一样。”
  (摘自《人物》)
其他文献
儿女双双考上大学父亲春风得意  时间要回到2009年8月份的一天,这天对辽宁省盘山县古城子乡村民张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他的大女儿张丽芳收到了吉林省一所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要知道这是张家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张进夫妇忙着摆酒宴招待前来贺喜的亲戚朋友。张丽芳还有一个弟弟张友林,张进拿张丽芳的成绩激励儿子,希望他也考上大学。  张友林不负众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张丽芳姐弟俩的事迹也引起了周围人的关注。
期刊
这是一个超级间谍的真实故事,它取材于近期解密的克格勃档案。故事的主人公叫包卡丹?斯塔辛斯基,这名功勋卓绝的克格勃在20世纪中期,他为爱情而叛逃的壮举曾震惊全球的情报界,让克格勃从此蒙羞。  历史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过程,往往因某一个细节而改变它的方向。包卡丹的叛逃,犹如一根导火索,迫使赫鲁晓夫下令,在东西德之间,修建了一座长达165公里的墙。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柏林墙。  偶然间,农家小子成间谍  包卡
期刊
(引文)诱导你相信自己手里的东西是“真宝贝”,可以卖个好价钱。不少古董藏家被反复骗取鉴定费、拍卖费、服务费等。全国共有50多余古玩藏家被骗了300万元。  近日,杭州滨江区法院以诈骗罪对陆某等15名被告人提起公诉。讽刺的是,陆某自己也承认,从成立公司到案发,只成交了一件藏品。  因为有15个被告人,庭审持续了一整天,没有当庭宣判。  套路很深  半年时间  骗了52人300多万元  根据起诉书,2
期刊
在省城上班的儿子打电话称自己考上了国外一所名牌大学,但留学费用昂贵。为满足儿子的留学愿望,老两口四处告借筹齐上百万元巨款汇给了儿子。突然有一天,儿子回到家告诉父母一个惊人的消息:其实他并没出国留学,父母给他的钱被他买房结婚用了,所买的房子写的是妻子一个人的名字,妻子正和他闹离婚,房产很可能被妻子独占。儿子的行为让父母难以接受,为了保住养老钱,老两口以儿子改变借款用途为由,将儿子告上法庭,想讨回他们
期刊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死在一个女人的怀里,她是高尔基的秘书兼情人穆拉。半个多世纪后,穆拉也死去,留下的秘密材料表明,高尔基死前吃了一颗含毒的糖,投毒的人就是穆拉……  如铁红颜迷倒痛苦海燕  1919年,51岁的马克西姆·高尔基(俄语意为巨大的痛苦)住在彼得格勒,此时的他已经写出了长篇小说《童年》《母亲》《在人间》以及散文名篇《海燕》等,作为无产阶级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已经享有了世界声誉
期刊
这一天是2016年11月的一天,辽宁省瓦房店市的一幢普通民居里,一个女孩扶着床边,在亲人的陪护下费力地走着。她的喉咙处有一处鸽蛋大小的伤疤,头部的两侧,更是留着大型颅部手术留下的两道长疤。虽然面容憔悴、步履蹒跚,但是掩盖不了女孩曾有的倩丽容颜。  这个叫林莺莺的女孩,经历过一段奇特而不堪回首的往事:她曾经因为“意外”短暂失忆,患病期间男友对她“不离不弃”,举债为她治病疗伤,男友为此还被当地媒体报道
期刊
说到大熊猫,众所周知,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说到金雕,大多数人比较陌生,更不知道它与大熊猫一样,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而对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游隼、猕猴、网纹蟒等野生动物,大多数人通常没有见过,更是叫不上名字。  然而,有一些“野生动物爱好者”,先是非法猎捕、收购金雕等野生动物在家中饲养,满足个人喜好,继而发展为通过网络出售、长途汽车运输的野生动物交易者,从中获取不法利益。这些人大多为80
期刊
有人说,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所有的生物都在进行自我分裂和繁殖,其生理结构和日常行为活动都是为繁殖后代做准备的,而这正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希望和意义所在。  大概缘于此,这个千万富翁才会如此执著于要一个亲生儿子来延续自己的血脉。为了圆这个梦,一桩又一桩荒唐的事情上演了,而最终,一桩血案让这一切草草地收了场……  千万富翁生平憾事,  越老越重的血脉心结  虽然身价千万,生活和事业都相当不错,可刘军内心却
期刊
以炒沥青、炒贵金属为名;所有业务员的QQ号、微信号都用女性名,都挂美女头像;用模拟软件炮制盈利交易单欺骗客户;逆向指导诱导客户频繁交易,大量手续费及本金流入骗子腰包——  炒房、炒股、炒期货、炒黄金……手中有点闲钱的人们,总想通过各种投资渠道让钱生钱,于是各种投资理财公司应运而生。他们打着诱人的宣传广告,在QQ群、微信朋友圈中拉客户,声称能帮客户赚钱。这些名目繁多的投资公司良莠不齐,真假难辨。20
期刊
在2016年的夏天,天气正热,郑州市独居老人高玉茹患病在床上躺了好几天了,儿女们竟无一人前来探望,高玉茹让保姆小娜给孩子们打电话,让他们来看看自己。殊料小娜面有难色地告诉她,她给姐弟仨分别打过电话了,他们在电话里都说:“遗嘱上您写的是谁,就让谁来看您吧!”  小娜转述的话气得高玉茹捂着胸口喊难受,缓过神来,老人咬牙切齿地说:“既然你们眼里只有财产,没有老妈,那我就把财产留给照顾我最多的人!”…… 
期刊